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改造难题不少 如何让“悬空老人”下楼接地气?
时间:2020-09-22 08:20:16 来源:法治日报
[导读]● 不少老人生活在老旧小区里,适老性差、出行难、活动空间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适老化改造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抢救性工程 ● 目前我国...
● 不少老人生活在老旧小区里,适老性差、出行难、活动空间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适老化改造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抢救性”工程
● 目前我国适老化改造市场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社会缺乏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意识;二是政府、企业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缺乏科学认知;三是相关行业发展缺少政策支持
● 住宅适老化改造只是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的一部分,需要进行更宽领域、更多层面的适老化改造,将生活社区和城市公共设施一同纳入
赵老住在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区的8楼,如今已经69岁了,患有高血压、风湿等多种疾病,因腿脚不便无奈被困在了室内。
此前,赵老不慎在家中跌倒,尽管身体有所恢复,但她此后在家里走动时,都要用胳膊撑住墙壁借力。时间久了,她家的墙壁上能看出一道道清晰的黑印。
“蹲得下去,站起来就蛮费劲了。”赵老说,为了不给儿女们“添麻烦”,如果没什么事情她基本不下楼。
如今在城市中,像赵老这样“不接地气”的“悬空老人”越来越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不少老人生活在老旧小区里,适老性差、出行难、活动空间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适老化改造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抢救性”工程。
近日,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公平竞争、服务便捷、充满活力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引导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份文件为仍处于起步期的适老化改造行业正式按下“启动键”。
但《法治日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巨大的适老化改造蛋糕,还存在“看得到吃不到”的种种难题。
城乡住宅不适老人
居家养老存在问题
目前,受我国养老文化传统的影响,多数老年人还是将居家养老作为首选。现行的“90-7-3”养老服务体系目标也从国家政策层面验证了这一点。
“90-7-3”养老服务体系目标是指,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由此可以看出,“居家养老”在中国式养老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目前我国的城乡住宅设计普遍存在不适老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家庭房间和社区设置两方面。
农村地区多以平房和两层楼房为主,少见高楼,这些地方的老年人大部分都居住在自家房屋的平地层,避免上下楼不便。相比之下,城镇化早期建设起来的一批小区如今呈现老旧状态,很多小区没有安装电梯,老年人上下楼很不方便。
家住安徽省宿迁市某小区的王老,由于腿脚不便,长期住在改造后的一层车库。他的女儿住在同一栋楼的四层,平日里都是女儿下楼来看望他。只有过年时,他才会在家人的扶持下慢慢上楼。
而就最近几年新建起来的一批小区来说,尽管绝大多数都安装了电梯,但对于一些不识字或者眼神不好的老年人来说,使用电梯也是一件难事。
北京南四环某小区住户张先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为了方便其父亲在进出楼梯时准确按下楼层按钮,他将电梯上自己所在楼层的按钮贴上红色贴纸,告诉父亲按红色的地方就可以,还在旁边贴了一张便利贴说明情况请求其他人不要撕掉贴纸。
此外,《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小区尽管在楼房台阶处设置了无障碍斜坡道,让一些坐轮椅的老年人可以自己上下坡道,但小区配套设施仍然缺少进一步考量。
小区内随处可见的台阶,是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刘老出门时的最大阻碍。因此,除了买东西、倒垃圾,她基本不出门,“就害怕在外面摔一跤,要是有个扶手就好了”。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半数,老年人多为夫妻二人独自生活,但是家中设施却未能及时更新以应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多数空巢老人住家的装修还是多年前的设置,缺少对于起居室、厕所、厨房等的相应改造。比如家中应该安置一些扶手,在厕所、浴室这类容易湿滑的地方应该改铺防滑瓷砖,可以安装一些呼叫和报警设施,以应对老人的突发风险。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表明,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问题,其中农村高达63.2%。超过半数的城市老年人认为,住房主要存在三大问题:没有呼叫和报警设施,没有扶手,光线昏暗。其他不适老问题还包括:厕所或浴室不好用、门槛绊脚或地面高低不平、地面易滑倒等。
