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该为孩子的职业规划做些什么
时间:2023-09-13 11:41:22 来源:北京日报
[导读]一段时间以来,张雪峰爆红网络,褒贬不一。然而追根溯源,他的走红与现在孩子们生涯规划欠缺有直接关系。那么,如今的中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
一段时间以来,张雪峰爆红网络,褒贬不一。然而追根溯源,他的走红与现在孩子们生涯规划欠缺有直接关系。那么,如今的中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吗?大学生当初报的志愿是自己的主张吗?国外的孩子考大学选专业谁说了算?学校怎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生涯规划指导呢?
问题1
现在的高中生有职业规划吗?
职业规划对我来说很模糊
高二学生 刘亚宁
在学校,我的学习成绩算不错的,有可能是众多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前途光明,但是对于职业规划,我一直是模糊的。
我的同学当中,有的非常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再加上从小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会朝着自己的目标职业而努力,如有的同学从小就立志当一名运动员,平时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参加训练。有的同学兴趣虽然广泛,如音乐、体育、绘画等样样出众,但他们不清楚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只能不断地在多个领域尝试。我就属于后者。尽管学校也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理论多于实践,缺少真实的职业体验,所以我依然困惑,难以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像我这样的高中生应该不少,由于缺乏职业规划,大家互相安慰:只要高考考好了,大学专业可以随意挑,到时候再想也不迟。所以,不少同学拼命学习,为的就是能有一个令人羡慕的高考成绩,因为在大家眼中,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
我的理想在别人眼中“不着调”
高一学生 严睿溥
职业规划对我来说似乎是个很玄乎的词。虽然三年后就要面临高考,可我现在对未来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就像中考时想考上一所好高中一样,现在最明确的恐怕就是三年后要考上一所好大学。
有时候我在想,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呢?依据自己的优势学科,可以做科研人员;依据父母的心愿,可以学医、学计算机。当然,还可以依据老师的期望、国家的发展前景来抉择,似乎做什么都可以。只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并不是这些,而是希望写出一部倾倒世人、冠绝古今的小说。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除非我将来能先从事一个正经职业,解决养活自己的问题,否则我肯定无法把理想变成现实。
其实,我和同学经常讨论这个话题,却总是共同陷入迷茫。很多同学都看不清自己未来的路将通往何方,只是在时间的压迫下,仓皇给出了答案。我的好朋友也像我一样“不着调”,他幻想着成为一名电竞解说员,我们都心知肚明,这是不可能的事,父母不会答应。在别人眼中,我们的想法都属于不务正业吧!
问题2
大学生当初报的志愿是自己的主张吗?
大学新生的志愿多为“家长包办”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邹海燕
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各大高校迎来了2023级的“新人”。在今年的新生校园调查中,我们发现,新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家长包办型”,追求“高性价比”。这类传统模式居多,占新生人数的一半左右。考生们走出高考考场,家长就进入了志愿填报这个“第二战场”。家长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对比、测算,以“不浪费分”为准则制定报考方案。近年高校更灵活的“转专业”政策,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先择学校,后择专业”的逻辑。今年大多数高校“迎新”期间举行的新生家长见面会上,“转专业”是交流环节的高频词。
第二种是“信马由缰型”,追求“兴趣驱动”。根据自己的理想和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不纠结于城市或者就业率。在相近目标学校间犹豫时,“宿舍环境好或者食堂好吃”也可能成了定音的锤。这类学生看似“任性”,其实是“不认命”,不被大众评价所干扰,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勇气和信心。
第三种是“抄答案型”,追求“稳扎稳打”。父母的职业、亲友的母校、朋友的目标都可能影响他们的报考选择。这类学生采取化繁为简的策略,把值得信任的他人的“深思熟虑”,变成自己的“简单坚定”,主打一个“可复制的未来”。
