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成长
时间:2021-08-24 09:00:22 来源:光明日报
[导读]近日,家庭教育法草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进行了二次审议。草案建议将家庭教育这一概念表述修改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
近日,家庭教育法草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进行了二次审议。草案建议将“家庭教育”这一概念表述修改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知识技能、文化修养、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并拟将家庭教育法的名称改为家庭教育促进法。促进家庭教育的提出,使我们联想到“原生家庭”这一概念。所谓原生家庭,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近年来,“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人的成长”“原生家庭的影响力有多大”等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热度常年居高不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和心理研究领域围绕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了解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对家长成为合格的第一任老师意义重大。
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由父母的态度决定
家庭养育方式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学会的是指责;生活在敌意之中,学会的是打架;生活在嘲笑之中,学会的是害羞;生活在羞辱之中,学会的是内疚;生活在宽容之中,学会的是大度;生活在赞扬之中,学会的是自信;生活在公平之中,学会的是正义;生活在安全之中,学会的是信任;生活在赞许之中,学会的是自爱;生活在相互承认和友好之中,学会的是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指出,“父母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态度,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传统养育观念,钱志亮认为,“这种环境下教育大的孩子,由于总是在被专制,就会自卑,懦弱、冷漠、消极,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敌意或者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的行为。父母原以为棍棒下面能出孝子,最终会发现: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
苏珊·福沃德则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里强调父母情绪的重要性,许多父母往往自己在保持稳定的情绪或健康的心态方面存在着(或者存在过)极大的障碍。
这一点于纯深有体会,她儿子刚满8岁,她发现,当她自己处于很浮躁的、喜欢给孩子打鸡血的状态时,孩子往往也很浮躁,并且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的耐受力比较低,孩子的心情波动明显增大。这让她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情绪稳定至关重要。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说,父母通过“言传、身教、身份认同”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教育子女什么是“正确”的言行方式。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父母会对他们的某些言行大加鼓励,而对其他言行进行抵制。这就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取悦父母,如何避免令父母失望,并学会对父母的话全盘照办。
很多时候,不取悦父母被父母视为一种不正确的行为。比如父母时常让孩子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节目,实际上是为了炫耀,让自己“有面子”。如果孩子不愿意表演就会被指责为“不听话”“不大方”,让父母觉得颜面尽失。长此以往,为了取悦父母,很多孩子便会硬着头皮表演,最终获得满足感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孩子性格的养成,不论积极还是消极的一面,都会受到父母教育的直接影响,不仅包括良好的日常习惯、组织性思维方式、知足常乐的心态,也包括那些不良的习惯和态度。如果孩子因为父母的行为受到伤害,那么这种伤害会成为孩子的一部分。反之同理:如果父母冷静达观、精神健康,那么这些积极因素也会传递给孩子。
原生家庭中的无奈要用对话和理解来面对
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影响极大。父母在孩子心里种下的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孩子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乐瑶来自西南的一个小乡村,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母亲在家里做小买卖补贴家用,父亲则外出务工,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因此家中的重担都由母亲一人承担。乐瑶的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还伴有一定的家暴倾向。“他别回家是最好的”,乐瑶说,她在家里并没有感受过多少温暖,有的多是无奈、恐慌以及压抑。原生家庭让她“有了极度渴望自由和阳光的心”。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表示:“在社会学上,原生家庭是父母的家庭。父母的家庭给孩子最重要的是‘社会化’。父母其实是把他们年轻时代所认可的一套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传给孩子。原生家庭本身给孩子的社会化是带有时代烙印的,是父母把当时所认可的体系给到孩子。在我们的研究里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大部分时候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认为“合情合理”的言语已经不适合说给孩子听,他们认为“理所应当”的行为已经不适合让孩子继续遵从。“比如父母觉得女性要保持矜持不要那么主动,这些都是我们父母所认为的当时的好的理念。而把它放到今天的家庭里、放到今天的两性关系里很可能就不适用了。所以不是因为父母有问题,也不是说父母不爱你,恰恰是因为父母本身受到他们经历的时代限制,给了你这样一个概念。”沈奕斐说。
