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 正文


交十万元可获大厂职位? 记者调查“付费内推”乱象

时间:2024-07-11 09:10:54   来源:法治日报

[导读]花2万元就能被推荐到高校任职?  今年研究生毕业的李凯(化名)前不久经朋友介绍,加了一位名叫刘老师的社交账号,对方称自己有内部渠道,...

花2万元就能被推荐到高校任职?

  今年研究生毕业的李凯(化名)前不久经朋友介绍,加了一位名叫“刘老师”的社交账号,对方称自己有内部渠道,可以让李凯选择重庆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或者公办专科类院校的非编教师岗,内推费用为2万元,定金5000元。

  “对方信誓旦旦地保证让我进高校任职,进不了退款,而且还签电子合同,并给我看了之前成功的一些案例。”李凯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他信以为真,立马交了5000元,刚开始询问进展如何,对方还回复说正走流程,后来就直接消失不回信息了。

  像李凯这样被“付费内推”所骗的人不在少数。眼下正值应聘求职高峰期,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个人或机构在网络平台上推出“名企实习”“内部推荐”等项目,有的“大厂内推”要价高达十几万元。

  今年4月,教育部网站发文称,警惕“付费内推”。“付费内推”指某些机构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但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付费内推”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相关求职者难以主张自身权益。

  为揭露和推动整治“付费内推”乱象,记者展开了调查。

  宣称能够内推大厂

  实则只为骗取学费

  “××教育注重与企业和行业的深度合作。通过与一线大厂的紧密联系,学院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今年4月,看到这样的宣传广告后,江苏省常熟市的王贝(化名)立即向“××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咨询。试听了两节课,在得到对方“大厂高管授课,保障无限内推国内中大厂,直到拿下满意工作为止”的承诺后,王贝立马交了10980元的学费。

  没想到钱一交,什么都变了。

  “宣传的时候说××大厂老师课程占比达到70%,购买后发现总共59节课,只有2节课显示的是××大厂老师授课。而且课程质量很一般,还不如网上找到的免费课程。”

  至于内推更是子虚乌有。王贝说,原本说报名成功两周内就有内推机会,结果至今从未有过一次内推,还耽误了自己找工作。而且交学费时因为王贝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工作人员还鼓动她贷款、分期付款。

  要求退款未果,王贝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情况,希望能够将学费要回。

  记者在社交平台和招聘软件上发现有不少号称付费获得内推的帖子或招聘信息。当记者将某大学毕业生简历发给其中一位信息发布者后,对方表示今年某大厂正好有职位空缺,交8000元能够获得面试资格,交10万元一定能够获得该职位。

  当记者表示想要获得该职位,希望其出示能够确保获得该职位的证明时,对方并未正面回复,只是不停催促记者“先交5000元定金再说”。

  “××公司一般优先考虑内推,所有通过内推码投简历,会被HR优先查看”“社招内推,校招内推,秋招内推,所有部门可推”“全职内推私我,中级认证,通过率百分百”……在二手交易平台,记者以“内推”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标价2元到9.9元不等的内推码,同样宣称能够让求职者“百分百获得面试机会,大概率进大厂”。

  记者购买了8.8元某车企的付费内推后,对方发来一条链接,称这是内部招聘通道,投递简历后等待就可以。当记者询问如何才能确定是通过该渠道获得的就业机会?对方并未回复。记者随后咨询该车企人力部门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这就是普通的招聘通道。

  记者以“内推”为关键词在某第三方消费者投诉平台检索发现,截至目前,有超过4500条相关投诉。如有人投诉一家企业开设“内推班”,承诺可以直通电网、烟草等国企,诱导消费2万多元。还有多人投诉一商家开直播海量招揽学员,声称“求职者只要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85%可以‘内推’到娱乐圈工作”,结果数十名学员上当。

  此外,有受访者称,一些中介机构以高薪工作为诱饵,声称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有偿就业培训,完成培训后“包就业”,但经过相关培训后并没有提供承诺的工作,或是被推荐到与承诺相差甚远的第三方劳务派遣岗位,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虚假内推属于欺诈

  情节严重触犯刑法

  某大厂人事专员杨先生向记者介绍,求职的内推服务分为多种类型。

  如导师内推,即成立时间久的机构会有一些大厂在职导师资源,导师通过走正常的企业内推流程,可以增加在HR环节的简历曝光度,增加拿到面试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内推在招聘中占比很低。