第四种是“外挂加持型”,追求“海量信息”。他们主要依托报考咨询机构、志愿填报系统甚至AI报考。在高考“志愿填报”产业链上,大数据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很多报考平台利用爬虫技术,收集教育领域相关信息。此外,获取的海量数据还需要分析评价,这也可能是张雪峰在网络走红的原因之一,因为慌乱急切的考生和家长需要一个能够急速填补“知识沟”的人。
“家长包办型”志愿填报的家庭,反映出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往往像发射卫星,花费十几年的心血确保每个环节和数据的正确,时刻警醒不让卫星有任何偏离轨道的可能,最后一朝发射成功,考上大学。高校报到是父母一生中最骄傲的时刻,父母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不得不松了手。殊不知,在大学的“宇宙”中,一些“卫星”有可能迷茫、焦虑、不知所措。学生自己也只是把志愿填报当成一个重要流程来办,而没有当成自己未来的事业起点。这类学生由于对自我定位不清,遇事难辨轻重缓急,进入大学后,可能出现对专业认识不清、学习内生动力不足、对行业热爱不够、缺乏攻坚克难毅力等问题,未来规划的主动性和预期的合理性方面也并不能令人满意。当他们面对下一个成长节点性的选择,比如就业和考研的抉择时,家长的“遥控器”失灵,学生自己的“发动机”又不灵,容易陷入纠结与焦虑,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高校通常会在强化对大学生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给家长提出建议:保持边界感,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要剥夺孩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成长的机会。当然,如果家长能在中小学阶段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早些提高“家庭弹性”,那就再好不过了。
问题3
国外孩子考大学选专业听谁的?
给孩子更多“试错”机会
美国学生家长 金津
我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两个儿子一直在美国读书。今年,大儿子考入芝加哥附近的西北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小儿子考入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在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学习。
在美国,孩子考大学除了要看高考(SAT或ACT)成绩和高中四年的绩点(GPA),对录取有重要影响的还包括是否参加过兴趣小组(club)、是否做过义工、是否有打工经验等。通常,孩子上中学时每学年会参加两三个兴趣小组、至少参与1个运动项目或者参加学校的艺术团(乐团、合唱团等)等。初中三年加上高中四年,他们接触过的东西五花八门,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就算不知道未来具体想做什么,至少已经很清楚自己不想做什么了。
我的大儿子在中学时参加过许多兴趣小组,比如,在高中阶段他当过乐团黑管首席、在田径队练过中长跑、参加过机器人俱乐部、DECA(美国最大的中学生商业领导力教育组织)以及生物医学兴趣小组ClubMed。其中,ClubMed是他坚持最久的一个,从10年级一直到12年级毕业。期间,他带领自己的小团队参加过两届HOSA竞赛(国际大中学生生物与健康未来领袖挑战)。在小组活动中,他对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机器人和微创手术产生了兴趣,于是决定在高考时报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因为科研的需要,他在所学专业之外还完成了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辅修。不过,参与一些科研项目后,他发现自己最大的兴趣并不在外科手术系统,而是再生医学,最终坚定了他报考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博士。
我的小儿子上初中时参加过数学兴趣班、乐队,上高中后,他加入了学校的篮球队、选修了计算机编程课、在生物小组做过小组长、做过多个种类的义工工作,包括在家附近的公园除杂草,在学校篮球队和足球队当教练助理,在附近小学课后或暑假管理班辅导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功课等。课余时间,他还打了两年小时工,做过图书馆助理、在星巴克卖过咖啡、当过暑假夏令营管理员……最后,他拿到了高中国际文凭(IB)。上11年级时,他开始参加波音公司和大学合作举办的航空航天学者活动,同时在大学里先修了一门Space Vehicle(太空飞行器)课程,研究的项目是设计一款在火星表面能自由行走的车,完成一些规定的科研作业……我至今记得,他11年级的暑假连续几个星期都泡在波音博物馆里研究、学习,对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恐怕就是他高考时毫不犹豫地报了这个专业的主要原因。当然,他纯粹是出于自己喜欢,并没有考虑以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到底能挣多少钱。
