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教育 > 正文


“双减”成为全国两会热点话题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时间:2022-03-07 10:21:0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导读]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推进,各地纷纷响应落实。

  在全国两会之际,“双减”成为一大热点话题。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两份提案——《关于“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提案》《关于“双减”背景下合理减轻教师负担并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的提案》,均和“双减”相关。

  “双减”到底是减什么?“双减”后,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双减”后教师的工作时间延长,如何为教师减负……“双减”政策落地后遇到的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对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了采访,倾听他们的声音。

  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王欢:

  “双减”和成绩不矛盾

  减的是不必要的负担

  “双减”后,学校作业明显减少,身边的补习班明显减少。一时间家长还适应不了,有观点认为离开了培训班,孩子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王欢表示,“‘双减’和成绩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双减”所减去的是学生身上不必要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驱力,实现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质量更多指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正是有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

  面对为此焦虑的家长,王欢在与之沟通的时候常常劝说,“要从‘用分数评价孩子’的逻辑中走出来”。她认为,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是在道德品质、素养和行为习惯方面引领孩子,学习以及成绩所依托的主体还是学校,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取代了学校的话,便会造成不同角色的职责混淆。

  同时,她强调,不要从浅显的层面去看待问题,也不要单纯以学习时间来定义学生,真正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也要遵循这种规律,才能促进孩子成才,“成才之外,更要成人,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做有意义的事儿,对己、对人、对民族、对国家来说都有价值。”

  王欢所在的史家教育集团按照政策要求,一方面严格控制学生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老师们通过“分层作业”,即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类型分别布置作业,在作业内容上避免机械性重复,增加了创新型和研究型内容,训练学生在此过程中合理规划时间。

  除了课业任务,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服务方面也不断更新。

  王欢告诉北青报记者,此前在课后服务方面,老师的参与度不是很高,而且学校也没有那么丰富的课程,但现在学校依据学生们的需求开设了很多兴趣班和辅导班,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与更多资源,老师也是全员参与,“这种方式以及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就实现了知识在课中、课后的自然延伸,也就能实现我们‘把孩子留在学校’的目的了。”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熊水龙:

  引导本校教职工主动参与课后服务

  还可以引入第三方

  “双减”后,如何解决现有师资不足问题?

  “双减”后,不少学校的课后服务仍然由学校本职老师承担,不仅课程丰富性有限,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时间。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熊水龙通过调查发现,“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进一步延长教师工作时间。从早上晨读到午休管理,再到课后服务,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几乎都处于工作状态。调研显示,90%以上的教师每天工作9至12个小时。

  他建议,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引导本校教职工、退休教师主动参与课后服务,在课后服务补贴、报酬上按照合理标准给予保障,并在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动力。同时,引入见习教师到校参与课后延学服务等方式,见习教师的“从教经历”可作为正式入职教师行业的“加分项”。

  此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调动社工、志愿者、在校大学生,共同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建立课后服务协同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等社会育人资源,强化城乡校际交流,引导鼓励与周边学校、社区设施场馆共享。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

  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清单

  明确校外机构学校准入办法

  “双减”后,如何解决经费问题?

  丰富课程、聘请老师,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都支了招。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建议,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并充分利用好社会上优质的教育资源,建议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机制。

  一是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清单,明确将教师培训、课程供给、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评价专业服务、学校委托管理等纳入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清单;二是明确校外机构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专业标准;三是建立准入机制,明确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合格机构学校准入办法、质量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并向全社会公布合格机构名单;四是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经费保障机制,各地应将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拿出一定的份额用于购买校外教育机构专业服务。同时,可积极推广委托管理,在教师配备、课程供给方面,拿出一定的比例,购买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

  尽快出台“双减”专项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黑白名单制度

  针对“双减”政策缺乏立法支持,政策多为柔性治理,且具有短期性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认为,应尽快出台“双减”专项法律法规。

  皮剑龙建议,首先需完善“政策+法律”双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双减”专项法律法规,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条例,与此同时构建法治管理机制,建立校外教培机构从审批、监管、处罚到退出的全闭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黑白名单制度等监督评价长效机制,引导培训机构全方面依法依规完成转型。

  顶层设计之外,各地区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同样重要。皮剑龙认为,应健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的相关各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打破地域、级别、部门壁垒,整合资源;另外网络监管执法也需加强,强化案件查处判决力度,同时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违法违规行为执法工作,尽快出台相应机构的监管标准,进一步规范各地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工作,防止资本运作和新焦虑的产生。

  行业自律也是“双减”政策落地生根中的重要一环,皮剑龙建议发挥行业协会带头作用,准确传达政策精神与相关工作要求,且需尽快出具实施细则等文件,督促各校外教培机构依法依规自省、自查、自纠,主动承担社会主体责任。

  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

  建议全面增加体育和美育课时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时说,当前我国正在推动“双减”“双增”政策落地实施,体育和美育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她建议,“进一步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和美育教育,适当增加体育和美育课时。”

  北青报:您觉得体育、美育的作用是什么?

