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打卡央美毕业展 艺术装置受损触目惊心
时间:2021-06-07 09:00:27 来源:北京日报
[导读]又是一年毕业季,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如约而至。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央美毕业展的话题播放量达1.9亿次,堪称今年夏天京城最火展览之一。记...
又是一年毕业季,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如约而至。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央美毕业展的话题播放量达1.9亿次,堪称今年夏天京城最火展览之一。记者昨天在展览现场看到,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欣赏这场“视觉盛宴”,为现场增添新鲜活力虽好,但也带来了一些不文明观展行为:直接用手触摸展品、穿着鞋随意在作品上踩踏、直接扯下展品装置……美术馆内,被抹花的油画、被拉扯变形的艺术装置随处可见,令人触目惊心。
“熊孩子”将美术馆当游乐场
在央美研究生毕业展中,有一块将近两人高的巨型彩虹“蛋糕”,鲜亮的糖果色,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凡是来观展的市民都要与“蛋糕”合影,甚至还有人伸手对作品进行搓揉、拉拽。在不到半个月的展期中,原本是一块规则长方体的“蛋糕”变得歪歪斜斜,像快要“融化”了一般。就在该作品离地面一米多高的位置,还出现了明显的凹陷,作品内部的棉花都裸露出来。一位央美学生告诉记者,有很多孩子会把制作“蛋糕”的棉花扯下来,所以在孩子手常触摸的位置形成了这道凹陷。
记者采访到了《蛋糕》的作者金宵。“作品展出第一天就被一个孩子薅下了一大块棉花。”金宵一边修复作品一边说,“这件作品花费了半年的创作时间,需要用小镊子一点点打磨才能呈现长方体的形态。看到它遭到破坏,我非常痛心,美术馆里的每件作品都是同学们的心血,希望来参展的观众能文明观展,尊重学生的毕业作品。”
在展览现场,这样的不文明现象还有很多。一组名为《一起跳舞吧》的作品,其中跳舞的“小人”由于气膜遭到破坏,难以继续展出;场馆内不少用来进行影像展示的平板电脑被观众拿来自拍、被孩子当做游戏机……展馆内,时常能见到前来修复作品的学生。
学生自发担当文明“劝导员”
展览现场,不少孩子在家长耐心的讲解下尝试了解艺术。但也有一些孩子,当他们在美术馆内大声喧哗、横冲直撞时,总不见他们的家长制止;甚至有的家长鼓励孩子去随意摆弄禁止触摸的艺术品,还在一旁为孩子录制小视频。
在一个铺设于地面的白色艺术装置上,很多小朋友穿鞋在上面蹦蹦跳跳,在装置表面留下了一个个清晰可见的黑色脚印。有学生向记者表示:“这是一个交互装置,是允许观众在上面互动的,但要求穿鞋套或脱鞋,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孩子直接穿鞋上去踩踏。”而家长们就站在这些撒欢儿的孩子面前不为所动,甚至一些家长在受到保安、志愿者劝阻时仍表示:“那么多人都踩了,我家孩子踩一下有什么关系。”
记者了解到,展览现场的乱象引发了央美学生的关注,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个约200人的文明观展志愿者群,意在引导观众文明观展。
文明观展志愿活动的组织者朱皓月向记者表示:“很多作品旁都有警戒线,周身贴满了‘请勿触摸’的提示,但仍有观众不顾劝阻。”朱皓月说,志愿者们常能看到很多小朋友试图和作品“亲密接触”,希望家长能及时引导劝阻。为了能让作品以更好的姿态被更多人看到,需要家长和展会管理方共同约束。
学会“如何观展”应是必修课
除央美毕业展,清华美院毕业展、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展、中国传媒大学视觉传达毕业展陆续开展;798艺术区、中国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等地的艺术盛宴也是一场接着一场。美术馆逐渐成为家长们遛娃的首选之地,越来越多家长带孩子领略艺术之美令人欣喜,但提升孩子们的观展文明素养,是家长们必须重视的一项必修课。
在今日美术馆等人流量较小的美术馆中,记者也见到不少孩子大声喧哗、嬉戏、用手触摸展品,甚至有孩子将展厅布展设施扯下来拿在手上玩。展馆的观影厅内,还有家长放任孩子在沙发垫上嬉戏,丝毫不顾其他观众的感受。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教授提醒家长,比“观展”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如何观展”。孩子的素质教育不是背下多少名家名篇,看过多少名画那么简单,而是要将知识转化为文明素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性。在家中备受宠溺的孩子,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也容易失控,这背后是自我约束、自主管理、与他人相处能力的缺陷。