实际上,美国孩子选专业时大都凭自己的兴趣,家长和老师都不大干预。这倒也不是说美国孩子就更有主见或者美国家长更任由孩子随心所欲,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的大学转专业甚至转学都很自由,而且就算毕业了,学生跨专业考研也很普遍。换言之,美国的孩子有更多的“试错”机会,这个不行就换那个,大多数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问题4
学校能怎样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职业抢跑”会比别人更早撞线
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北京四中原校长 刘长铭
现在很多学生花了大量甚至全部时间、精力学习书本知识和备考,却对未来茫然无知。这是基础教育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国内外很多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兴趣时,就会产生一个“关键期”,常见的情况是,我们很多人都会在强烈兴趣的驱动下废寝忘食、突飞猛进地学习。
这样看来,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有待发掘的富矿。学校不应该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而一刀切地消磨了孩子们的兴趣,而是应该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最大限度容忍孩子们的差异,帮助孩子们挖掘潜能、发现特长,通过建设个性化学习场所,比如工作室、工坊或实验室,增加个性化学习设施,利用学校或者教师的学术优势设计更多的个性化学习项目,让每个孩子自己选择导师,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指导。通过自主体验式学习,孩子们的发展特长和学习潜能容易被激发出来,形成个人优势,哪怕暂时牺牲掉一些考试分数,也是值得的。
去年,我们学校中学部创编排演了全英文音乐剧《阿拉丁》,服装、道具、化妆都是孩子们自己做的。那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启蒙,燃起了孩子们的戏剧热情。听说今年学校要把莫言编剧的《我们的荆轲》改编后搬上舞台,一位参演过《阿拉丁》的毕业生特意来信说:“正是参演《阿拉丁》的这段经历让我明白,舞台艺术设计就是我未来的职业方向,我特别希望能参与新剧的创作,哪怕从上海赶过来。”
有一名学生对飞机模拟驾驶非常有研究,他学习虽然不拔尖,但是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非常明晰——必定会跟飞机有关系。为了鼓励他,学校提供条件,让他在校内开了一年“飞机模拟驾驶选修课”,为其他同学上课。
还有一名学生,学习了多年面塑艺术,是山东何派面塑的第三代传承人。学校没有限制她在这方面的发展,没有让她只为将来考大学拼命做题,而是为她举办了个人艺术展,还支持她去参加国际艺术交流。
未来的社会是高度分工的社会,每个社会领域都为我们提供了达到优秀乃至卓越的机会。所以,面对这样的未来,基础教育究竟应该给青少年什么呢?多年的实践和成功案例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动力”和“方向”,就像是一辆汽车上的发动机和方向盘。说到底,学校并不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不是一堆先进的教学设施,而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托举学生更上层楼更好发展的台阶和桥梁。
现在很多人都在升学赛道上抢跑,但是人生还有另一种抢跑方式——“专业抢跑”或者叫“职业抢跑”,即挖掘潜能、培养志趣,形成优势。坚持下去,未来就会比别人更早撞线。事实证明,那些在自主体验式学习中遨游的孩子并没有真正失掉考试分数,而且在考试之外获得的要比同龄人更多——在这期间,他们获得的自信、快乐、热情让他们更早地找到了人生方向,将当下的学习聚焦于未来发展,产生了更强的内生动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比一味追求多考几分更为重要。
教育要真正为受教育者服务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铁铮
张雪峰爆红网络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由于缺乏职业理想,现在很多中学生对未来比较迷茫,而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也有空白,无法满足中学生对生涯规划知识的需求,提供类似“私人订制”的服务。
高考报志愿是个技术活儿,专业性极强,既需要了解整个高等教育布局、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又需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还需要熟悉各种职业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别说考生和家长常常“两眼一摸黑”,就连缺少专门研究的大学老师也不一定能说清楚。所以,高考报志愿的辅导工作应该纳入现行的教育管理,由专门的人来承担。
