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诈骗套路多 山寨App背后暗藏猫腻
时间:2023-03-16 08:27:20 来源:证券日报
[导读]近年来,山寨版金融App及虚假金融客服等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投资者防不胜防。《证券日报》记者连日来多方采访调查,揭示这类金融诈骗背后...
近年来,山寨版金融App及虚假金融客服等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投资者防不胜防。《证券日报》记者连日来多方采访调查,揭示这类金融诈骗背后的套路。
山寨金融App真假难辨
近日,王先生在某App上申请了30万元额度的贷款,但“客服”告知他,因“借款人账户信息不符”,贷款被冻结,需要提供银行卡卡号进行解冻。王先生输入卡号后,“客服”又以输入卡号错误为由要求他用App向指定账户转账支付6万元用以解冻贷款。幸运的是,期间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发现并戳穿了该骗局,避免了王先生出现6万元的损失。
上述案例是山寨金融App诈骗的典型手法。据记者调查,山寨金融App一般与官方正版App使用相近的字,图标设计也十分相似,一时让人难以分辨,但进入界面后却“别有洞天”,山寨App界面混乱,弹窗满屏飞,小额返利、低息贷款等均是常用诱导套路。
通过多家持牌机构及官方通报案例综合来看,山寨金融App套路大致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用户在网络上浏览贷款信息后,常常会有陌生人通过电话或是聊天软件等形式添加好友;第二步,以“秒到账”“无利息”等幌子向用户推荐App或者发送链接下载,并让用户填写各项基本信息;第三步,以放款需要“手续费”“押金”等名义,诱导用户缴纳一定额度的费用;第四步,以“信用不良”等名义煽动用户继续交钱。
某持牌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提醒,“下载金融App要认准正规渠道,且正规机构不会在为客户办理贷款过程中冻结客户银行账户,不会收取保证金、认证金等费项。如果用户收到以机构名义要求点击不明链接、下载不明软件而预先收取任何费用,大概率为金融诈骗。”
虚假金融客服骗局引关注
除山寨App外,虚假金融客服等诈骗手段同样多发。陆女士曾接到自称某金融类平台客服电话,称陆女士在网上有违规借贷需要处理,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征信。陆女士对虚假客服的话深信不疑,并按照指示一步步被骗超10万元。
某金融类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类骗局通常以两种形式出现,第一种是冒充产品客服告知用户将本期还款金额打至虚假对公账户,骗取当期还款金额;第二种是冒充客服告知用户一次性还款则可减免全部贷款息费,引导消费者将全部还款金额一次性打入对公账户。
“骗子在社交媒体、网页发布大量虚假客服电话,导致该类诈骗频发,给用户、企业都造成了不少损失。”上述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为更好保护消费者,很多机构目前已针对金融诈骗成立专项团队,遏制此类诈骗。
多位受访者认为,对于虚假金融客服诈骗套路的应对方式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接到所谓的“客服”电话,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平台进行核实确认;第二,不要开启屏幕共享,屏幕共享会同步手机屏幕显示的全部内容,比如弹框显示的短信验证码、银行账户、密码等;第三,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妥善保管。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建议,用户应增强网络安全保护意识,不要访问不正规的网站及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和链接。相关部门在通过线下巡查等方式加大监测力度的同时,也应加强金融科技手段的运用,力争早发现、早处置,并及时对外披露相关金融诈骗套路及案例,以提高民众的警惕性。
山寨金融App真假难辨
近日,王先生在某App上申请了30万元额度的贷款,但“客服”告知他,因“借款人账户信息不符”,贷款被冻结,需要提供银行卡卡号进行解冻。王先生输入卡号后,“客服”又以输入卡号错误为由要求他用App向指定账户转账支付6万元用以解冻贷款。幸运的是,期间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发现并戳穿了该骗局,避免了王先生出现6万元的损失。
上述案例是山寨金融App诈骗的典型手法。据记者调查,山寨金融App一般与官方正版App使用相近的字,图标设计也十分相似,一时让人难以分辨,但进入界面后却“别有洞天”,山寨App界面混乱,弹窗满屏飞,小额返利、低息贷款等均是常用诱导套路。
通过多家持牌机构及官方通报案例综合来看,山寨金融App套路大致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用户在网络上浏览贷款信息后,常常会有陌生人通过电话或是聊天软件等形式添加好友;第二步,以“秒到账”“无利息”等幌子向用户推荐App或者发送链接下载,并让用户填写各项基本信息;第三步,以放款需要“手续费”“押金”等名义,诱导用户缴纳一定额度的费用;第四步,以“信用不良”等名义煽动用户继续交钱。
某持牌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提醒,“下载金融App要认准正规渠道,且正规机构不会在为客户办理贷款过程中冻结客户银行账户,不会收取保证金、认证金等费项。如果用户收到以机构名义要求点击不明链接、下载不明软件而预先收取任何费用,大概率为金融诈骗。”
虚假金融客服骗局引关注
除山寨App外,虚假金融客服等诈骗手段同样多发。陆女士曾接到自称某金融类平台客服电话,称陆女士在网上有违规借贷需要处理,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征信。陆女士对虚假客服的话深信不疑,并按照指示一步步被骗超10万元。
某金融类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类骗局通常以两种形式出现,第一种是冒充产品客服告知用户将本期还款金额打至虚假对公账户,骗取当期还款金额;第二种是冒充客服告知用户一次性还款则可减免全部贷款息费,引导消费者将全部还款金额一次性打入对公账户。
“骗子在社交媒体、网页发布大量虚假客服电话,导致该类诈骗频发,给用户、企业都造成了不少损失。”上述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为更好保护消费者,很多机构目前已针对金融诈骗成立专项团队,遏制此类诈骗。
多位受访者认为,对于虚假金融客服诈骗套路的应对方式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接到所谓的“客服”电话,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平台进行核实确认;第二,不要开启屏幕共享,屏幕共享会同步手机屏幕显示的全部内容,比如弹框显示的短信验证码、银行账户、密码等;第三,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妥善保管。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建议,用户应增强网络安全保护意识,不要访问不正规的网站及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和链接。相关部门在通过线下巡查等方式加大监测力度的同时,也应加强金融科技手段的运用,力争早发现、早处置,并及时对外披露相关金融诈骗套路及案例,以提高民众的警惕性。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