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皮肤 > 正文


专家提醒市民长假出游小心蚊虫上身

时间:2021-09-28 09:27:16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近日,我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外科急诊在夜里11点接连接诊了两例被蜱虫叮咬的老人。两位老人家住我市红桥区,70岁的王大爷给家里的小羊喂

近日,我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外科急诊在夜里11点接连接诊了两例被蜱虫叮咬的老人。两位老人家住我市红桥区,70岁的王大爷给家里的小羊喂完草进屋洗澡后,孩子发现他右侧大腿根后面附着着一只硬壳大虫子。孩子的第一反应是蜱虫钻进裤角爬上了大腿,他们用高度白酒捂住蜱虫,立刻将老人送到医院。60岁的张大爷则是遛弯回家后,洗完澡准备就寝时,老伴儿发现他右侧膝盖腘窝处有一个小虫子,老人也怀疑是蜱虫,就赶紧来到医院。

  该院外科急诊医师赵亮工作了十多年,上一次处理蜱虫还是刚工作时,没想到第二次竟然同时遇到两位病人。两位老人身上的虫子的确是蜱虫。王大爷身上的蜱虫已经吸饱了血,个头很大。赵亮取出蜱虫后,还为老人做了局部切除的小手术,以防毒液弥散。张大爷的治疗相对简单,取出蜱虫回家观察即可。

  赵亮表示,蜱虫是可以危及被叮咬者生命的寄生虫。由于以往的健康宣传,市民对蜱虫都有一些认知,这次两位病人的家属预处理正确,到医院非常及时。国庆长假将至,到山区、草原、森林和公园湿地游玩,要警惕和预防蜱虫叮咬,尽量避免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蜱虫叮咬皮肤时不可强行拔除,可用乙醚或局麻药涂在蜱头部,等到自行松口后用镊子轻轻拉出并消毒伤口,若口器残存需局麻后手术取出;一旦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蜱咬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另外,由于我市较少出现蜱虫叮咬病例,很多医院没有接收过此类病例。目前,我市明确表示可以收治蜱虫叮咬病人的医院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院(长征医院)等四家医院。

  蜱虫可携带病毒细菌

  被咬不一定都得病

  “蜱虫俗称的壁虱、牛鳖子、狗豆子,在我市也较为常见。”赵亮说。蜱虫隶属于吸血节肢动物,分软蜱和硬蜱两种。最常见的蜱虫是椭圆型、背部隆起且壳质化的硬蜱,头部有很多须肢,灰褐色和红褐色的居多。蜱虫以吸食血液为生,没有吸血时只有米粒大小,但吸饱血后如指甲盖大,是人兽共宿的寄生虫。蜱虫叮咬人时会将头部扎入皮肤吸血,同时分泌出一种麻醉物质,不易察觉,不像蚊子叮咬时会有一点刺痛感。蜱虫吸食大量血液可导致皮肤溃疡、过敏、发炎,但蜱虫真正令人感到可怕的它是许多重要病原如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和原虫等的传播媒介,人莱姆病、人巴贝虫病、无形体病和森林脑炎等多种疾病都是由蜱虫作为媒介传播开的。与蜱虫叮咬的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这些疾病。

  另外,蜱虫还可能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急性发热,体温一般在 38℃以上,少数危重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当然,并不是所有蜱虫都携带病原,也不是被蜱虫叮咬后就一定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目前在我市尚未出现过因蜱虫叮咬而引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市民无须恐慌。

  蜱虫进皮肤别强行牵出

  酒精擦烟头烫自行退出

  万一被蜱虫叮咬,该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呢? 赵亮说,一旦被蜱虫叮咬,不方便就医时可自行处理,发现蜱虫附着在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或已被叮咬、钻入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可将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也可以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人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虫时要注意避免烫伤自己。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生拉硬拽钻进皮肤的蜱虫,很容易将蜱虫的头残留在皮内。而且蜱虫口器里含有神经毒素,虫子受到刺激后会分泌毒素,轻者会导致剧烈瘙痒、发热,严重的可以导致抽搐、昏迷。

  如果方便就医,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被蜱虫叮咬之后2至28天内,如发现身体任何不适,如发热、乏力等,要及时就医。

  山林草地旅行穿长衣长裤

  蚊虫叮咬掌握处理方法

  蜱虫经常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 或寄宿于动物皮毛间,所以草地、 树林和狗的身上都是常见蜱虫的地方。市区最需警惕的是宠物在草地活动后将蜱虫带入家庭。赵亮提醒市民,有效预防蜱虫叮咬,首先,要消灭家畜或者家里宠物体表和畜舍中的蜱虫。驱蚊剂可以安全有效地驱除蜱虫,适合家用;室外可用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剂,但要注意安全;住房要通风干燥,以消灭蜱的孳生场所;出门遛猫遛狗回来,也要及时仔细检查小动物身上是否叮有蜱虫。

  其次,长假期间到山林、 草原避暑游玩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去尚未开发的风景区以及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不要在草地里长时间坐卧。野外游玩要穿长袖衣衫,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便于查找有无蜱虫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虫不易黏附;皮肤表面涂搽花露水、清凉油等可有效预防蜱虫叮咬。外出归来时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回家;每天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相互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虫叮入或爬上,发现蜱虫后立即清除。

  另外,市民出游时不仅要防蜱虫,也要预防蚊子、蜜蜂等蚊虫叮咬。秋季蚊虫叮咬会引发皮肤病,如虫咬皮炎、丘疹样荨麻疹、多形红斑。一旦经蚊虫叮咬后,应避免抓挠,可以抹一些肥皂、氨水等碱性物质,也可以用热毛巾敷一会儿。如果皮肤被抓破,不要涂抹花露水、驱蚊液等用品,谨防过敏。有些人对蚊虫叮咬的反应比较强烈,咬出来的包特别大,而且硬邦邦的,如果出现严重红肿、发热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蚊虫叮咬可以提前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当使用遮光剂或防晒用品时,先涂抹遮光剂或防晒用品,然后再涂抹驱避剂,睡觉前应把驱避剂洗去。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秋季也是蜂类活动频繁,人们到花草树木比较茂密的地方也要注意防护,一旦被蜂蜇伤,应尽快就医,减小引起重症过敏的可能。发生蜂蜇伤后首先检查蜇伤处是否有毒刺留在体内,可用小针挑拨或胶布粘贴法取出蜂刺,但不要挤压,然后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将毒液吸出。蜜蜂蜇伤可用弱碱性溶液(如2-3%碳酸氢钠、肥皂水、淡石灰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毒素;马蜂蜇伤则需要弱酸性溶液(如醋酸等)中和,并予以止痛剂或用抗组织胺药。剧痛时及有全身症状者,应紧急于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此外,如果昆虫(蚊子、苍蝇、飞蛾、蜘蛛等)飞入或爬入耳朵内,不要用手指掏或者用挖耳勺、棉签掏,这只会让昆虫越爬越深,可试着用亮光诱出,用手电筒向耳道内照射,部分飞虫可飞出。对于不能飞出的昆虫,可将家里的食用油滴入耳朵内,将其淹死,缓解不适症状后及时去医院取出。昆虫取出后耳朵要保持干燥和清洁,不要频繁挖耳。
编辑: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