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科考有多危险?安全意识比急救知识更重要
时间:2021-11-24 09:36:59 来源:新京报
[导读]近日,云南哀牢山4名失联地质队员遇难的消息,再度引起公众对野外科考的关注。 天气突变、野兽袭击、自然灾害……在野外,科考队员面临...
近日,云南哀牢山4名失联地质队员遇难的消息,再度引起公众对野外科考的关注。
天气突变、野兽袭击、自然灾害……在野外,科考队员面临着数不清的风险。多位长期从事野外科考的专家与新京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关注1
“同行遇险并不少见” 危险如影随形
近年来,野外科考队员受伤甚至遇难的新闻并不罕见。2018年7月,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在新疆开展野外地质考察,突遇泥石流灾害遇难。2012年,中科院寒旱所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因意外事故遇难。去年,一名雪豹调查组成员在甘肃省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生意外,造成身体多处受伤无法行动,后被直升机救助。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顾垒曾长期在青海、西藏进行植物学研究,他表示,野外科考确实是项高风险的工作,可能遇到的危险包括地质灾害、天气变化、遭遇危险野生动物、从高处坠落、迷路、饥饿、高寒缺氧、交通事故等。
危险如影随形。2001年,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博士生在野外考察遇害,据当时媒体报道,其寄存在旅行公寓的现金和相机不知所终。顾垒说,此前为了节省开支,经常有人单独去野外调查,结果发生意外,目前很多长途调查都要求至少两个人参与。
“同行遇险的例子并不少见:被蛇、蚂蟥、蜱虫咬导致生病住院的、从高处坠落严重受伤甚至死亡的……”顾垒曾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读植物学博士,他回忆,当时植物园有位做木兰科植物研究的老师,在云南研究华盖木时从树上坠落遇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赵国春跑野外有三十多年了。2015年,他在江西进行野外考察,在陡壁下观察石头时,一大片石头从山顶滚落,险些砸中他。而他的一名研究生,几年前在铜陵考察时被落石砸伤。
赵国春说,地质考察往往要攀无路之山。“一些陡壁边缘上生长着花草植被,要注意防滑,千万不能掉下去。”1988年,他在河南嵩山进行野外考察,一名学生没留神滑下了陡壁,“还好被树挡住了,不然就是粉身碎骨。”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旺还曾遭遇野生动物。“那次,我在美国出野外,发现200米外有一只郊狼。我那时灵光一闪,喊了一声,它停下来观察了半天,调转方向走掉了。”
关注2
在大自然面前 人永远都是新手
意外屡屡发生,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参与野外考察的科研人员所重视。
顾垒表示,科研人员首先要对目的地有大致了解,比如地质条件、天气状况等,同时要带够合适的衣物和户外装备,“带双好的高帮鞋可以防止崴脚,带足御寒的衣物就不会失温。”他说,如果目的地经常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就要尽量避免雨季出行。山里的河流经常因为上游降水无征兆暴发洪水,尽量不要在河谷里走。攀爬要防范坠落风险,带好绳索和安全带。
赵国春也认为,要根据当地的季节和地貌提前防备,比如喀斯特地貌地区可能出现塌陷,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有时候会发生雪崩,秋冬季到北方林区要防范火灾,夏天则要防范雷电。“真遇到这些情况时,要知道如何避险。”他指出,急救包等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科研人员切勿怕负担重而忽略了这些物品。
经常去野外寻找恐龙化石的古生物学者邢立达提醒,野外科考时间越短,越容易对装备掉以轻心。他在微博科普称,装备应该包括3大运营商SIM卡和2个手机、打火机、打火棒(备用)、蚊虫蛇药、发烧感冒拉肚子药、止血条、净水片、高热量食品、2支手电、军刀、开山刀、罗盘、北斗卫星跟踪系统、哨子等。“二人同行原则要牢记,出事的往往都是老手,在大自然面前,人永远都是新手。不管干什么,哪怕上厕所,都要二人同行,万一有事情,还可以及时求助、互相帮助。”
李春旺认为,三个人结伴同行最合适。“我们学生分组必须三个人以上一组。如果一个人在山上脚崴了,两个同伴可以把他抬下来,或者一个人看护他,一个人下山求救。”同时,首次去陌生的地方,最好有当地向导陪伴,因为一些细微的地形地貌地图无法显示。同时,他建议事先下载高分辨率地图,以免遇到野外没有信号的情况。
森林草原中的动物和昆虫也需防范。顾垒提醒,脚踝、袖口、领口等蜱虫可能会爬进的地方要提前包好。他说,东北是森林脑炎高发的地方,被蜱虫咬了容易患病,到这些地方野外科考可能还需提前注射疫苗。
遇到野兽怎么办?李春旺说,听到风吹草动一定要警觉,尽量不要和野生动物有正面冲突。在视野开阔的地方看到动物,要发出一点响动,野生动物知道远处有人,会尽量回避。“迎面碰上是很糟糕的情况,它避不开你,你也避不开它。”