中学教育不应以学生参加完高考为终点,而应以引导学生未来顺利步入社会为目标。比如在高考报志愿这个环节上,中学应承担起这个责任。现在的中学老师,有的没有把这种辅导当成分内事,有的怕担责任不愿辅导,有的缺少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辅导不了,也有极个别老师为了升学率进行不恰当辅导。对于大学而言,也应主动向前延伸。事实上,大学新生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专业教育。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不感兴趣甚至闹着退学,就是因为在报志愿这个环节上出了偏差。现在许多大学的招生部门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延揽高分考生上,而忽视了帮助和引导众多考生合理、科学地选择既适合自己又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
教育要在第一时间回应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对教育热点问题及时做出反应。其实,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教育者应该懂得传播。尽管并非完全赞同张雪峰的观点、言语风格以及在镜头前的各种表现,但不可辩驳的事实是,他的直播的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用得好是真本事”。与其对张雪峰这也看不上、那也不赞同,倒不如学习学习他热情拥抱互联网、积极利用新媒体的热情。如果教育工作者都能像张雪峰这样娴熟地运用新媒体和新的传播方式,认真分析和把握学生和家长的复杂心理,我们的教育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工作者的不作为成就了张雪峰的大作为。如今的话语权并非依附在某个人身上,无论你是专家、内行、教师还是教育管理者。你不说,别人就会说;你说得不咋地,说得比你好的就会受欢迎。报志愿是涉及考生一辈子的大事,学校说得不充分、老师说得不解渴、专家说得不及时,都给张雪峰留下了足够的表达空间。
教育要真正为受教育者服务。教育不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要通过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才能真正达到效果。教育的互动、互动的教育,是教育在这个时代最显著的变化。张雪峰之所以火,也是因为他满足了一些受众的需要。而有些教育工作者尽管费劲不小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理想的效果,其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意愿和特点。当然,教育并非一味地、无条件地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更不是片面地迎合受教育者。但让受教育者喜闻乐见,将教育寓于服务之中,才是当今教育成功的前提和产生效果的必要条件。
问题1
现在的高中生有职业规划吗?
职业规划对我来说很模糊
高二学生 刘亚宁
在学校,我的学习成绩算不错的,有可能是众多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前途光明,但是对于职业规划,我一直是模糊的。
我的同学当中,有的非常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再加上从小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会朝着自己的目标职业而努力,如有的同学从小就立志当一名运动员,平时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参加训练。有的同学兴趣虽然广泛,如音乐、体育、绘画等样样出众,但他们不清楚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只能不断地在多个领域尝试。我就属于后者。尽管学校也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理论多于实践,缺少真实的职业体验,所以我依然困惑,难以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像我这样的高中生应该不少,由于缺乏职业规划,大家互相安慰:只要高考考好了,大学专业可以随意挑,到时候再想也不迟。所以,不少同学拼命学习,为的就是能有一个令人羡慕的高考成绩,因为在大家眼中,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
我的理想在别人眼中“不着调”
高一学生 严睿溥
职业规划对我来说似乎是个很玄乎的词。虽然三年后就要面临高考,可我现在对未来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就像中考时想考上一所好高中一样,现在最明确的恐怕就是三年后要考上一所好大学。
有时候我在想,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呢?依据自己的优势学科,可以做科研人员;依据父母的心愿,可以学医、学计算机。当然,还可以依据老师的期望、国家的发展前景来抉择,似乎做什么都可以。只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并不是这些,而是希望写出一部倾倒世人、冠绝古今的小说。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除非我将来能先从事一个正经职业,解决养活自己的问题,否则我肯定无法把理想变成现实。
其实,我和同学经常讨论这个话题,却总是共同陷入迷茫。很多同学都看不清自己未来的路将通往何方,只是在时间的压迫下,仓皇给出了答案。我的好朋友也像我一样“不着调”,他幻想着成为一名电竞解说员,我们都心知肚明,这是不可能的事,父母不会答应。在别人眼中,我们的想法都属于不务正业吧!
