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点“碘”健康不缺“碘”
时间:2021-05-18 09:38:13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本月15日是我国第2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科学补碘,健康一生,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本周开展防治碘缺乏病宣...
本月15日是我国第2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科学补碘,健康一生”,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本周开展防治碘缺乏病宣传周活动。碘缺乏病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我国是碘缺乏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涉及地域广,威胁人口多。为普及碘缺乏防治知识,我国自1994年起设立“防治碘缺乏病日”。
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所侯常春主任医师表示,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机体摄入碘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外,碘缺乏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智力残疾。我市虽然沿海,但外环境普遍缺碘,也属于碘缺乏地区。多年来,我市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取得长足进步。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32.6%下降到2020年的2.2%,儿童尿碘中位数由1995年的96.1μg/L上升至2020年的176.1μg/L。目前我市16个区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人群总体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
侯常春提醒市民,人体不缺碘不代表不用继续补碘。我市外环境普遍缺碘的现状难以改变,加之人体不能生成碘,只能从外界摄取。如果停止碘摄入,体内储量的碘仅够维持2至3个月。因此补碘不能停,每天一点“碘”,健康不缺“碘”。我国居民碘的主要来源是碘盐、食物和饮水,多数市民仍需通过摄入适量碘盐来维持适宜碘量,孕妇、儿童除食用加碘盐外,还需要食用海带、紫菜、鱼虾蟹贝等富碘食物来补充碘营养。
碘是大脑发育的智力元素
缺碘可引发甲肿影响发育
侯常春介绍说,碘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至50毫克(平均30毫克),约为身体重量的二百万分之一,属于微量元素。它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而大脑的生长发育需要甲状腺激素的参与,因此碘是脑组织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被形象地称为“智力元素”。统计显示,在我国碘缺乏病病区出生和生活的学龄儿童智商值较非病区儿童低10至15个百分点。
“人脑有两个发育、分化的旺盛期,也是最容易遭受各种因素侵害的时期。一是在胎龄10至18周;二是出生前3个月一直到出生后3岁,这是脑发育完成的主要阶段。” 侯常春说,“胎儿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会受到阻滞,引发脑损伤。这种脑损伤即使脑发育期过后补充再多的碘也无济于事。幼儿碘缺乏则会导致体格发育落后或迟滞,如身材矮小、骨骼肌发育不良或迟滞、骨骺发育不良或闭合延迟、性发育落后或延迟,以及学习能力下降等。”另外,甲状腺肿大也是儿童和青少年碘缺乏的突出表现,女孩肿大率普遍高于男孩。补碘以后,甲状腺肿大可以恢复正常。
每天吃多少碘量因人而异
是不是缺碘要看尿碘水平
侯常春说,正常成人碘生理需要量是每人每天75微克。营养学家认为碘的膳食供给量应该多于生理需要量,适宜供给量为每人每天150微克,上限为每人每天1000微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适宜供给量为0至59个月学龄前儿童是每人每天90微克、6至12岁学龄儿童为120微克、12岁以上人群为 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250微克。目前,常用的补碘方法以食盐加碘为主,其他方式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药物及营养素补充剂、食用富碘食物等。在选择补碘方式时,首先考虑食用加碘食盐及海带、紫菜、鱼虾蟹贝等含碘丰富的食物。根据碘缺乏的程度,可以给育龄妇女、妊娠妇女和哺乳妇女等人群加服碘油丸。
“人体内80%至85%的碘从尿液排出,尿碘水平是代表前一天饮食碘摄入量的最好标志,但大多数人不需要通过个体尿碘水平检测了解自身的碘营养水平。” 侯常春说。通常卫生部门会定期开展监测工作,测定群体尿碘水平。但是,有些特殊人群需进行个体碘营养检查,如妊娠反应严重或者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因呕吐或者水肿而使盐摄入量明显下降,会导致怀孕期间碘缺乏,进而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因此需要及时了解碘营养水平;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虽然疾病本身不宜摄入过多碘,但是由于胎儿和幼儿的正常发育需要,仍然需要食用碘盐,甚至需要额外补充一些碘,这就需要及时监控体内碘水平确保母子健康。
食用碘盐补碘最安全有效
居民购买食盐有三点注意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除上海外,30个省(区、市)都有碘缺乏病流行,城市和农村都有分布。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自然环境缺碘又是长期存在的,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的原则。食盐加碘是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食盐加碘政策,至少97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支持食盐加碘。1995年我国全面普及食盐加碘措施,仅用了5年的时间,使90%以上的人口摆脱碘缺乏的危害,8至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由20.4%下降到2.5%。2012年我国新修订的《食用盐碘含量》国家标准规定:每公斤食用盐产品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毫克至30毫克。
