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成帕金森病被抑郁掩盖
时间:2021-03-02 18:35:50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家住我市的王先生今年65岁,七年前因为持续地情绪低落被诊断为抑郁症,已经吃了七年抗抑郁药。四年前,一向行动迟缓地他走路越来越慢,步子
家住我市的王先生今年65岁,七年前因为持续地情绪低落被诊断为抑郁症,已经吃了七年抗抑郁药。四年前,一向行动迟缓地他走路越来越慢,步子越来越小。精神科医生建议他看看神经科,这一次他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吃了七个月治疗帕金森病的药后,他觉得症状没有改善,就停药并接着吃抗抑郁药。这两年,王先生走路越来越困难,到了2020年下半年已经无法行走只能靠轮椅出行。神经科医生再次诊断他患有帕金森病已经进入疾病的中晚期。
王先生的家人从网上了解到,一部分帕金森病可以通过脑部手术获得有效治疗,他来到我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希望做手术。医生告诉他,近年来,国内外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发展很快,但该手术适应症选择非常严格。在术前评估阶段,王先生被告知不适合手术治疗。此后,王先生开始在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规范的帕金森病治疗,在陈蕾主任医师的精心治疗下,帕金森病症状明显改善,一个月后竟摆脱了轮椅,走着来复诊了,情绪也有了可喜的变化。
“抑郁常常伴随帕金森病患者的整个病程,其发生要早于手抖等症状。因此30%至40%的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被诊断为抑郁症,并长时间服用抗抑郁药,被抑郁掩盖的帕金森病会很快进展,患者往往在六七年内就发展到生活无法自理。”陈蕾说。她提醒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当患者出现行动迟缓、身体发僵,感觉手发笨了,打鸡蛋、切菜、刷牙都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走起路来胳膊也不甩动,或者面无表情不苟言笑就需要到神经专科排查帕金森病。
静止时手抖是常见症状
抑郁睡眠障碍也要排查
陈蕾说,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有很多,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主要有静止时单侧肢体震颤、关节屈曲、短促步态的小碎步、字越写越小的小写症、行动迟缓如刷牙变慢等。随着帕金森病科普知识的普及,有运动症状的患者就诊率已经大大提高。而以非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中很多人确诊前都服用过多种药物,看过很多医生,以看精神科、消化科最为常见,直到运动症状出现才得到确诊。
陈蕾说,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往往早于运动症状出现,也更为隐蔽更易被忽视,这些症状主要包括情绪异常的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症状和胃肠症状等。神经精神症状主要指抑郁、焦虑、情感和表情淡漠等,特别是抑郁症状在帕金森病早期即可出现,统计显示,大约40%的患者在发病早期易被误诊为焦虑症或抑郁症。而抗抑郁药物有可能加速帕金森病的进展,患者的抑郁症状也会随之严重。另外,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也非常多见,与心理原因导致的睡眠障碍不同,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会出现夜间喊叫、踢打动作甚至由床上跌落到地上的情况。此外,帕金森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功能障碍,以及怕冷、怕热、发汗异常、多汗等体温调节障碍。而这些又常常与前列腺疾病、更年期症状混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胃肠道功能障碍也很普遍,如出现便秘、肠道排空不畅(便不尽感)。
发病率上升年轻患者增多
知晓率就诊率控制率提高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帕金森病患病率逐年增长。根据目前资料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患病率为男性1.7%左右,女性1.6%左右,每年还要增加10万新发病患者,多数患者在50岁到70岁之间发病。大约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因素,多见于45岁以前发病的年轻患者,现在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获知他们是否携带突变基因,能帮助其他家庭成员尽早防治。就环境因素而言,接触某些杀虫剂和除草剂,工作环境接触某些化工产品、油漆、汽油、重金属如锰等均有可能诱发帕金森病。
我国有超过300万帕金森病人,全球约有超过3成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国,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而调研显示超九成大众对帕金森病认识不足,帕金森病仍处于就诊不及时、延误诊断率高、治疗率低的现状。分析认为,就诊不及时主要因为病人症状不明显,认为自己患了其他疾病,或者没有重视自己的变化,还有的人担心自己得了帕金森病不愿就诊,也有的是经济条件有限。另外,很多医生对该病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常常将帕金森病与其他神经性疾病、精神疾病和一些老年病混淆。这些都直接导致患者诊断延误较为严重,通常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为19至29月,即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治疗率也不到40%,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更低。近年来,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居民对帕金森病重视度认知度日益提高,该病知晓率、就诊率、控制率正在逐步提高。
早诊早治首选药物治疗
全程管理延缓症状发展
陈蕾说,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变性死亡,由此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而致病。在患者出现症状的时候,往往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已经损失了80%以上,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争取延缓帕金森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而单纯的脑部影像检查以及血液和生化检测并不能确诊该病,这就使得帕金森病的确诊有很强的专业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编写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指出帕金森的诊断要通过脑部影像排查、问卷测评等多种方式才能最终确诊。
在治疗方面,陈蕾表示,目前帕金森病尚无法治愈,诊断后,治疗首选用药,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调查发现,发病后1至3年内便开始规范用药的帕金森病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至6年才开始治疗的病人。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帕金森病用药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其个体化差异较大,需要专业医生的精细调整,以达到疗效最佳、维持时间更长而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目标。近年来,安装脑起搏器的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相当多的患者从中获益。该手术尚不能根治疾病,但能够减轻运动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病人仍需长期药物治疗。
