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资讯 > 正文


寒潮来袭 “冬病”进入高发期

时间:2020-12-15 10:27:40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近日,我市迎来今冬最强冷空气,最低气温已经接近零下10℃。随着深冬来临,我市各大医院除感冒以外的其他冬病患者开始增加。我市第一中心医...

近日,我市迎来今冬最强冷空气,最低气温已经接近零下10℃。随着深冬来临,我市各大医院除感冒以外的其他“冬病”患者开始增加。我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市第三中心医院、市胸科医院、天津医院等市内多家大医院的患者与气温下降关系密切的疾病都有所增多,这些疾病主要包括感冒、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心梗、脑梗等血管性疾病,流感、诺如病毒等传染性疾病以及冻疮、湿疹等皮肤科疾病。

  专家表示,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和皮肤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初是这些系统相关疾病的高发期。寒冷天气里要注意保暖、多饮水、睡眠充足、控制好基础疾病才能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今年情况相对特殊,存在新冠疫情和流感疫情双流行的可能,专家建议市民要根据天气预报增减衣服,空气质量好的情况下室内开窗通风,注意室内湿度不要低于50%。日常一定要多饮水,保证每日8杯水。慢性病患者需坚持服药。最重要的是出门记得戴口罩,进家一定先洗手,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鼻血难控制竟是血压太高

  寒冷刺激血管收缩警惕心梗

  家住我市河西区的牛先生早晨起来感到有些眩晕,洗脸时突然流鼻血,他认为是上火,就找了些棉花自己塞进鼻孔。过了一会儿,血仍然止不住。到医大二院耳鼻喉科就诊,经检查,他的血压竟高达220/170毫米汞柱(正常为低于140/90毫米汞柱),而此前他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医生为他止血的同时进行了降血压治疗。

  我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脏科主任卢成志说,寒冷令人体血管收缩,血容量大,从而使血压上升,平时不了解自己血压的人此时如果发生不易控制的鼻出血、持续头痛、眼睛复视都要量一量血压。高血压患者在冬季则要勤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居高不下要及时就医。高血压是心梗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是冬季预防心梗的有效举措。

  卢成志说冬季易突发心梗,且更具有致命威胁,其治疗效果也较差。法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13%;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心脏病患者冬天发病,存活几率将减少19%。这首先是因为寒冷令人体血管收缩,血容量大,从而使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大,增加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其次身体由于寒冷会颤抖,要消耗能量来产生热量,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这也增加了心肌缺血的机会;第三是冬季气候干燥,人体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易形成血栓,增加了血管梗塞的机会。此外,冬季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这些都会加重原有的心脏疾患。

  专家支招 嗜烟好酒、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心脏病高危人群,寒冷天气要积极预防心脏病,注意保暖、多饮水、慢起床、冬补适当、坚持服药,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出现牙疼、胃疼、胸闷憋气应及时就医。一旦身边人出现心梗急性发病的症状,如有濒死感,有的还有胸骨后疼痛,有时会向左肩部和背部放射,有时伴有背部发麻,就要抓住发病3小时的救治时间窗,及时拨打120的同时,立即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骑着车突然眼前一片黑暗

  眼中风脑中风都尽快上医院

  从事水处理工程的庞先生最近几天有点忙,尽管天气寒冷,他还是每天骑着电动车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安装设备。近日,他骑着电动车赶往用户家中,途中突然感觉眼睛看不见了,在路边呆了十几分钟不见好转,就赶紧打车来到附近的第一中心医院就诊。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眼中风”。原来经常听说脑中风,没想到眼睛也会中风。好在到医院及时,庞先生的眼睛经过治疗已经开始逐渐恢复视力。

  据第一中心医院眼科霍辰婷医生介绍,天气寒冷,眼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变缓,易形成血栓,造成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即所谓的“眼中风”。眼中风会导致短暂的失明现象,可能仅存光感或无光感,发作时不痛不痒,发作前可有眼前突然一黑后又恢复,或是出现断断续续黑影的前兆。该病十分凶险,是眼科急症之一。如果是视网膜中央动脉主干发生阻塞,发病90分钟内若未能及时有效得到治疗,可导致永久性失明。因此当眼中风发作时,要在第一时间赶去医院。该病多发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庞先生发病前已经患有7年高血压、高血糖。近年来,由于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长期熬夜、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等,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如果眼中风对很多人是个陌生词,脑中风是人们最熟悉的冬季高发病。近期,随着气温降低,我市环湖医院、各医院神经科的脑中风患者都开始增加。

  专家支招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李新教授提醒中老年居民,气温骤降或寒潮来袭时,尽可能减少外出。卧室室温一般控制在20℃左右为宜,外出前最好先在走廊或过道里站一会儿,预先适应一下气温再出门,出门时应重点注意头部和四肢的保暖。天冷时要经常提醒自己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患有高血压中老年人,在气温变化时,血压监测更要频繁,当发现血压波动或者不平稳时,尽早咨询医生,调整用药,以防出现脑血管疾病的危重事件。一旦出现脑卒中症状要牢记两个“120”。第一个“120”是脑卒中症状“120”,“1”一张脸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2”两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第二个“120”就是出现症状就拨打120电话,争取在发病6小时内到达医院并开始接受治疗,多数患者能取得理想的诊疗效果,避免残疾发生。

  诺如病毒引发冬季呕吐病

  戴医用口罩正确洗手防传染病

  流感是人们熟知的冬季传染病,随着气温降低,发病也会有所增多。还有一种学校和幼儿园流行的“冬季呕吐病”也是冬季常见传染病。“冬季呕吐病”由诺如病毒引发,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表现的疾病,也叫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毒,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最容易被感染。它传染性极强,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被感染,老人幼童尤其易感。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喷沫传播。通常被诺如病毒感染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就会出现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轻微发烧及不适。大部分患者一般会自行痊愈,多休息多喝水,1到3天内就会好转,最长一周内可以痊愈。患病期间,要注意避免脱水,可以先服用补盐液或是一些运动功能性饮料预防,严重脱水的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疾控专家指出,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可以实现对流感、诺如病毒等大多数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专家支招 口罩应尽量选择医用外科口罩,以过滤携带病毒的飞沫,起到防护效果。尽量不要选择棉布口罩、黑色海绵口罩、灰色活性炭口罩。佩戴口罩之前要保证双手清洁,最好用洗手液洗手。佩戴时应注意口罩正反面和上下方位,内有鼻夹金属条的是上端,外侧颜色较深,内侧颜色较浅。用手指紧压鼻梁两侧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覆盖好口鼻。摘戴口罩时通过口罩的耳带或者头带进行摘取,避免触摸口罩面外部。一般情况下,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一次性口罩不需要反复清洗或消毒。另外,不建议佩戴多个口罩。

  洗手时要采用7步洗手法,用流水清洗,保证搓手时间不少于20秒,建议洗两遍。出门建议携带泡沫洗手液、酒精浓度较高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但要注意容量,比如随机不要携带超过100毫升。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