  李燕:体育能够强健体魄,磨炼意志;美育能够提升观察、想象、创造能力,提升精神文明程度和幸福感,加强学生体育、美育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至关重要,甚至关乎孩子一生。目前我国正在逐渐推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升级,实现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教育部也在推动“双增”,即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增加学生接受体育、美育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实现以“双减”带动“双增”,“双增”促进“双减”,让学生从沉重繁复的学科学习中解放出来,加强体育、美育、劳动、社会实践等复合型、成长型素质培养和能力塑造,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北青报:那您认为,现在体育、美育教育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

  李燕: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体育、美育教育仍是全面推行“双增”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现实中存在学校体育和美育课开课课时不足、相关场地器材建设不完善、专业老师缺口大、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社会上体育和美育考级存在应试现象等。只有补齐短板,大力提升体育和美育教育板块,才能有效推动“双减”“双增”政策的落地实施。

  北青报: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强化体育、美育教育?

  李燕:我建议全面增加体育和美育课时,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场地器材等硬件软件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北青报:如何增加课时?

  李燕:国家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要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小学阶段每周至少5节体育课,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和美育课。

  充分利用学校正式课程结束后的时间,在校内增设体育和美育课程,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和兴趣拓展。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确保校内体育和美育课开足开齐。

  考虑到校外培训机构收费高、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因素,要加大多方投入,落实学校责任,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学校层面统一评估和购买优质校外体育、美育培训服务,既可以避免“双增”导致家长为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机构额外花费时间和费用,增加新的负担,也将促进防控学生近视、控制肥胖率等工作的开展。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

  博物馆可为学生提供社会课程

  博物馆被誉为中小学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和学生们有更多课余时间,对丰富的课程和项目有着迫切的需求。

  北青报记者对话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她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博物馆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社会课程”。

  北青报:请您介绍一下作为“社会大课堂”,首都博物馆有哪些特色展陈和活动,近几年有哪些尝试?从展陈策划上是否会向学生们偏重?

  齐玫: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市的中心博物馆,肩负着弘扬北京历史文化的重任,特别是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为北京的中小学提供了比较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文化特色学习。

  在展览策划方面,针对青少年专门打造了“读城展”系列,包括2015年推出“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展,2017年推出“读城——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展,2019年推出“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形成了首博临展的品牌。

  北青报:首博是否和一些中小学有共建活动,共同开发系列课程或者项目?

  齐玫:首都博物馆十分重视与学校的共建,充分利用、发挥博物馆特色和优势,以文物为切入点,揭示北京历史文化的内涵,不断探索、研究、开发博物馆进校园的特色课程,主要结合“读城展”系列,让学生们了解北京城的发展、中轴线的设计、四合院的特色等。例如与北京市八中、四中等学校进行共建活动。据统计,“读城展”第三期主题“探秘北京中轴线”,共展出800余天,受众人数120万,服务学校近130余所。

  其间,一方面让学生们到博物馆参观展览,结合展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完成博物馆课堂的特殊“作业”。同时举办有关活动,结合北京历史文化主题,开展摄影、绘画、征文等活动,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个人兴趣和特长,激发他(她)们学习北京历史文化的热情。

  北青报:您如何看待博物馆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为?博物馆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齐玫:“双减”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出多元化、个性化、具有创意的人才。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我认为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是“没有考试的学习”。虽然也会留作业,但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博物馆教育进课堂,在内容上需要为课堂教学输入新鲜血液,一方面结合学校课程的特点,同时主要利用博物馆馆藏文物,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以此设计课堂教学的各学科内容,包括物理、化学、数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融入课堂教学的各方面。

  而这些内容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在课堂、可以是在博物馆、可以是在相关的场所,体现与学习内容密切结合的多样选择,重视互动性和生动体验,学生们可以在快乐中学习。

  从学习时间上看,据我了解,目前学生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到博物馆来学习,大多还没有形成系统化和经常化的校外课程。我认为,博物馆实际非常愿意和学校进行合作,开展相关项目的开发,为学生享受博物馆学习的乐趣,提供到位的帮助。而且,不仅仅是博物馆,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学校进行互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