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次引入“双限”方式卖地 对楼市影响几何
时间:2020-11-10 08:13:07 来源:人民网
[导读]10月30日,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公告,位于成华区二仙桥一块宗地和新都区石板滩的一块宗地,将于11月25日拍卖。 与以往不同的...
10月30日,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公告,位于成华区二仙桥一块宗地和新都区石板滩的一块宗地,将于11月25日拍卖。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两宗土地将采用“配建并无偿移交统筹住房固定套数+限定商品住房清水最高销售均价+设置土地最高限价+续竞配建并无偿移交统筹住房套数”的方式进行。
这也意味着“限地价、限房价”将首次出现在成都土拍市场。
引入这种方式之后,是否会对房企拿地和销售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否能起到“稳地价、稳房价”的作用?楼市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网友点赞希望此举能稳房价
“稳房价,保民生”……10月30日,川观新闻以《成都首次采用“限地价+限房价+竞配建并无偿移交”方式拍卖土地》为题的稿件刊发后,24小时内网友的互动留言超过100+,其中网友希望此举能稳房价的呼声最高,超过总留言的80%。诸多网友对成都这一举措表示赞成,希望继续关注此举对市场的影响。
据贝壳研究院10月29日发布的《2020城市刚需购房报告》显示,国内主要城市“刚需上车基准线”:一线城市北京(350万)、深圳(345万)和上海(295万)刚需上车门槛最高,厦门总价266万元紧随其后;长沙、沈阳、重庆等8城市刚需上车门槛稍低,成都约106万。
该报告中,贝壳研究院基于贝壳找房数据平台近1年来刚需成交数据,选取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与11个二线城市共30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比较各城市刚需购房群体在购房总价、面积、区位等方面的选择差异特征;同时,结合调研和平台交易数据,真实描摹城市刚需群体置业需求和消费趋势。
据克而瑞四川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10月26日-11月1日,大成都有14个项目开盘,推出房源总数约4000多套房源,认购房源约2740多套,认购率68%。其中,一圈层4个项目开盘,整体去化率超七成;二圈层及天府新区8个项目开盘,4个项目开盘即罄。
“从近期成都楼市成交情况来看,二圈层的成交在逐渐放大,说明市场需求在‘外溢’。”成都全心集团副总裁黄忆根认为,目前一圈层的房价基本上处于高位,对于一些急需“上车”的刚需人群来说,有资格没实力,他们就会选择距离主城区较远的区域下单,用距离换空间。
专家观点分类调控“稳预期”
“从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的这则公告来看,此次只公布了这两块地引入新的拍卖要求,并不代表未来所有土地拍卖都采用这种方式拍卖,也说明会‘有的放矢’,不会‘一刀切’。” 中国策划学院城市与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杨健鹰说,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是贯穿今年楼市的“主旋律”,此次成都从房地产开发的源头开始下手,来稳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
“虽然将于11月25日拍卖的这两块地限制了地价,但明确要求有竞配建并无偿移交统筹住房套数,这个条件无疑会增加开发商的成本,而限房价的要求,更会大大的压缩开发商的空间,如果要参与这两宗地块的竞拍,就必须要倒推核算成本,不可能再考虑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一不具姓名的开发商负责人说,地价和房价都设置了“天花板”,就意味着项目开发的“透明化”,考验的是拿地企业的整体实力,对于地块区域内其他的项目来说,也有了一个“出口端”的“参照物”,要想资金尽快回笼,只有“比着价格卖”。
据四川中原研究院的统计资料显示,10月份大成都成交土地总量环比上涨9%,楼面地价环比上涨23%,成交土地17宗,总面积约1140亩,溢价率9.24%。其中,新津区成交面积最高,4宗地合计224亩。10月份成都主城区土地成交溢价率约13.21%,其中高新区土地成交溢价率约14.5%。大成都商品住宅供应100万平方米,环比下降74%;成交12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3%,同比基本持平。青白江成交16万平方米,排名第一;青羊区供应18万平方米,排名居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成都此次推出的“限地价、限房价”卖地并非国内首例,早在去年9月,苏州就在土拍中实行了这一拍卖方式。除此以外,北京、杭州、南昌、湖州等地也都已实行了这样的拍卖方式。
专业人士认为,成都土拍首次采取“限地价+限房价+续竞配建并无偿移交统筹住房”的拍卖方式,是否会对房企拿地和销售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否能起到“稳地价、稳房价”甚至导致区域内的房价下降,值得继续关注。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