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高校团队研发“一键式”仿真系统助力智慧交通建设

时间:2022-11-15 09:34: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交通仿真也可以变得像手机拍照那么简单。东南大学王炜教授团队为解决中国综合交通系统跨部门、跨行业协作的有效性问题,在互联网+、大数据...

“交通仿真也可以变得像手机拍照那么简单”。东南大学王炜教授团队为解决中国综合交通系统跨部门、跨行业协作的有效性问题,在互联网+、大数据“加持”下,创建了完全自主的综合交通系统虚拟仿真技术体系,助力智慧交通发展、交通强国建设。

  这是面向非交通工程专业人员的交通仿真“一键式”流程技术体系。“只有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协作,才能实现中国综合交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王炜说,仿真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实现综合交通系统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跨部门、跨行业协作,满足最优化布局、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日前,王炜教授团队独立自主研发的《多网融合与多任务协同的综合交通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荣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多网融合的目的是什么?王炜提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要求以铁路网为骨干、公路网为主体、交通枢纽为核心、多种运输方式协同配合。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的前提是各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系统协同,但只有公路能做到“门到门”运输,依托公路网才能实现多式联运、联程出行,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各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基于‘公路/道路运输+其他运输方式’的交通方式组合,可以实现综合交通系统各方式的‘门到门’出行/运输,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通过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为组织客货运输的多式联运、联程出行提供基础,实现交通结构优化。”王炜说。

  据悉,《多网融合与多任务协同的综合交通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项目目前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广西、河北等区域,以及重庆、南京、宁波等城市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成果应用区域和城市交通分析的精准性与科学性,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交通领域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项目在重庆市的应用为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在重庆集中应用,落地了多项交通管理创新方案。其中,主城区“16桥4隧道”错峰通行方案实施后,重庆市中心城区干路网平均机动车车速提升6.8%,地面公交车速提升5.2%,机动车出行时耗缩短7.5%,车辆尾气污染排放量减少3%,项目技术成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显著。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