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挣三千就值得“狂欢”?场地免费各种补贴为啥还亏本
时间:2020-10-20 08:19:49 来源:东方今报
[导读]数据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到2033年则会超过4亿,2053年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最高峰,老年人口达到4.87亿。显然,这个行...
数据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到2033年则会超过4亿,2053年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最高峰,老年人口达到4.87亿。显然,这个行业有着亿万级的需求体量。而且,国家在养老板块的投入越来越大,出台了一系列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及购买服务相关政策。好的前景,好的政策,为啥社区养老行业的人还在喊亏钱?
运营者的尴尬:四五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是未来可期
10月16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共同发布了《健康老龄化蓝皮书: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
最新数据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到2033年则会超过4亿,2053年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最高峰,老年人口达到4.87亿,就郑州来说,截止到2019年年底,60岁以上老人已有140余万。
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社区养老独特的养老模式,仿佛正契合目前强大的市场,我们肯定也会认为,这个行业有着亿万级的需求体量,一定大有可为,未来可期。但“公益和微利”的性质,也决定了社区养老想要盈利会有点难的尴尬境遇。
“已经过去四五年了,现在依然是未来可期。”孝之源养老祥和社区负责人范晓林说,他所负责的托老站,18张床位,目前入住了5人,最高收费4000元,其他都是不足3000元,一个月的总收入不到2万,“除去厨师、员工工资、水电费等,能达到收支平衡是目标,能月挣两三千就得狂欢。”范晓林补充道,入住不足一半,是无法收支平衡的。因为员工工资低,每次招人都特别难,“要不是今年难就业,俺这儿的护工早跑了。”
那么,相比托老站,日间照料是否更容易生存?
10月10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曾到郑州紫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采访,这里的老人多达400余人,就餐量超百人,是远近闻名的“明星站点”。
11点左右,外面开始排队,午餐12元一份,按照充100元送60元的折扣算,一顿饭也就7元多,“就餐量大了基本能够本,量小了就亏了。”站点负责人高凤丽说,这个价格不能高,稍微一高,老人就有意见了。
记者也获悉,不少小的日间照料站点,如果没有基本的助餐服务,会存在连续几个月不进账的情况,“开门一天,就得有水电费,人员工资,老人们来打个麻将、下下棋这些又不收费。”业内人士透露,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郑州运营失败的日间照料至少有20家。
政府免费提供场地还有各项补贴为啥还亏本?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国家在养老板块的投入越来越大。
目前,社区养老的建设资金及运营模式,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政府投资,设置公益性岗位,日间照料大都属于这种模式;二是政府出资补贴,民间力量建设并运营管理,这种模式以带床位的托老站居多;还有一种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开展的助浴助餐助洁等居家养老服务。
就郑州来说,2018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及购买服务相关养老政策,比如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可以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购买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护理等上门服务,也就是说,老年人有这些需求的时候,志愿者上门给予服务,每月把服务项目及次数上报主管部门,政府根据补贴标准每月结算。政府购买,也体现出了养老服务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力度也不小,以托老站为例,面积200㎡及以上补贴10万元,面积每增加100㎡增加补贴5万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另外还有电梯、床位、运营等补贴。
政策这么好,为啥社区养老行业的人还在喊亏钱?