老年家电相对稀缺
适老产品有待开发
居家适老化不仅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也应该注意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是我国老年家电市场目前相对空白,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家电产品不多。
《法治日报》记者走访安徽省滁州市区以及北京市多家大型家电卖场后发现,目前很多家用电器都是智能产品,比如智能洗衣机、智能扫地机、智能电视机等,但这些电器的使用过于复杂,老年人使用起来不仅不“智能”,反而加大了难度。
比如,某知名品牌智能洗衣机可以实现在App端操作洗衣机进行洗涤、脱水、烘干、单脱水、预约等数种功能,但老人却需要花大力气去弄清这些复杂的按钮和功能。
微波炉也变得更加“高级”,可以实现加热、解冻、烧烤、杀菌、蒸蛋糕、蒸排骨等多种功能,但这些按钮小,字体也小,老人用起来很不方便,还容易出错。而早期功能单一、按键少的微波炉已经很少能在专柜见到了。
某商场家电区导购员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现在的产品更新迭代非常快,那些功能单一的产品销量不好,很多厂家都停产了,厂家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肯定会生产那些卖得更多更赚钱的产品,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各类智能家电。”
家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襄河镇街心花园的刘老最近强烈要求将家里的4K超高清智能电视换走,因为这台电视打开后的页面五颜六色,需要按很多键,不再像原来那样打开电视、按遥控器按钮上下键就能收看节目。有时候网络出现问题,刘老也束手无策。
据调查,目前市场上智能化家电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是走在生活前端的中青年,这类消费者倾向于选购功能齐全、外观好看的智能产品,而厂家为了争抢这部分有消费能力的群体,纷纷集中研发高科技智能化产品,很少有厂家研发老年家用电器。
不少受访的老年人对《法治日报》记者说,老年人需要的是适老产品,而不是智能产品。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需要注意发展养老产业,确保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软产品的供给及相应适老产品的研发。
缺乏认知缺少支持
适老改造难题不少
据《中国人口报》报道,目前我国适老化改造市场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社会缺乏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意识;二是政府、企业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缺乏科学认知;三是相关行业发展缺少政策支持。
近些年,一些适老化改造公司逐渐出现,但大多数还停留在对于基础设施的增加和完善上,比如增加一些防滑设施或者安装监控和报警器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适老化改造应该根据每位老年人的特点和生活习惯进行设计改造,比如家具的摆放是否方便老人行走,光线是否合适,温度是否适宜,坐下和起身时是否需要支撑等,这是一整套系统的改造设计。
《法治日报》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了一些适老化改造公司。他们介绍称,目前大多数适老化改造还是以政府、养老机构项目为主,主要进行地面防滑处理,适老化家具配备,卫生间、洗护室、无障碍系统等部分的设计打造。如果承接个人客户,则经济回报很低,不划算,他们很少会去做。同时,对个体家庭的适老化改造需要重新设计特定方案,一方面客户不愿意出设计费,另一方面如果个性化设计将来出了事,可能会遇到扯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这些住宅适老化改造的费用大多数还是需要家庭个人来承担,空巢老人并非失独家庭,她们有子女可以提供经济支持,光靠政府来承担比较困难,目前政府的财力水平还无法将其完全纳入养老基金体系。
《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进行适老化改造。
去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出资,将南二社区作为北京市首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试点,在适老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健康环境、服务环境、敬老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提升。如今,走在南二社区主干道上,可以看见明确清晰的指示向导牌;进入花园广场,发现有室外报警桩,一旦老人跌倒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也能够第一时间报警;走进居民楼内,可以看到新增的更适合老人使用的扶手。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小区无论是居民楼内、楼门口,还是凉亭、便利店,只要有楼梯的地方,都安装了扶手。室内,社区对99户80岁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的住宅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包括配置防滑垫、感应夜灯、连续手把、洗澡椅等方便老人自理的设备;还装了智能设备,实现就寝、习惯化动作、如厕、洗浴等数据实时监测,如有异常,老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可第一时间获悉。