问题2
大学生当初报的志愿是自己的主张吗?
大学新生的志愿多为“家长包办”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邹海燕
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各大高校迎来了2023级的“新人”。在今年的新生校园调查中,我们发现,新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家长包办型”,追求“高性价比”。这类传统模式居多,占新生人数的一半左右。考生们走出高考考场,家长就进入了志愿填报这个“第二战场”。家长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对比、测算,以“不浪费分”为准则制定报考方案。近年高校更灵活的“转专业”政策,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先择学校,后择专业”的逻辑。今年大多数高校“迎新”期间举行的新生家长见面会上,“转专业”是交流环节的高频词。
第二种是“信马由缰型”,追求“兴趣驱动”。根据自己的理想和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不纠结于城市或者就业率。在相近目标学校间犹豫时,“宿舍环境好或者食堂好吃”也可能成了定音的锤。这类学生看似“任性”,其实是“不认命”,不被大众评价所干扰,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勇气和信心。
第三种是“抄答案型”,追求“稳扎稳打”。父母的职业、亲友的母校、朋友的目标都可能影响他们的报考选择。这类学生采取化繁为简的策略,把值得信任的他人的“深思熟虑”,变成自己的“简单坚定”,主打一个“可复制的未来”。
第四种是“外挂加持型”,追求“海量信息”。他们主要依托报考咨询机构、志愿填报系统甚至AI报考。在高考“志愿填报”产业链上,大数据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很多报考平台利用爬虫技术,收集教育领域相关信息。此外,获取的海量数据还需要分析评价,这也可能是张雪峰在网络走红的原因之一,因为慌乱急切的考生和家长需要一个能够急速填补“知识沟”的人。
“家长包办型”志愿填报的家庭,反映出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往往像发射卫星,花费十几年的心血确保每个环节和数据的正确,时刻警醒不让卫星有任何偏离轨道的可能,最后一朝发射成功,考上大学。高校报到是父母一生中最骄傲的时刻,父母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不得不松了手。殊不知,在大学的“宇宙”中,一些“卫星”有可能迷茫、焦虑、不知所措。学生自己也只是把志愿填报当成一个重要流程来办,而没有当成自己未来的事业起点。这类学生由于对自我定位不清,遇事难辨轻重缓急,进入大学后,可能出现对专业认识不清、学习内生动力不足、对行业热爱不够、缺乏攻坚克难毅力等问题,未来规划的主动性和预期的合理性方面也并不能令人满意。当他们面对下一个成长节点性的选择,比如就业和考研的抉择时,家长的“遥控器”失灵,学生自己的“发动机”又不灵,容易陷入纠结与焦虑,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高校通常会在强化对大学生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给家长提出建议:保持边界感,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要剥夺孩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成长的机会。当然,如果家长能在中小学阶段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早些提高“家庭弹性”,那就再好不过了。
问题3
国外孩子考大学选专业听谁的?