陈蕾认为,帕金森病还要注重疾病的全程管理,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药物以期长期获益。患者在服药的同时可以开展健身操、太极拳、慢跑等运动以及进行语言障碍训练、步态训练、姿势平衡训练等康复疗法,这些对改善症状乃至延缓病程进展有一定帮助。陈蕾特别提醒帕金森病患者,要警惕一些医疗机构打着科学前沿的幌子鼓吹所谓的治愈疗法,因为帕金森病的治愈仍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
王先生的家人从网上了解到,一部分帕金森病可以通过脑部手术获得有效治疗,他来到我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希望做手术。医生告诉他,近年来,国内外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发展很快,但该手术适应症选择非常严格。在术前评估阶段,王先生被告知不适合手术治疗。此后,王先生开始在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规范的帕金森病治疗,在陈蕾主任医师的精心治疗下,帕金森病症状明显改善,一个月后竟摆脱了轮椅,走着来复诊了,情绪也有了可喜的变化。
“抑郁常常伴随帕金森病患者的整个病程,其发生要早于手抖等症状。因此30%至40%的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被诊断为抑郁症,并长时间服用抗抑郁药,被抑郁掩盖的帕金森病会很快进展,患者往往在六七年内就发展到生活无法自理。”陈蕾说。她提醒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当患者出现行动迟缓、身体发僵,感觉手发笨了,打鸡蛋、切菜、刷牙都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走起路来胳膊也不甩动,或者面无表情不苟言笑就需要到神经专科排查帕金森病。
静止时手抖是常见症状
抑郁睡眠障碍也要排查
陈蕾说,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有很多,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主要有静止时单侧肢体震颤、关节屈曲、短促步态的小碎步、字越写越小的小写症、行动迟缓如刷牙变慢等。随着帕金森病科普知识的普及,有运动症状的患者就诊率已经大大提高。而以非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中很多人确诊前都服用过多种药物,看过很多医生,以看精神科、消化科最为常见,直到运动症状出现才得到确诊。
陈蕾说,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往往早于运动症状出现,也更为隐蔽更易被忽视,这些症状主要包括情绪异常的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症状和胃肠症状等。神经精神症状主要指抑郁、焦虑、情感和表情淡漠等,特别是抑郁症状在帕金森病早期即可出现,统计显示,大约40%的患者在发病早期易被误诊为焦虑症或抑郁症。而抗抑郁药物有可能加速帕金森病的进展,患者的抑郁症状也会随之严重。另外,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也非常多见,与心理原因导致的睡眠障碍不同,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会出现夜间喊叫、踢打动作甚至由床上跌落到地上的情况。此外,帕金森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功能障碍,以及怕冷、怕热、发汗异常、多汗等体温调节障碍。而这些又常常与前列腺疾病、更年期症状混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胃肠道功能障碍也很普遍,如出现便秘、肠道排空不畅(便不尽感)。
发病率上升年轻患者增多
知晓率就诊率控制率提高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帕金森病患病率逐年增长。根据目前资料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患病率为男性1.7%左右,女性1.6%左右,每年还要增加10万新发病患者,多数患者在50岁到70岁之间发病。大约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因素,多见于45岁以前发病的年轻患者,现在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获知他们是否携带突变基因,能帮助其他家庭成员尽早防治。就环境因素而言,接触某些杀虫剂和除草剂,工作环境接触某些化工产品、油漆、汽油、重金属如锰等均有可能诱发帕金森病。
我国有超过300万帕金森病人,全球约有超过3成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国,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而调研显示超九成大众对帕金森病认识不足,帕金森病仍处于就诊不及时、延误诊断率高、治疗率低的现状。分析认为,就诊不及时主要因为病人症状不明显,认为自己患了其他疾病,或者没有重视自己的变化,还有的人担心自己得了帕金森病不愿就诊,也有的是经济条件有限。另外,很多医生对该病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常常将帕金森病与其他神经性疾病、精神疾病和一些老年病混淆。这些都直接导致患者诊断延误较为严重,通常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为19至29月,即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治疗率也不到40%,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更低。近年来,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居民对帕金森病重视度认知度日益提高,该病知晓率、就诊率、控制率正在逐步提高。
早诊早治首选药物治疗
全程管理延缓症状发展
陈蕾说,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变性死亡,由此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而致病。在患者出现症状的时候,往往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已经损失了80%以上,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争取延缓帕金森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而单纯的脑部影像检查以及血液和生化检测并不能确诊该病,这就使得帕金森病的确诊有很强的专业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编写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指出帕金森的诊断要通过脑部影像排查、问卷测评等多种方式才能最终确诊。
在治疗方面,陈蕾表示,目前帕金森病尚无法治愈,诊断后,治疗首选用药,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调查发现,发病后1至3年内便开始规范用药的帕金森病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至6年才开始治疗的病人。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帕金森病用药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其个体化差异较大,需要专业医生的精细调整,以达到疗效最佳、维持时间更长而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目标。近年来,安装脑起搏器的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相当多的患者从中获益。该手术尚不能根治疾病,但能够减轻运动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病人仍需长期药物治疗。
陈蕾认为,帕金森病还要注重疾病的全程管理,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药物以期长期获益。患者在服药的同时可以开展健身操、太极拳、慢跑等运动以及进行语言障碍训练、步态训练、姿势平衡训练等康复疗法,这些对改善症状乃至延缓病程进展有一定帮助。陈蕾特别提醒帕金森病患者,要警惕一些医疗机构打着科学前沿的幌子鼓吹所谓的治愈疗法,因为帕金森病的治愈仍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
编辑: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