  “有些机构宣传自己有‘强内推’资源,通过合作的企业高管可以内推直接安排面试,这种要谨慎,宣传‘强内推’的机构往往会提供大量聊天记录和截图来证明自己,但很难证实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杨先生说,某些机构暗示或明示支付高昂费用就能直接拿到OFFER(录用通知),这种非常规手段大概率不是真的。

  杨先生说,还有一些中介机构声称可以内部推荐,并拿“包过”做噱头,其实瞄准的是求职者与招聘者之间的信息差和渠道差。有些中介承诺不过退费,即便真的退费,也是在凭借录用概率赚钱。

  在社交平台,有买过所谓内推码的求职者称,内推码没啥作用,对买家来说就像个许愿符,而对卖家而言,这是无本万利的生意。

  那么,“付费内推”是否合法呢?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范永梅分析说,如果承诺的“付费内推”为假,实则提供虚假或不实信息或者存在欺骗、诱导行为,属于民事欺诈。如果虚构事实,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情节严重,则会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保全说,如果承诺的“付费内推”等确有其事,说明存在企业内部员工或高管里应外合的情况,对此相关人员可能会受到企业的纪律处分,如果涉及金额达到法定立案标准,相关人员有可能构成行贿罪或受贿罪,或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他分析道,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如果是国有企业,那么企业内部人员或高管作为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为国家工作人员,就可能构成受贿罪,而外部相关人员则可能构成行贿罪。根据相关规定,构成此类犯罪的标准为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且具有行贿罪法定情形的。

  “哪怕相关数额未达到受贿罪的立案标准,对国有企业内部人员或高管也有相应的行政处罚规定。”杨保全说。

  依法治理严格处罚

  平台及时下架封禁

  “付费内推,十人九悲。”这句话足以显示“付费内推”之乱,也表明“付费内推”乱象亟须整治。

  受访专家认为,治理“付费内推”乱象,需要自上而下、由内到外全方位地严格把关,不给此类违法违纪行为有可乘之机。

  事实上,相关部门已关注到求职中介的此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5月,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帮助毕业生防范“黑中介”“招聘付费”等就业陷阱,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招聘欺诈、恶意解约、“培训贷”等违规违法行为。

  范永梅说,针对当前鱼龙混杂的网络求职信息,一旦发现有售卖内推资格的信息,平台应该及时采取下架、封禁等措施,切断此类违法行为的传播渠道。相关部门应建立虚假信息举报平台,督促互联网平台切实履行平台审查准入职责,及时要求内部监管不严的网络平台整改整顿。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鹏认为,应当提高求职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议求职者选择求职服务时,选择正规、可靠的渠道,注意识别虚假招聘信息,避免上当受骗。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或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求职时,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实习经历,而一些高校难以为学生安排高品质的实习机会,这恰恰成了某些不良机构眼中的商机。对此应当建立学校—企业或学校—正规人力资源平台合作模式,保障应届毕业生实习和求职的通道健康和畅通。最后,加大曝光和惩处力度,如遇违规操作的中介机构,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孙鹏说。

  杨保全建议,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招聘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制定严格的处罚标准。同时规范企业内部的招聘制度和流程,将企业的招聘制度和流程作为企业必备管理制度之一,作为相关部门对企业监督管理时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还可以建立廉政举报平台,鼓励公众对发现的‘付费内推’等招聘乱象进行举报,并做到及时处理和反馈。”杨保全说。

  治理“付费内推”,企业强化内部管理,防范“内鬼”也至关重要。

  2022年,腾讯发布2021年反舞弊通报,在披露的案例中,有5例是腾讯员工与外部求职中介合作,由外部中介负责招募实习生,然后由腾讯员工安排实习生进行虚假的远程实习,并从外部求职中介处分得实习应聘者支付的部分费用。

  腾讯近期也发文表示,内推只是一种简历投递的方式,不是一个阶段,也不是必要流程,内推与否不影响任何环节的任何流程;腾讯的所有实习岗位均不存在收费的情况,并且对此类行为严令禁止,所有付费才能实习的岗位均为虚假岗位,属于诈骗信息。

  杨先生提醒,说白了,内推很多时候是一种心理安慰,有本事有能力的,企业自然会招你,没有相关经验不符合学历、硬技能要求的,内推也没用。找工作不要走“付费内推”这种歪门邪道,这样可能既浪费了钱财又耽误了时间,错失了就业机会。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