长沙是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先行军”,2018年,就开始实施“千户计划”,免费为特困老人住所进行适老化改造,并计划用5年时间分期分批推进,每年惠及1000户家庭。
不过,大部分适老化改造还是由老人子女出资完成。据《长江日报》报道,一家2016年前后开始推出适老化改造业务的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接到的订单逐渐增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200多户老人和残疾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其中约有30%是老人或家属自费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
据受访的适老化改造公司介绍,安装扶手、蹲厕改坐厕、更换三色顶灯等适老化改造项目更受老人欢迎,扶手、洗澡椅和马桶加起来的安装费用在1600元左右。
顶层设计适老改造
软硬环境均需改善
据《世界人口展望2019》方案预测,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3亿人,老龄化率超过20%,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41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4亿人,老龄化率跃升至30%,进入重度老龄社会。
原新指出,面对这样的社会形态变化,不能再仅限于狭义的“适老化”,应该讨论广义的“适老化”,即整个社会的公共政策以及各种理念都共同适老化。
在原新看来,住宅适老化改造只是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的一部分,对于如何进行更宽领域、更多层面的适老化改造,需要将生活社区和城市公共设施一同纳入适老化改造。
陆杰华也认为,公众和国家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相关准备,适老化改造不是单单为了现在的这批老年人,还是为了以后更多的老龄人口。
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法律法规和专项规划政策陆续出台,比如《“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都在积极尝试顶层设计一个积极老年社会的发展走向。
原新指出,就目前人口城镇化和老龄化基本格局和趋势而言,适老化将是新时代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需要积极营造软环境,建设和改造硬环境。城市发展的软环境需要充分与老龄社会相适应,这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多元复杂因素,应当由老龄工作主管部门牵头,卫生健康、教育、文体、公安、民政、交通等多部门进行协作。城市建设的硬环境要切实体现老年友好理念,从居住场所、生活社区、城市公共设施三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
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基本理念在于“发展、保障、健康、和谐、参与”,力图建立一个老年友好社会。
陆杰华认为,目前我国社会对于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意识还不够到位,从家庭个人到企业政府都未能建立起完整的适老改造观念。个体层面来说,少数经济发达城市的人们有着想要适老改造自家房子的想法,大多数人还没有未雨绸缪地提前规划,而且适老改造存在明显城乡差异。
有资深从业者坦言,此前数年,由于国内没有统一的适老化改造国标、行标、强制标准,大多数企业只能自行制定标准,或者与行业专家合作设计相关标准,这就造成“一企一标”、产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愈发凸显。同时,有适老化改造需求的老年人个体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在制定统一标准的同时给企业的个性化操作留出空间,也是一个难题。
在陆杰华看来,可以从国家层面制定一个大标准,但考虑到各地区经济水平、各社区支持条件及适老化的因人而异性,可以由地方层面灵活发挥,不设置硬性标准。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出社区养老对居家养老的平台支撑作用,需要主动推进社区硬环境适老化,增加一些适老化的健康器械和文娱设施,动员社区群众参与老年人服务中心的建设,还可以设置日托间,解决老年人白天无人看顾的问题。”原新认为,城市规划方面,不仅要对老年人偏赖步行、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方式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也需要保障老年人的娱乐需求,对于公园和绿地等老年人常去地的文体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配套相应的无障碍设施和休息设备。
● 目前我国适老化改造市场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社会缺乏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意识;二是政府、企业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缺乏科学认知;三是相关行业发展缺少政策支持
● 住宅适老化改造只是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的一部分,需要进行更宽领域、更多层面的适老化改造,将生活社区和城市公共设施一同纳入
赵老住在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区的8楼,如今已经69岁了,患有高血压、风湿等多种疾病,因腿脚不便无奈被困在了室内。