给孩子更多“试错”机会
美国学生家长 金津
我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两个儿子一直在美国读书。今年,大儿子考入芝加哥附近的西北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小儿子考入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在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学习。
在美国,孩子考大学除了要看高考(SAT或ACT)成绩和高中四年的绩点(GPA),对录取有重要影响的还包括是否参加过兴趣小组(club)、是否做过义工、是否有打工经验等。通常,孩子上中学时每学年会参加两三个兴趣小组、至少参与1个运动项目或者参加学校的艺术团(乐团、合唱团等)等。初中三年加上高中四年,他们接触过的东西五花八门,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就算不知道未来具体想做什么,至少已经很清楚自己不想做什么了。
我的大儿子在中学时参加过许多兴趣小组,比如,在高中阶段他当过乐团黑管首席、在田径队练过中长跑、参加过机器人俱乐部、DECA(美国最大的中学生商业领导力教育组织)以及生物医学兴趣小组ClubMed。其中,ClubMed是他坚持最久的一个,从10年级一直到12年级毕业。期间,他带领自己的小团队参加过两届HOSA竞赛(国际大中学生生物与健康未来领袖挑战)。在小组活动中,他对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机器人和微创手术产生了兴趣,于是决定在高考时报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因为科研的需要,他在所学专业之外还完成了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辅修。不过,参与一些科研项目后,他发现自己最大的兴趣并不在外科手术系统,而是再生医学,最终坚定了他报考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博士。
我的小儿子上初中时参加过数学兴趣班、乐队,上高中后,他加入了学校的篮球队、选修了计算机编程课、在生物小组做过小组长、做过多个种类的义工工作,包括在家附近的公园除杂草,在学校篮球队和足球队当教练助理,在附近小学课后或暑假管理班辅导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功课等。课余时间,他还打了两年小时工,做过图书馆助理、在星巴克卖过咖啡、当过暑假夏令营管理员……最后,他拿到了高中国际文凭(IB)。上11年级时,他开始参加波音公司和大学合作举办的航空航天学者活动,同时在大学里先修了一门Space Vehicle(太空飞行器)课程,研究的项目是设计一款在火星表面能自由行走的车,完成一些规定的科研作业……我至今记得,他11年级的暑假连续几个星期都泡在波音博物馆里研究、学习,对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恐怕就是他高考时毫不犹豫地报了这个专业的主要原因。当然,他纯粹是出于自己喜欢,并没有考虑以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到底能挣多少钱。
实际上,美国孩子选专业时大都凭自己的兴趣,家长和老师都不大干预。这倒也不是说美国孩子就更有主见或者美国家长更任由孩子随心所欲,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的大学转专业甚至转学都很自由,而且就算毕业了,学生跨专业考研也很普遍。换言之,美国的孩子有更多的“试错”机会,这个不行就换那个,大多数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问题4
学校能怎样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职业抢跑”会比别人更早撞线
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北京四中原校长 刘长铭
现在很多学生花了大量甚至全部时间、精力学习书本知识和备考,却对未来茫然无知。这是基础教育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国内外很多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兴趣时,就会产生一个“关键期”,常见的情况是,我们很多人都会在强烈兴趣的驱动下废寝忘食、突飞猛进地学习。
这样看来,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有待发掘的富矿。学校不应该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而一刀切地消磨了孩子们的兴趣,而是应该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最大限度容忍孩子们的差异,帮助孩子们挖掘潜能、发现特长,通过建设个性化学习场所,比如工作室、工坊或实验室,增加个性化学习设施,利用学校或者教师的学术优势设计更多的个性化学习项目,让每个孩子自己选择导师,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指导。通过自主体验式学习,孩子们的发展特长和学习潜能容易被激发出来,形成个人优势,哪怕暂时牺牲掉一些考试分数,也是值得的。
去年,我们学校中学部创编排演了全英文音乐剧《阿拉丁》,服装、道具、化妆都是孩子们自己做的。那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启蒙,燃起了孩子们的戏剧热情。听说今年学校要把莫言编剧的《我们的荆轲》改编后搬上舞台,一位参演过《阿拉丁》的毕业生特意来信说:“正是参演《阿拉丁》的这段经历让我明白,舞台艺术设计就是我未来的职业方向,我特别希望能参与新剧的创作,哪怕从上海赶过来。”