“亏本的应该是小众,无盈利是现状。”孝之源养老负责人王书广说,虽然政府有补贴,前期投入往往远超补贴标准,“社区养老不像机构那样,一年四季都住在里面,我们公司的托老站,冬天入住率高,春夏入住率就低了,弹性很大。”
在泰宏建业12号院,有一处孝之源养老机构负责管理运营的托老站,20余床位,入住率不足一半,80岁以上老人居多,“社区托老站的价格是政府定的,收的不高。入住的是周边的老人,入住时长比较随意,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业绩很惨。”王书广说,他们公司有资本,看准的是未来的大市场,会坚持做下去。
扎根社区的馨佳苑社区服务中心,拥有自己的养老品牌“童馨苑”,他们在郑东新区、管城区、高新区、二七区等地,打造了三四十个托老站,还建有标准化的助餐、助浴点,“托老、助餐、助浴确实解决了很多老人的刚需,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好评,未来市场很大,目前来看,盈利点不太好找。”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在郑州一家日间照料中心了解到,每小时40元的助洁助浴服务,在200多60岁以上老人的社区,每月问询的不足5人。按照政府的补贴政策,这200多人中真正符合补贴标准的目前只有8位老人,而这8位中,至少有5位不愿意花钱,“政府购买的服务中,针对5类人群有补贴,比如其中一条需要满足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人和年满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确实不多。我们服务的人少,拿到的补贴就少。”站点工作人员期待,未来能把补贴的人群放得更宽一些。
缺人也是行业的一大痛点,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走访发现,站点的负责人要做管理,兼职送餐、带老人做早操、走访入户等,“归根结底还是薪资低,引不来人,留不住人。”高新区一托老站负责人周女士表示。
他救与自救:
扩大服务范围
补贴养老板块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为应对“银发潮”,民政部曾下文,到2020年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机构覆盖率要达90%以上,目前这一年限改到了2023年。
“社区养老是个新事物,目前在郑州正快速发展,只要你有社会力量,都可以介入,参与运营。”郑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王中华说。
如何破解盈利难,保持收支平衡?作为主管部门,王中华给出了目前政府探索的新路子,“除了现有的补贴政策,我们也在尝试购买公益岗位,在人员和工资上给予缓解。”王中华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经济压力确实很大,“养老政策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目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
作为运营方,其实也在不断地试错和自救。“我们一直在畅通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对接渠道,失智和失能老人送到养老院去,其他的留在社区。”郑州一家做机构养老的负责人表示。
高新区一社区养老运营负责人坦言,他们的养老板块是亏损的,“我们做社区党建、搞项目孵化,有志愿服务、养老等很多板块项目,也在努力拓展服务板块,弥补养老的亏损。”
10月16日晚,孝之源的王书广还在和社区商议辖区一位90岁失独老人的入住问题,或许如他所说:“养老从业者多数是奔着初心来的,如果追求暴利,这个行业并不适合。”
运营者的尴尬:四五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是未来可期
10月16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共同发布了《健康老龄化蓝皮书: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
最新数据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到2033年则会超过4亿,2053年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最高峰,老年人口达到4.87亿,就郑州来说,截止到2019年年底,60岁以上老人已有140余万。
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社区养老独特的养老模式,仿佛正契合目前强大的市场,我们肯定也会认为,这个行业有着亿万级的需求体量,一定大有可为,未来可期。但“公益和微利”的性质,也决定了社区养老想要盈利会有点难的尴尬境遇。
“已经过去四五年了,现在依然是未来可期。”孝之源养老祥和社区负责人范晓林说,他所负责的托老站,18张床位,目前入住了5人,最高收费4000元,其他都是不足3000元,一个月的总收入不到2万,“除去厨师、员工工资、水电费等,能达到收支平衡是目标,能月挣两三千就得狂欢。”范晓林补充道,入住不足一半,是无法收支平衡的。因为员工工资低,每次招人都特别难,“要不是今年难就业,俺这儿的护工早跑了。”
那么,相比托老站,日间照料是否更容易生存?