关注3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分享经验
掌握急救知识,可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毕竟“随队医生”非常奢侈,绝大多数的科考不会有这种“配置”。顾垒称,这几年,国内野外科考培训日渐增多,而在早些年,“大家全凭经验和运气”。
另外,多位专家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比急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前树立安全意识。“野外科考和生产安全是一个道理,要随时强调。包括我在内,我觉得整个行业在安全意识方面都仍需加强。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都出过这么多次野外了’,确实会有麻痹大意的心理。”顾垒坦言。
李春旺觉得,现在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满腔热情喜欢跑野外,带着强烈的浪漫色彩。“事实上,出野外做科研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他说,他们的研究组中有本野外安全手册,出野外前,所有人会坐在一起进行安全教育。“大家读完之后签个字或者讨论一下,老师也会提提问题,确保落实安全教育。”
顾垒认为,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定期对员工开展安全培训,一方面是意识的,一方面是方法的。“很多人以前根本不知道出野外应该做什么,我们的经验是自己慢慢积累起来的。现在回想起来,只能说那时候命大,没遇到真正的危险。”他说,随着新成员不断加入,有经验的成员应该将经验分享给大家。
关注4
应提高卫星电话普及度
随着红外相机、热成像仪等设备的普及,科技手段未来能否逐步替代人工完成野外考察?几位专家均表示,科研人员的经验无法用科技手段替代。
李春旺指出,寻找野生动物的蛛丝马迹,很难用无人机实现。“无人机飞到茂密的森林上空,向下什么都看不见。热成像拍到的只是动物轮廓,具体是什么动物并不知道。同样,红外相机也需要人放置到森林中。”
顾垒表示,大尺度的植被研究可以用遥感数据来做,但看某个地方的森林到底长得怎么样,还是得实地去核查。赵国春称,常规地质科考采样工作目前没有应用机器人,因为机器人的智能程度、灵敏度还达不到要求。
既然野外科考是获得第一手资料不可或缺的手段,如何让科研人员更有安全保障?
顾垒称,目前,野外科考需要长时间在无人区工作才会配备卫星电话。他建议提高卫星电话普及度,同时形成报备制度,让科考队员定期汇报自己的位置。
顾垒认为,在野外求生方面,户外运动界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多和他们沟通。”
天气突变、野兽袭击、自然灾害……在野外,科考队员面临着数不清的风险。多位长期从事野外科考的专家与新京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关注1
“同行遇险并不少见” 危险如影随形
近年来,野外科考队员受伤甚至遇难的新闻并不罕见。2018年7月,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在新疆开展野外地质考察,突遇泥石流灾害遇难。2012年,中科院寒旱所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因意外事故遇难。去年,一名雪豹调查组成员在甘肃省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生意外,造成身体多处受伤无法行动,后被直升机救助。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顾垒曾长期在青海、西藏进行植物学研究,他表示,野外科考确实是项高风险的工作,可能遇到的危险包括地质灾害、天气变化、遭遇危险野生动物、从高处坠落、迷路、饥饿、高寒缺氧、交通事故等。
危险如影随形。2001年,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博士生在野外考察遇害,据当时媒体报道,其寄存在旅行公寓的现金和相机不知所终。顾垒说,此前为了节省开支,经常有人单独去野外调查,结果发生意外,目前很多长途调查都要求至少两个人参与。
“同行遇险的例子并不少见:被蛇、蚂蟥、蜱虫咬导致生病住院的、从高处坠落严重受伤甚至死亡的……”顾垒曾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读植物学博士,他回忆,当时植物园有位做木兰科植物研究的老师,在云南研究华盖木时从树上坠落遇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赵国春跑野外有三十多年了。2015年,他在江西进行野外考察,在陡壁下观察石头时,一大片石头从山顶滚落,险些砸中他。而他的一名研究生,几年前在铜陵考察时被落石砸伤。
赵国春说,地质考察往往要攀无路之山。“一些陡壁边缘上生长着花草植被,要注意防滑,千万不能掉下去。”1988年,他在河南嵩山进行野外考察,一名学生没留神滑下了陡壁,“还好被树挡住了,不然就是粉身碎骨。”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旺还曾遭遇野生动物。“那次,我在美国出野外,发现200米外有一只郊狼。我那时灵光一闪,喊了一声,它停下来观察了半天,调转方向走掉了。”