乐瑶想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但许多中国父母却认为无论如何都要把家庭维持下去。“我们都是为了你好”“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离婚了”,这些是他们常说的话,他们没有注意到,在这样的潜台词中,孩子承受了来自父母婚姻不和谐的巨大压力,这带来的可能性后果就是这些孩子一生都在察言观色、谨言慎行,难以建立完整的自我价值感。
在沈奕斐看来,原生家庭有点问题也是正常的。她在研究中曾遇到一个案例,这个孩子一直觉得父母特别忽视他,尤其他的妈妈,从来没有关心过他今天在学校是否高兴,从来没有心思听他分享自己在学校里的事情。实际上,孩子妈妈也是没有办法,她和孩子爸爸工作很忙,为了应付工作就已经精疲力尽,回到家里真的没有心思去关注孩子敏锐、细腻的情感问题。
所以“父母也有父母的无奈,他们有现实的生存问题,他们也受自己家庭和时代的影响。”沈奕斐说。
这也提示我们,在家庭建设中,父母与子女间平等对话、互相交流的重要。也许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去理解父母的辛劳,但让父母子女间养成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相互之间对话和理解的习惯,无疑是家庭和谐的重要一步。
尊重孩子,制定合适的教养计划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是心理特征由父母向子女传递的真实体现。所以,养育方式,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钱志亮认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孩子,家长在管教的时候,要注意场合、态度、内容和方式方法。比如不要在饭桌上训孩子,不要在人多时揭孩子的短,数落孩子,因为场合不对。让孩子无条件认同父母的话,很容易加剧亲子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十二岁以后,有些事情要跟孩子商量着来。应该跟孩子平等地坐下来谈,而不是训斥、责骂、讽刺。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把孩子全盘否定。另外还需要言传身教,需要通过营造环境去引领孩子更好地成长。
苏珊·福沃德罗列出称职的父母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他们必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他们必须满足孩子对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的需求;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感情上的伤害;他们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苏彦捷认为,要让原生家庭具有积极的影响,对父母来说可以从教养实践入手,“父母的教养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更多地接近一种本能,即我们的父母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会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进行代际传递与传承。这应该说是一种相当省心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为人父母的年轻一代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养知识,会更多地学习和了解个体的发展规律与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已经有了天性教养方面的意识,并且不断实践着‘学术为尊、按书索骥’的教养实践。”
“第三个层次应该更进一步,除了阅读专业书籍、了解个体发展的相关知识外,父母更应好好‘读读’自己的孩子。尊重个体差异,制定出更合适的教养计划。这个层次对父母的要求很高:孩子是某一类中特定的那个,作为一类个体的特点在发展心理学上通常有所总结,可特定的这个孩子需要我们花时间去观察,要不断地尝试,探索出适宜的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和方法。”苏彦捷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和心理研究领域围绕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了解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对家长成为合格的第一任老师意义重大。
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由父母的态度决定
家庭养育方式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学会的是指责;生活在敌意之中,学会的是打架;生活在嘲笑之中,学会的是害羞;生活在羞辱之中,学会的是内疚;生活在宽容之中,学会的是大度;生活在赞扬之中,学会的是自信;生活在公平之中,学会的是正义;生活在安全之中,学会的是信任;生活在赞许之中,学会的是自爱;生活在相互承认和友好之中,学会的是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指出,“父母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态度,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传统养育观念,钱志亮认为,“这种环境下教育大的孩子,由于总是在被专制,就会自卑,懦弱、冷漠、消极,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敌意或者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的行为。父母原以为棍棒下面能出孝子,最终会发现: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
苏珊·福沃德则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里强调父母情绪的重要性,许多父母往往自己在保持稳定的情绪或健康的心态方面存在着(或者存在过)极大的障碍。
这一点于纯深有体会,她儿子刚满8岁,她发现,当她自己处于很浮躁的、喜欢给孩子打鸡血的状态时,孩子往往也很浮躁,并且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的耐受力比较低,孩子的心情波动明显增大。这让她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情绪稳定至关重要。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说,父母通过“言传、身教、身份认同”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教育子女什么是“正确”的言行方式。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父母会对他们的某些言行大加鼓励,而对其他言行进行抵制。这就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取悦父母,如何避免令父母失望,并学会对父母的话全盘照办。
