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化妆品?不存在的!
时间:2021-09-14 09:15:31 来源:经济日报
[导读]从现有标准以及技术规范来看,并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概念,也没有可食用的化妆品。一些商家打出食品级的招牌,是为了替代纯天然无添加等早...
从现有标准以及技术规范来看,并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概念,也没有“可食用”的化妆品。一些商家打出“食品级”的招牌,是为了替代“纯天然”“无添加”等早已被禁用的违法违规宣传,标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质量。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查看标签标注的内容,通过其语言环境来判断是否属于违法违规宣称。
可食用果冻口红、食品级儿童防晒霜……为了迎合消费者对健康绿色的需求,一些商家推出了“食品级”化妆品,并宣称此类化妆品安全有机、无副作用。“食品级”化妆品真的安全到可食用吗?
“从现有标准以及技术规范来看,并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概念,也没有‘可食用’的化妆品。”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督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作为一种化工产品,化妆品与食品分属于不同行业。食品的使用方式是经口摄入,并通过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协调合作来完成消化和吸收,与化妆品的使用方法、作用部位、作用机理均不相同。”该负责人表示,另外,二者所用原料的禁限用要求,产品所执行的标准、技术要求、检验标准、生产环境条件要求也不一样。
实际上,商家打出“食品级”的招牌,是为了替代“纯天然”“无添加”等早已被禁用的违法违规宣传,标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质量。
该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化妆品在一定时间内(即保质期内)保持性状稳定、不腐败、不变质,或多或少会添加水、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无化学成分添加的纯天然化妆品并不存在。
因此,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早在2010年发布的《化妆品命名指南》里就已规定“纯天然”为虚假性词意,不得在化妆品名称中使用。结合现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标签标注内容提出的禁止性要求来看,化妆品标签中“纯天然”宣称也属于违法违规宣称。
“纯天然”被明令禁止,这才有了商家自创的“食品级”化妆品的营销噱头。不法商家投机取巧,大打法律的擦边球,暗示消费者“能吃进嘴里的,用在身上更没问题”,目的只是让产品身价上涨,销量增加。
除了“食品级”“纯天然”,化妆品中典型的违法违规宣称还有“特效”“顶级”等绝对化词语、“再生”“抗疲劳”等夸大性词语,以及“抗菌”“脱敏”等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
“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应仔细查看化妆品标签标注的内容,通过其语言环境来判断是否属于上述违法违规宣称。”该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持警惕性,提高辨别能力,不要被商家的文字把戏忽悠。
据了解,在国家药监局连续两年开展的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中,化妆品非法添加禁用原料等严重违法行为属于重点打击对象。专项行动期间,各地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查处了一批化妆品重大典型案件,捣毁生产经营窝点5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涉案总金额超过20亿元。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如何判断化妆品的安全性?业内专家介绍,公众可以通过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监管APP来查询产品信息、了解化妆品知识、投诉举报。据了解,2021年5月24日,化妆品监管APP升级,增加了帮助中心、使用引导页、政策法规库、科普知识问答、调查问卷等功能。截至目前,用户下载量已突破260万。
专家提醒,消费者使用化妆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可疑化妆品,并立即清理皮肤上的残留物。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就诊时带上可疑的化妆品及外包装,以便做斑贴试验等辅助检查,同时配合医生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
可食用果冻口红、食品级儿童防晒霜……为了迎合消费者对健康绿色的需求,一些商家推出了“食品级”化妆品,并宣称此类化妆品安全有机、无副作用。“食品级”化妆品真的安全到可食用吗?
“从现有标准以及技术规范来看,并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概念,也没有‘可食用’的化妆品。”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督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作为一种化工产品,化妆品与食品分属于不同行业。食品的使用方式是经口摄入,并通过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协调合作来完成消化和吸收,与化妆品的使用方法、作用部位、作用机理均不相同。”该负责人表示,另外,二者所用原料的禁限用要求,产品所执行的标准、技术要求、检验标准、生产环境条件要求也不一样。
实际上,商家打出“食品级”的招牌,是为了替代“纯天然”“无添加”等早已被禁用的违法违规宣传,标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质量。
该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化妆品在一定时间内(即保质期内)保持性状稳定、不腐败、不变质,或多或少会添加水、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无化学成分添加的纯天然化妆品并不存在。
因此,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早在2010年发布的《化妆品命名指南》里就已规定“纯天然”为虚假性词意,不得在化妆品名称中使用。结合现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标签标注内容提出的禁止性要求来看,化妆品标签中“纯天然”宣称也属于违法违规宣称。
“纯天然”被明令禁止,这才有了商家自创的“食品级”化妆品的营销噱头。不法商家投机取巧,大打法律的擦边球,暗示消费者“能吃进嘴里的,用在身上更没问题”,目的只是让产品身价上涨,销量增加。
除了“食品级”“纯天然”,化妆品中典型的违法违规宣称还有“特效”“顶级”等绝对化词语、“再生”“抗疲劳”等夸大性词语,以及“抗菌”“脱敏”等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
“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应仔细查看化妆品标签标注的内容,通过其语言环境来判断是否属于上述违法违规宣称。”该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持警惕性,提高辨别能力,不要被商家的文字把戏忽悠。
据了解,在国家药监局连续两年开展的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中,化妆品非法添加禁用原料等严重违法行为属于重点打击对象。专项行动期间,各地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查处了一批化妆品重大典型案件,捣毁生产经营窝点5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涉案总金额超过20亿元。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如何判断化妆品的安全性?业内专家介绍,公众可以通过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监管APP来查询产品信息、了解化妆品知识、投诉举报。据了解,2021年5月24日,化妆品监管APP升级,增加了帮助中心、使用引导页、政策法规库、科普知识问答、调查问卷等功能。截至目前,用户下载量已突破260万。
专家提醒,消费者使用化妆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可疑化妆品,并立即清理皮肤上的残留物。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就诊时带上可疑的化妆品及外包装,以便做斑贴试验等辅助检查,同时配合医生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