关注2
在大自然面前 人永远都是新手
意外屡屡发生,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参与野外考察的科研人员所重视。
顾垒表示,科研人员首先要对目的地有大致了解,比如地质条件、天气状况等,同时要带够合适的衣物和户外装备,“带双好的高帮鞋可以防止崴脚,带足御寒的衣物就不会失温。”他说,如果目的地经常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就要尽量避免雨季出行。山里的河流经常因为上游降水无征兆暴发洪水,尽量不要在河谷里走。攀爬要防范坠落风险,带好绳索和安全带。
赵国春也认为,要根据当地的季节和地貌提前防备,比如喀斯特地貌地区可能出现塌陷,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有时候会发生雪崩,秋冬季到北方林区要防范火灾,夏天则要防范雷电。“真遇到这些情况时,要知道如何避险。”他指出,急救包等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科研人员切勿怕负担重而忽略了这些物品。
经常去野外寻找恐龙化石的古生物学者邢立达提醒,野外科考时间越短,越容易对装备掉以轻心。他在微博科普称,装备应该包括3大运营商SIM卡和2个手机、打火机、打火棒(备用)、蚊虫蛇药、发烧感冒拉肚子药、止血条、净水片、高热量食品、2支手电、军刀、开山刀、罗盘、北斗卫星跟踪系统、哨子等。“二人同行原则要牢记,出事的往往都是老手,在大自然面前,人永远都是新手。不管干什么,哪怕上厕所,都要二人同行,万一有事情,还可以及时求助、互相帮助。”
李春旺认为,三个人结伴同行最合适。“我们学生分组必须三个人以上一组。如果一个人在山上脚崴了,两个同伴可以把他抬下来,或者一个人看护他,一个人下山求救。”同时,首次去陌生的地方,最好有当地向导陪伴,因为一些细微的地形地貌地图无法显示。同时,他建议事先下载高分辨率地图,以免遇到野外没有信号的情况。
森林草原中的动物和昆虫也需防范。顾垒提醒,脚踝、袖口、领口等蜱虫可能会爬进的地方要提前包好。他说,东北是森林脑炎高发的地方,被蜱虫咬了容易患病,到这些地方野外科考可能还需提前注射疫苗。
遇到野兽怎么办?李春旺说,听到风吹草动一定要警觉,尽量不要和野生动物有正面冲突。在视野开阔的地方看到动物,要发出一点响动,野生动物知道远处有人,会尽量回避。“迎面碰上是很糟糕的情况,它避不开你,你也避不开它。”
关注3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分享经验
掌握急救知识,可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毕竟“随队医生”非常奢侈,绝大多数的科考不会有这种“配置”。顾垒称,这几年,国内野外科考培训日渐增多,而在早些年,“大家全凭经验和运气”。
另外,多位专家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比急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前树立安全意识。“野外科考和生产安全是一个道理,要随时强调。包括我在内,我觉得整个行业在安全意识方面都仍需加强。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都出过这么多次野外了’,确实会有麻痹大意的心理。”顾垒坦言。
李春旺觉得,现在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满腔热情喜欢跑野外,带着强烈的浪漫色彩。“事实上,出野外做科研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他说,他们的研究组中有本野外安全手册,出野外前,所有人会坐在一起进行安全教育。“大家读完之后签个字或者讨论一下,老师也会提提问题,确保落实安全教育。”
顾垒认为,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定期对员工开展安全培训,一方面是意识的,一方面是方法的。“很多人以前根本不知道出野外应该做什么,我们的经验是自己慢慢积累起来的。现在回想起来,只能说那时候命大,没遇到真正的危险。”他说,随着新成员不断加入,有经验的成员应该将经验分享给大家。
关注4
应提高卫星电话普及度
随着红外相机、热成像仪等设备的普及,科技手段未来能否逐步替代人工完成野外考察?几位专家均表示,科研人员的经验无法用科技手段替代。
李春旺指出,寻找野生动物的蛛丝马迹,很难用无人机实现。“无人机飞到茂密的森林上空,向下什么都看不见。热成像拍到的只是动物轮廓,具体是什么动物并不知道。同样,红外相机也需要人放置到森林中。”
顾垒表示,大尺度的植被研究可以用遥感数据来做,但看某个地方的森林到底长得怎么样,还是得实地去核查。赵国春称,常规地质科考采样工作目前没有应用机器人,因为机器人的智能程度、灵敏度还达不到要求。
既然野外科考是获得第一手资料不可或缺的手段,如何让科研人员更有安全保障?
顾垒称,目前,野外科考需要长时间在无人区工作才会配备卫星电话。他建议提高卫星电话普及度,同时形成报备制度,让科考队员定期汇报自己的位置。
顾垒认为,在野外求生方面,户外运动界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多和他们沟通。”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