有一名学生对飞机模拟驾驶非常有研究,他学习虽然不拔尖,但是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非常明晰——必定会跟飞机有关系。为了鼓励他,学校提供条件,让他在校内开了一年“飞机模拟驾驶选修课”,为其他同学上课。
还有一名学生,学习了多年面塑艺术,是山东何派面塑的第三代传承人。学校没有限制她在这方面的发展,没有让她只为将来考大学拼命做题,而是为她举办了个人艺术展,还支持她去参加国际艺术交流。
未来的社会是高度分工的社会,每个社会领域都为我们提供了达到优秀乃至卓越的机会。所以,面对这样的未来,基础教育究竟应该给青少年什么呢?多年的实践和成功案例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动力”和“方向”,就像是一辆汽车上的发动机和方向盘。说到底,学校并不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不是一堆先进的教学设施,而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托举学生更上层楼更好发展的台阶和桥梁。
现在很多人都在升学赛道上抢跑,但是人生还有另一种抢跑方式——“专业抢跑”或者叫“职业抢跑”,即挖掘潜能、培养志趣,形成优势。坚持下去,未来就会比别人更早撞线。事实证明,那些在自主体验式学习中遨游的孩子并没有真正失掉考试分数,而且在考试之外获得的要比同龄人更多——在这期间,他们获得的自信、快乐、热情让他们更早地找到了人生方向,将当下的学习聚焦于未来发展,产生了更强的内生动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比一味追求多考几分更为重要。
教育要真正为受教育者服务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铁铮
张雪峰爆红网络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由于缺乏职业理想,现在很多中学生对未来比较迷茫,而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也有空白,无法满足中学生对生涯规划知识的需求,提供类似“私人订制”的服务。
高考报志愿是个技术活儿,专业性极强,既需要了解整个高等教育布局、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又需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还需要熟悉各种职业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别说考生和家长常常“两眼一摸黑”,就连缺少专门研究的大学老师也不一定能说清楚。所以,高考报志愿的辅导工作应该纳入现行的教育管理,由专门的人来承担。
中学教育不应以学生参加完高考为终点,而应以引导学生未来顺利步入社会为目标。比如在高考报志愿这个环节上,中学应承担起这个责任。现在的中学老师,有的没有把这种辅导当成分内事,有的怕担责任不愿辅导,有的缺少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辅导不了,也有极个别老师为了升学率进行不恰当辅导。对于大学而言,也应主动向前延伸。事实上,大学新生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专业教育。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不感兴趣甚至闹着退学,就是因为在报志愿这个环节上出了偏差。现在许多大学的招生部门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延揽高分考生上,而忽视了帮助和引导众多考生合理、科学地选择既适合自己又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
教育要在第一时间回应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对教育热点问题及时做出反应。其实,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教育者应该懂得传播。尽管并非完全赞同张雪峰的观点、言语风格以及在镜头前的各种表现,但不可辩驳的事实是,他的直播的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用得好是真本事”。与其对张雪峰这也看不上、那也不赞同,倒不如学习学习他热情拥抱互联网、积极利用新媒体的热情。如果教育工作者都能像张雪峰这样娴熟地运用新媒体和新的传播方式,认真分析和把握学生和家长的复杂心理,我们的教育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工作者的不作为成就了张雪峰的大作为。如今的话语权并非依附在某个人身上,无论你是专家、内行、教师还是教育管理者。你不说,别人就会说;你说得不咋地,说得比你好的就会受欢迎。报志愿是涉及考生一辈子的大事,学校说得不充分、老师说得不解渴、专家说得不及时,都给张雪峰留下了足够的表达空间。
教育要真正为受教育者服务。教育不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要通过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才能真正达到效果。教育的互动、互动的教育,是教育在这个时代最显著的变化。张雪峰之所以火,也是因为他满足了一些受众的需要。而有些教育工作者尽管费劲不小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理想的效果,其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意愿和特点。当然,教育并非一味地、无条件地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更不是片面地迎合受教育者。但让受教育者喜闻乐见,将教育寓于服务之中,才是当今教育成功的前提和产生效果的必要条件。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