她建议,家长们在参观展览前,应该向孩子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在观展时,需及时制止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引导孩子尊重艺术和他人,共同维护良好的观展氛围。
“熊孩子”将美术馆当游乐场
在央美研究生毕业展中,有一块将近两人高的巨型彩虹“蛋糕”,鲜亮的糖果色,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凡是来观展的市民都要与“蛋糕”合影,甚至还有人伸手对作品进行搓揉、拉拽。在不到半个月的展期中,原本是一块规则长方体的“蛋糕”变得歪歪斜斜,像快要“融化”了一般。就在该作品离地面一米多高的位置,还出现了明显的凹陷,作品内部的棉花都裸露出来。一位央美学生告诉记者,有很多孩子会把制作“蛋糕”的棉花扯下来,所以在孩子手常触摸的位置形成了这道凹陷。
记者采访到了《蛋糕》的作者金宵。“作品展出第一天就被一个孩子薅下了一大块棉花。”金宵一边修复作品一边说,“这件作品花费了半年的创作时间,需要用小镊子一点点打磨才能呈现长方体的形态。看到它遭到破坏,我非常痛心,美术馆里的每件作品都是同学们的心血,希望来参展的观众能文明观展,尊重学生的毕业作品。”
在展览现场,这样的不文明现象还有很多。一组名为《一起跳舞吧》的作品,其中跳舞的“小人”由于气膜遭到破坏,难以继续展出;场馆内不少用来进行影像展示的平板电脑被观众拿来自拍、被孩子当做游戏机……展馆内,时常能见到前来修复作品的学生。
学生自发担当文明“劝导员”
展览现场,不少孩子在家长耐心的讲解下尝试了解艺术。但也有一些孩子,当他们在美术馆内大声喧哗、横冲直撞时,总不见他们的家长制止;甚至有的家长鼓励孩子去随意摆弄禁止触摸的艺术品,还在一旁为孩子录制小视频。
在一个铺设于地面的白色艺术装置上,很多小朋友穿鞋在上面蹦蹦跳跳,在装置表面留下了一个个清晰可见的黑色脚印。有学生向记者表示:“这是一个交互装置,是允许观众在上面互动的,但要求穿鞋套或脱鞋,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孩子直接穿鞋上去踩踏。”而家长们就站在这些撒欢儿的孩子面前不为所动,甚至一些家长在受到保安、志愿者劝阻时仍表示:“那么多人都踩了,我家孩子踩一下有什么关系。”
记者了解到,展览现场的乱象引发了央美学生的关注,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个约200人的文明观展志愿者群,意在引导观众文明观展。
文明观展志愿活动的组织者朱皓月向记者表示:“很多作品旁都有警戒线,周身贴满了‘请勿触摸’的提示,但仍有观众不顾劝阻。”朱皓月说,志愿者们常能看到很多小朋友试图和作品“亲密接触”,希望家长能及时引导劝阻。为了能让作品以更好的姿态被更多人看到,需要家长和展会管理方共同约束。
学会“如何观展”应是必修课
除央美毕业展,清华美院毕业展、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展、中国传媒大学视觉传达毕业展陆续开展;798艺术区、中国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等地的艺术盛宴也是一场接着一场。美术馆逐渐成为家长们遛娃的首选之地,越来越多家长带孩子领略艺术之美令人欣喜,但提升孩子们的观展文明素养,是家长们必须重视的一项必修课。
在今日美术馆等人流量较小的美术馆中,记者也见到不少孩子大声喧哗、嬉戏、用手触摸展品,甚至有孩子将展厅布展设施扯下来拿在手上玩。展馆的观影厅内,还有家长放任孩子在沙发垫上嬉戏,丝毫不顾其他观众的感受。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教授提醒家长,比“观展”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如何观展”。孩子的素质教育不是背下多少名家名篇,看过多少名画那么简单,而是要将知识转化为文明素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性。在家中备受宠溺的孩子,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也容易失控,这背后是自我约束、自主管理、与他人相处能力的缺陷。
她建议,家长们在参观展览前,应该向孩子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在观展时,需及时制止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引导孩子尊重艺术和他人,共同维护良好的观展氛围。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