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开讲了
时间:2021-12-10 09:37:35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星空浩瀚无垠,探索永无止境。昨天下午,在距离地面400公里外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开...
星空浩瀚无垠,探索永无止境。昨天下午,在距离地面400公里外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开启“天宫课堂”。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课堂,全国6000万中小学生一起观看了这场激动人心的课程直播。我市多所中小学在课程开始前,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科普教育。
“同学们,大家知道中国空间站的位置在哪里吗?”昨天下午,“天宫课堂”开课前,天津科技馆天文教师宋媛媛走进河西区平山道小学,为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太空科普教育。她利用三球仪模型帮助学生们建立起空间概念,随后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的运动轨迹。
同一时间,在天津市第十四中学的数字图书馆里,物理老师魏征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地面上的浮力实验。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沉入水中和漂浮于水上物体的重量。
15时40分,“天宫课堂”正式开讲。太空细胞学研究、太空转身、浮力消失、水膜张力、水球光学、泡腾片等一个个特殊的太空实验在三位“太空教师”的联袂操作下,接连“上演”。
在校园中,观看着直播,学生们也跟着“太空教师”做着相应的地面实验。
看到自己的乒乓球浮在杯子的水面上,太空中的乒乓球沉到了水中,和平区鞍山道小学五年级学生曲凌菲惊喜地说:“快看快看,空间站内的浮力消失了!”
看到王亚平在水膜上贴上和女儿一起做的折纸花,北辰区安光小学六年级学生李佳玉羡慕地说:“真希望下一次,航天员老师能把我为他们折的千纸鹤带到太空中。”
看到水膜张力实验中,王亚平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叶光富在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图像,天津市第七中学初二学生翟思乔兴奋地表示:“这样的凸透镜真的太神奇了!”
看到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后,水球变成了气泡球,好似蔚蓝色的地球,天津中学观看现场,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这是充满神奇的课堂,学生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一颗颗科学的种子已经播撒在了他们的心里。
这也是一堂思政大课。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和8年前一样,这堂课的讲授者依然有王亚平老师。但和8年前不同的是,这堂课的讲台设在了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内。听课中,学生们一次次伸出大拇指,一次次举起手中的小国旗,表达着中国青少年的自豪。
8年前,神舟十号乘组的三位航天员走进天津市第十四中学,为全校师生进行科普讲座。“‘要想飞上太空就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再苦再难,我们都会努力’,当年王亚平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学校科技辅导员马荣华感触颇深。
在过去的8年中,十四中学开展了机器人社团、无人机课程、高中科创社、航空原理与模型制作等一系列科技精品活动。“学生们对科技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祖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激励着同学们勇攀学业高峰。”马荣华说。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课堂,全国6000万中小学生一起观看了这场激动人心的课程直播。我市多所中小学在课程开始前,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科普教育。
“同学们,大家知道中国空间站的位置在哪里吗?”昨天下午,“天宫课堂”开课前,天津科技馆天文教师宋媛媛走进河西区平山道小学,为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太空科普教育。她利用三球仪模型帮助学生们建立起空间概念,随后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的运动轨迹。
同一时间,在天津市第十四中学的数字图书馆里,物理老师魏征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地面上的浮力实验。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沉入水中和漂浮于水上物体的重量。
15时40分,“天宫课堂”正式开讲。太空细胞学研究、太空转身、浮力消失、水膜张力、水球光学、泡腾片等一个个特殊的太空实验在三位“太空教师”的联袂操作下,接连“上演”。
在校园中,观看着直播,学生们也跟着“太空教师”做着相应的地面实验。
看到自己的乒乓球浮在杯子的水面上,太空中的乒乓球沉到了水中,和平区鞍山道小学五年级学生曲凌菲惊喜地说:“快看快看,空间站内的浮力消失了!”
看到王亚平在水膜上贴上和女儿一起做的折纸花,北辰区安光小学六年级学生李佳玉羡慕地说:“真希望下一次,航天员老师能把我为他们折的千纸鹤带到太空中。”
看到水膜张力实验中,王亚平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叶光富在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图像,天津市第七中学初二学生翟思乔兴奋地表示:“这样的凸透镜真的太神奇了!”
看到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后,水球变成了气泡球,好似蔚蓝色的地球,天津中学观看现场,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这是充满神奇的课堂,学生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一颗颗科学的种子已经播撒在了他们的心里。
这也是一堂思政大课。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和8年前一样,这堂课的讲授者依然有王亚平老师。但和8年前不同的是,这堂课的讲台设在了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内。听课中,学生们一次次伸出大拇指,一次次举起手中的小国旗,表达着中国青少年的自豪。
8年前,神舟十号乘组的三位航天员走进天津市第十四中学,为全校师生进行科普讲座。“‘要想飞上太空就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再苦再难,我们都会努力’,当年王亚平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学校科技辅导员马荣华感触颇深。
在过去的8年中,十四中学开展了机器人社团、无人机课程、高中科创社、航空原理与模型制作等一系列科技精品活动。“学生们对科技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祖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激励着同学们勇攀学业高峰。”马荣华说。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