很多时候,不取悦父母被父母视为一种不正确的行为。比如父母时常让孩子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节目,实际上是为了炫耀,让自己“有面子”。如果孩子不愿意表演就会被指责为“不听话”“不大方”,让父母觉得颜面尽失。长此以往,为了取悦父母,很多孩子便会硬着头皮表演,最终获得满足感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孩子性格的养成,不论积极还是消极的一面,都会受到父母教育的直接影响,不仅包括良好的日常习惯、组织性思维方式、知足常乐的心态,也包括那些不良的习惯和态度。如果孩子因为父母的行为受到伤害,那么这种伤害会成为孩子的一部分。反之同理:如果父母冷静达观、精神健康,那么这些积极因素也会传递给孩子。
原生家庭中的无奈要用对话和理解来面对
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影响极大。父母在孩子心里种下的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孩子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乐瑶来自西南的一个小乡村,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母亲在家里做小买卖补贴家用,父亲则外出务工,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因此家中的重担都由母亲一人承担。乐瑶的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还伴有一定的家暴倾向。“他别回家是最好的”,乐瑶说,她在家里并没有感受过多少温暖,有的多是无奈、恐慌以及压抑。原生家庭让她“有了极度渴望自由和阳光的心”。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表示:“在社会学上,原生家庭是父母的家庭。父母的家庭给孩子最重要的是‘社会化’。父母其实是把他们年轻时代所认可的一套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传给孩子。原生家庭本身给孩子的社会化是带有时代烙印的,是父母把当时所认可的体系给到孩子。在我们的研究里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大部分时候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认为“合情合理”的言语已经不适合说给孩子听,他们认为“理所应当”的行为已经不适合让孩子继续遵从。“比如父母觉得女性要保持矜持不要那么主动,这些都是我们父母所认为的当时的好的理念。而把它放到今天的家庭里、放到今天的两性关系里很可能就不适用了。所以不是因为父母有问题,也不是说父母不爱你,恰恰是因为父母本身受到他们经历的时代限制,给了你这样一个概念。”沈奕斐说。
乐瑶想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但许多中国父母却认为无论如何都要把家庭维持下去。“我们都是为了你好”“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离婚了”,这些是他们常说的话,他们没有注意到,在这样的潜台词中,孩子承受了来自父母婚姻不和谐的巨大压力,这带来的可能性后果就是这些孩子一生都在察言观色、谨言慎行,难以建立完整的自我价值感。
在沈奕斐看来,原生家庭有点问题也是正常的。她在研究中曾遇到一个案例,这个孩子一直觉得父母特别忽视他,尤其他的妈妈,从来没有关心过他今天在学校是否高兴,从来没有心思听他分享自己在学校里的事情。实际上,孩子妈妈也是没有办法,她和孩子爸爸工作很忙,为了应付工作就已经精疲力尽,回到家里真的没有心思去关注孩子敏锐、细腻的情感问题。
所以“父母也有父母的无奈,他们有现实的生存问题,他们也受自己家庭和时代的影响。”沈奕斐说。
这也提示我们,在家庭建设中,父母与子女间平等对话、互相交流的重要。也许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去理解父母的辛劳,但让父母子女间养成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相互之间对话和理解的习惯,无疑是家庭和谐的重要一步。
尊重孩子,制定合适的教养计划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是心理特征由父母向子女传递的真实体现。所以,养育方式,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钱志亮认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孩子,家长在管教的时候,要注意场合、态度、内容和方式方法。比如不要在饭桌上训孩子,不要在人多时揭孩子的短,数落孩子,因为场合不对。让孩子无条件认同父母的话,很容易加剧亲子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十二岁以后,有些事情要跟孩子商量着来。应该跟孩子平等地坐下来谈,而不是训斥、责骂、讽刺。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把孩子全盘否定。另外还需要言传身教,需要通过营造环境去引领孩子更好地成长。
苏珊·福沃德罗列出称职的父母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他们必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他们必须满足孩子对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的需求;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感情上的伤害;他们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苏彦捷认为,要让原生家庭具有积极的影响,对父母来说可以从教养实践入手,“父母的教养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更多地接近一种本能,即我们的父母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会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进行代际传递与传承。这应该说是一种相当省心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为人父母的年轻一代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养知识,会更多地学习和了解个体的发展规律与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已经有了天性教养方面的意识,并且不断实践着‘学术为尊、按书索骥’的教养实践。”
“第三个层次应该更进一步,除了阅读专业书籍、了解个体发展的相关知识外,父母更应好好‘读读’自己的孩子。尊重个体差异,制定出更合适的教养计划。这个层次对父母的要求很高:孩子是某一类中特定的那个,作为一类个体的特点在发展心理学上通常有所总结,可特定的这个孩子需要我们花时间去观察,要不断地尝试,探索出适宜的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和方法。”苏彦捷说。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