10月10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曾到郑州紫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采访,这里的老人多达400余人,就餐量超百人,是远近闻名的“明星站点”。
11点左右,外面开始排队,午餐12元一份,按照充100元送60元的折扣算,一顿饭也就7元多,“就餐量大了基本能够本,量小了就亏了。”站点负责人高凤丽说,这个价格不能高,稍微一高,老人就有意见了。
记者也获悉,不少小的日间照料站点,如果没有基本的助餐服务,会存在连续几个月不进账的情况,“开门一天,就得有水电费,人员工资,老人们来打个麻将、下下棋这些又不收费。”业内人士透露,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郑州运营失败的日间照料至少有20家。
政府免费提供场地还有各项补贴为啥还亏本?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国家在养老板块的投入越来越大。
目前,社区养老的建设资金及运营模式,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政府投资,设置公益性岗位,日间照料大都属于这种模式;二是政府出资补贴,民间力量建设并运营管理,这种模式以带床位的托老站居多;还有一种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开展的助浴助餐助洁等居家养老服务。
就郑州来说,2018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及购买服务相关养老政策,比如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可以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购买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护理等上门服务,也就是说,老年人有这些需求的时候,志愿者上门给予服务,每月把服务项目及次数上报主管部门,政府根据补贴标准每月结算。政府购买,也体现出了养老服务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力度也不小,以托老站为例,面积200㎡及以上补贴10万元,面积每增加100㎡增加补贴5万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另外还有电梯、床位、运营等补贴。
政策这么好,为啥社区养老行业的人还在喊亏钱?
“亏本的应该是小众,无盈利是现状。”孝之源养老负责人王书广说,虽然政府有补贴,前期投入往往远超补贴标准,“社区养老不像机构那样,一年四季都住在里面,我们公司的托老站,冬天入住率高,春夏入住率就低了,弹性很大。”
在泰宏建业12号院,有一处孝之源养老机构负责管理运营的托老站,20余床位,入住率不足一半,80岁以上老人居多,“社区托老站的价格是政府定的,收的不高。入住的是周边的老人,入住时长比较随意,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业绩很惨。”王书广说,他们公司有资本,看准的是未来的大市场,会坚持做下去。
扎根社区的馨佳苑社区服务中心,拥有自己的养老品牌“童馨苑”,他们在郑东新区、管城区、高新区、二七区等地,打造了三四十个托老站,还建有标准化的助餐、助浴点,“托老、助餐、助浴确实解决了很多老人的刚需,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好评,未来市场很大,目前来看,盈利点不太好找。”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在郑州一家日间照料中心了解到,每小时40元的助洁助浴服务,在200多60岁以上老人的社区,每月问询的不足5人。按照政府的补贴政策,这200多人中真正符合补贴标准的目前只有8位老人,而这8位中,至少有5位不愿意花钱,“政府购买的服务中,针对5类人群有补贴,比如其中一条需要满足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人和年满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确实不多。我们服务的人少,拿到的补贴就少。”站点工作人员期待,未来能把补贴的人群放得更宽一些。
缺人也是行业的一大痛点,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走访发现,站点的负责人要做管理,兼职送餐、带老人做早操、走访入户等,“归根结底还是薪资低,引不来人,留不住人。”高新区一托老站负责人周女士表示。
他救与自救:
扩大服务范围
补贴养老板块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为应对“银发潮”,民政部曾下文,到2020年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机构覆盖率要达90%以上,目前这一年限改到了2023年。
“社区养老是个新事物,目前在郑州正快速发展,只要你有社会力量,都可以介入,参与运营。”郑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王中华说。
如何破解盈利难,保持收支平衡?作为主管部门,王中华给出了目前政府探索的新路子,“除了现有的补贴政策,我们也在尝试购买公益岗位,在人员和工资上给予缓解。”王中华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经济压力确实很大,“养老政策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目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
作为运营方,其实也在不断地试错和自救。“我们一直在畅通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对接渠道,失智和失能老人送到养老院去,其他的留在社区。”郑州一家做机构养老的负责人表示。
高新区一社区养老运营负责人坦言,他们的养老板块是亏损的,“我们做社区党建、搞项目孵化,有志愿服务、养老等很多板块项目,也在努力拓展服务板块,弥补养老的亏损。”
10月16日晚,孝之源的王书广还在和社区商议辖区一位90岁失独老人的入住问题,或许如他所说:“养老从业者多数是奔着初心来的,如果追求暴利,这个行业并不适合。”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