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
时间:2020-12-19 08:35:28 来源:人民日报
[导读]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在12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在12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万人。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产服务一线输送近百万名技能人才。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大规模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年共开展补贴性培训近1亿人次,贫困劳动力培训约1000万人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十三五”期间,我国建设了500多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近70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新增高技能人才超过1000万人。
不过,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仅为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为28%,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汤涛表示,当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依旧突出,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具体工作包括: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提高培训质量;大力发展技工教育,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加强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加大新职业开发力度,修订职业分类大典,加强职业标准、职业培训包开发,做好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坦言,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比,技能人才待遇不高,获得感不强;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尚未根本改变,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依旧十分艰巨。
汤涛表示,将按照中央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要求,推动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激发人才活力。
政府引领,政策激励。张立新表示,人社部将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促进作用,出台政策、加强激励、加强宣传,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营造良好环境。
企业主导,适当倾斜。鼓励企业完善职工收入分配机制,在基本工资定级、津贴补贴、绩效奖励等方面将技能作为重要要素,向一线职工倾斜。“实践中,有一批企业已经在建立技能激励导向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例如,有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成为企业股东,凭技能入股;有的享受高技能人才待遇,相当于企业的副总水平。”张立新说。
组织竞赛,加强奖励。据介绍,“十四五”期间人社部门将加大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力度,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在刚刚结束的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共有291名选手获得86个项目的金、银、铜牌,1010名选手获得优胜奖。各竞赛项目前5名获奖选手将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人社部门加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取消280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为应对职业资格大量取消,技能人才面临评价缺失、影响职业发展等问题,我们积极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遴选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张立新说。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3700多家企业、近900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备案。企业可以自主确定评价范围、自主设置技能岗位等级、自主运用评价方法,完成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组织可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前,已有104万名劳动者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至2019年,有13个省份开展了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工作,有1826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了相应职称,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已经实现贯通。
“今年,我们准备把贯通领域延伸到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多个职称序列。”汤涛说,近期人社部将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大规模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年共开展补贴性培训近1亿人次,贫困劳动力培训约1000万人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十三五”期间,我国建设了500多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近70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新增高技能人才超过1000万人。
不过,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仅为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为28%,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汤涛表示,当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依旧突出,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具体工作包括: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提高培训质量;大力发展技工教育,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加强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加大新职业开发力度,修订职业分类大典,加强职业标准、职业培训包开发,做好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坦言,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比,技能人才待遇不高,获得感不强;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尚未根本改变,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依旧十分艰巨。
汤涛表示,将按照中央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要求,推动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激发人才活力。
政府引领,政策激励。张立新表示,人社部将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促进作用,出台政策、加强激励、加强宣传,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营造良好环境。
企业主导,适当倾斜。鼓励企业完善职工收入分配机制,在基本工资定级、津贴补贴、绩效奖励等方面将技能作为重要要素,向一线职工倾斜。“实践中,有一批企业已经在建立技能激励导向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例如,有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成为企业股东,凭技能入股;有的享受高技能人才待遇,相当于企业的副总水平。”张立新说。
组织竞赛,加强奖励。据介绍,“十四五”期间人社部门将加大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力度,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在刚刚结束的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共有291名选手获得86个项目的金、银、铜牌,1010名选手获得优胜奖。各竞赛项目前5名获奖选手将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人社部门加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取消280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为应对职业资格大量取消,技能人才面临评价缺失、影响职业发展等问题,我们积极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遴选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张立新说。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3700多家企业、近900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备案。企业可以自主确定评价范围、自主设置技能岗位等级、自主运用评价方法,完成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组织可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前,已有104万名劳动者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至2019年,有13个省份开展了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工作,有1826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了相应职称,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已经实现贯通。
“今年,我们准备把贯通领域延伸到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多个职称序列。”汤涛说,近期人社部将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