世界“非遗”总数第一,中国是怎么做到的?
时间:2024-12-05 09:11:57 来源:央视网
[导读]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是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前后,全世界华人都会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主题欢庆这一佳节。数千年来,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为中国人共享,在全国各地广泛实践,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遗产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解读:“春节”申遗成功 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是我国内涵最深厚、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传统节日。对全球华人来说,春节为什么如此重要?“春节”申遗成功有哪些重要意义呢?我们来听专家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萧放:春节之所以被申请为人类非遗,因为春节里边蕴含了非常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春节的一个特别价值就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情感的聚合,这是一个巨大的凝聚力。春节是回家的节日,我们对我们的祖先、先贤都要做纪念,这里边充分体现了一个历史的伦理价值。同时,春节又是一个新旧时间的交接点,是辞旧迎新的一个重要日子,它跟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春节有家庭的伦理、历史伦理、社会伦理、自然伦理,是个综合性的节日,所以它在中国的节日里边非常特殊。
据介绍,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影响力正日益走向世界。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春节视为法定节假日,全球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各种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所蕴含的和平、和睦、和谐的文化精神,对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萧放:春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大喜事,对世界人民来讲也是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分享给世界人民。春节每年也在向外走,但是真正把它做一个人类非遗的话,它的影响力会更大,因为人类非遗强调这个项目的人类性价值。从年前的腊八到正月十五,这几十天里面,中国人进入了一个非常祥和的状态,大家是喜气洋洋地在过春节,体现了我们爱好和平的、祥和的氛围,营造的一个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我们当代世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价值就是我们的春节是跟立春相近,我们的春节符合自然伦理的价值跟生态和谐的价值,对于世界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春节:辞旧迎新的中国年
按照中国传统历法,正月初一是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我们再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春节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演变。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上古时代,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在古代,“岁”是一种收割和祭祀工具,“年”字表示庄稼成熟,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春节前后,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共同主题,人们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欢庆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过程俗称“过年”。
春节民俗众多,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吃饺子、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发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
作为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影响力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文化盛事,为各国民众带去欢乐体验。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近年来,我国一大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
各级人大、政府积极推进非遗相关立法,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了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部署。
通过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推进区域性整体保护,以及加快传承体验设施建设,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日益健全,传播普及水平不断提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557项(包含3610个子项)。认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068人。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是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前后,全世界华人都会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主题欢庆这一佳节。数千年来,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为中国人共享,在全国各地广泛实践,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遗产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解读:“春节”申遗成功 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是我国内涵最深厚、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传统节日。对全球华人来说,春节为什么如此重要?“春节”申遗成功有哪些重要意义呢?我们来听专家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萧放:春节之所以被申请为人类非遗,因为春节里边蕴含了非常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春节的一个特别价值就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情感的聚合,这是一个巨大的凝聚力。春节是回家的节日,我们对我们的祖先、先贤都要做纪念,这里边充分体现了一个历史的伦理价值。同时,春节又是一个新旧时间的交接点,是辞旧迎新的一个重要日子,它跟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春节有家庭的伦理、历史伦理、社会伦理、自然伦理,是个综合性的节日,所以它在中国的节日里边非常特殊。
据介绍,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影响力正日益走向世界。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春节视为法定节假日,全球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各种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所蕴含的和平、和睦、和谐的文化精神,对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萧放:春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大喜事,对世界人民来讲也是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分享给世界人民。春节每年也在向外走,但是真正把它做一个人类非遗的话,它的影响力会更大,因为人类非遗强调这个项目的人类性价值。从年前的腊八到正月十五,这几十天里面,中国人进入了一个非常祥和的状态,大家是喜气洋洋地在过春节,体现了我们爱好和平的、祥和的氛围,营造的一个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我们当代世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价值就是我们的春节是跟立春相近,我们的春节符合自然伦理的价值跟生态和谐的价值,对于世界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春节:辞旧迎新的中国年
按照中国传统历法,正月初一是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我们再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春节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演变。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上古时代,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在古代,“岁”是一种收割和祭祀工具,“年”字表示庄稼成熟,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春节前后,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共同主题,人们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欢庆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过程俗称“过年”。
春节民俗众多,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吃饺子、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发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
作为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影响力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文化盛事,为各国民众带去欢乐体验。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近年来,我国一大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
各级人大、政府积极推进非遗相关立法,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了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部署。
通过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推进区域性整体保护,以及加快传承体验设施建设,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日益健全,传播普及水平不断提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557项(包含3610个子项)。认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068人。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