侯常春建议居民在选购和食用碘盐时要注意,第一,居民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购买时要辨认清楚。第二,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可购买小包装碘盐,做到随用随买。第三,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未加碘盐销量有所上升,还有人认为甲状腺疾病与碘盐有关,从而选择放弃碘盐饮食。对此侯常春表示,我市虽然沿海也要食用碘盐。一是因为我市外环境普遍缺碘,属于碘缺乏地区;二是海带、紫菜等富碘食品并不是居民日常主要饮食,我市居民月食用频率仅有1.5次。鱼虾蟹贝等动物性海产品的碘含量也并不高,居民所需碘仍有63.5%要从碘盐中获取。除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外,大多数普通市民,特别是孕妇和育龄妇女等重点需碘人群,应食用碘盐。
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所侯常春主任医师表示,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机体摄入碘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外,碘缺乏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智力残疾。我市虽然沿海,但外环境普遍缺碘,也属于碘缺乏地区。多年来,我市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取得长足进步。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32.6%下降到2020年的2.2%,儿童尿碘中位数由1995年的96.1μg/L上升至2020年的176.1μg/L。目前我市16个区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人群总体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
侯常春提醒市民,人体不缺碘不代表不用继续补碘。我市外环境普遍缺碘的现状难以改变,加之人体不能生成碘,只能从外界摄取。如果停止碘摄入,体内储量的碘仅够维持2至3个月。因此补碘不能停,每天一点“碘”,健康不缺“碘”。我国居民碘的主要来源是碘盐、食物和饮水,多数市民仍需通过摄入适量碘盐来维持适宜碘量,孕妇、儿童除食用加碘盐外,还需要食用海带、紫菜、鱼虾蟹贝等富碘食物来补充碘营养。
碘是大脑发育的智力元素
缺碘可引发甲肿影响发育
侯常春介绍说,碘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至50毫克(平均30毫克),约为身体重量的二百万分之一,属于微量元素。它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而大脑的生长发育需要甲状腺激素的参与,因此碘是脑组织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被形象地称为“智力元素”。统计显示,在我国碘缺乏病病区出生和生活的学龄儿童智商值较非病区儿童低10至15个百分点。
“人脑有两个发育、分化的旺盛期,也是最容易遭受各种因素侵害的时期。一是在胎龄10至18周;二是出生前3个月一直到出生后3岁,这是脑发育完成的主要阶段。” 侯常春说,“胎儿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会受到阻滞,引发脑损伤。这种脑损伤即使脑发育期过后补充再多的碘也无济于事。幼儿碘缺乏则会导致体格发育落后或迟滞,如身材矮小、骨骼肌发育不良或迟滞、骨骺发育不良或闭合延迟、性发育落后或延迟,以及学习能力下降等。”另外,甲状腺肿大也是儿童和青少年碘缺乏的突出表现,女孩肿大率普遍高于男孩。补碘以后,甲状腺肿大可以恢复正常。
每天吃多少碘量因人而异
是不是缺碘要看尿碘水平
侯常春说,正常成人碘生理需要量是每人每天75微克。营养学家认为碘的膳食供给量应该多于生理需要量,适宜供给量为每人每天150微克,上限为每人每天1000微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适宜供给量为0至59个月学龄前儿童是每人每天90微克、6至12岁学龄儿童为120微克、12岁以上人群为 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250微克。目前,常用的补碘方法以食盐加碘为主,其他方式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药物及营养素补充剂、食用富碘食物等。在选择补碘方式时,首先考虑食用加碘食盐及海带、紫菜、鱼虾蟹贝等含碘丰富的食物。根据碘缺乏的程度,可以给育龄妇女、妊娠妇女和哺乳妇女等人群加服碘油丸。
“人体内80%至85%的碘从尿液排出,尿碘水平是代表前一天饮食碘摄入量的最好标志,但大多数人不需要通过个体尿碘水平检测了解自身的碘营养水平。” 侯常春说。通常卫生部门会定期开展监测工作,测定群体尿碘水平。但是,有些特殊人群需进行个体碘营养检查,如妊娠反应严重或者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因呕吐或者水肿而使盐摄入量明显下降,会导致怀孕期间碘缺乏,进而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因此需要及时了解碘营养水平;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虽然疾病本身不宜摄入过多碘,但是由于胎儿和幼儿的正常发育需要,仍然需要食用碘盐,甚至需要额外补充一些碘,这就需要及时监控体内碘水平确保母子健康。
食用碘盐补碘最安全有效
居民购买食盐有三点注意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除上海外,30个省(区、市)都有碘缺乏病流行,城市和农村都有分布。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自然环境缺碘又是长期存在的,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的原则。食盐加碘是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食盐加碘政策,至少97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支持食盐加碘。1995年我国全面普及食盐加碘措施,仅用了5年的时间,使90%以上的人口摆脱碘缺乏的危害,8至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由20.4%下降到2.5%。2012年我国新修订的《食用盐碘含量》国家标准规定:每公斤食用盐产品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毫克至30毫克。
侯常春建议居民在选购和食用碘盐时要注意,第一,居民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购买时要辨认清楚。第二,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可购买小包装碘盐,做到随用随买。第三,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未加碘盐销量有所上升,还有人认为甲状腺疾病与碘盐有关,从而选择放弃碘盐饮食。对此侯常春表示,我市虽然沿海也要食用碘盐。一是因为我市外环境普遍缺碘,属于碘缺乏地区;二是海带、紫菜等富碘食品并不是居民日常主要饮食,我市居民月食用频率仅有1.5次。鱼虾蟹贝等动物性海产品的碘含量也并不高,居民所需碘仍有63.5%要从碘盐中获取。除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外,大多数普通市民,特别是孕妇和育龄妇女等重点需碘人群,应食用碘盐。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