此前,赵老不慎在家中跌倒,尽管身体有所恢复,但她此后在家里走动时,都要用胳膊撑住墙壁借力。时间久了,她家的墙壁上能看出一道道清晰的黑印。
“蹲得下去,站起来就蛮费劲了。”赵老说,为了不给儿女们“添麻烦”,如果没什么事情她基本不下楼。
如今在城市中,像赵老这样“不接地气”的“悬空老人”越来越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不少老人生活在老旧小区里,适老性差、出行难、活动空间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适老化改造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抢救性”工程。
近日,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公平竞争、服务便捷、充满活力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引导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份文件为仍处于起步期的适老化改造行业正式按下“启动键”。
但《法治日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巨大的适老化改造蛋糕,还存在“看得到吃不到”的种种难题。
城乡住宅不适老人
居家养老存在问题
目前,受我国养老文化传统的影响,多数老年人还是将居家养老作为首选。现行的“90-7-3”养老服务体系目标也从国家政策层面验证了这一点。
“90-7-3”养老服务体系目标是指,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由此可以看出,“居家养老”在中国式养老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目前我国的城乡住宅设计普遍存在不适老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家庭房间和社区设置两方面。
农村地区多以平房和两层楼房为主,少见高楼,这些地方的老年人大部分都居住在自家房屋的平地层,避免上下楼不便。相比之下,城镇化早期建设起来的一批小区如今呈现老旧状态,很多小区没有安装电梯,老年人上下楼很不方便。
家住安徽省宿迁市某小区的王老,由于腿脚不便,长期住在改造后的一层车库。他的女儿住在同一栋楼的四层,平日里都是女儿下楼来看望他。只有过年时,他才会在家人的扶持下慢慢上楼。
而就最近几年新建起来的一批小区来说,尽管绝大多数都安装了电梯,但对于一些不识字或者眼神不好的老年人来说,使用电梯也是一件难事。
北京南四环某小区住户张先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为了方便其父亲在进出楼梯时准确按下楼层按钮,他将电梯上自己所在楼层的按钮贴上红色贴纸,告诉父亲按红色的地方就可以,还在旁边贴了一张便利贴说明情况请求其他人不要撕掉贴纸。
此外,《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小区尽管在楼房台阶处设置了无障碍斜坡道,让一些坐轮椅的老年人可以自己上下坡道,但小区配套设施仍然缺少进一步考量。
小区内随处可见的台阶,是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刘老出门时的最大阻碍。因此,除了买东西、倒垃圾,她基本不出门,“就害怕在外面摔一跤,要是有个扶手就好了”。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半数,老年人多为夫妻二人独自生活,但是家中设施却未能及时更新以应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多数空巢老人住家的装修还是多年前的设置,缺少对于起居室、厕所、厨房等的相应改造。比如家中应该安置一些扶手,在厕所、浴室这类容易湿滑的地方应该改铺防滑瓷砖,可以安装一些呼叫和报警设施,以应对老人的突发风险。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表明,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问题,其中农村高达63.2%。超过半数的城市老年人认为,住房主要存在三大问题:没有呼叫和报警设施,没有扶手,光线昏暗。其他不适老问题还包括:厕所或浴室不好用、门槛绊脚或地面高低不平、地面易滑倒等。
老年家电相对稀缺
适老产品有待开发
居家适老化不仅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也应该注意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是我国老年家电市场目前相对空白,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家电产品不多。
《法治日报》记者走访安徽省滁州市区以及北京市多家大型家电卖场后发现,目前很多家用电器都是智能产品,比如智能洗衣机、智能扫地机、智能电视机等,但这些电器的使用过于复杂,老年人使用起来不仅不“智能”,反而加大了难度。
比如,某知名品牌智能洗衣机可以实现在App端操作洗衣机进行洗涤、脱水、烘干、单脱水、预约等数种功能,但老人却需要花大力气去弄清这些复杂的按钮和功能。
微波炉也变得更加“高级”,可以实现加热、解冻、烧烤、杀菌、蒸蛋糕、蒸排骨等多种功能,但这些按钮小,字体也小,老人用起来很不方便,还容易出错。而早期功能单一、按键少的微波炉已经很少能在专柜见到了。
某商场家电区导购员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现在的产品更新迭代非常快,那些功能单一的产品销量不好,很多厂家都停产了,厂家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肯定会生产那些卖得更多更赚钱的产品,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各类智能家电。”
家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襄河镇街心花园的刘老最近强烈要求将家里的4K超高清智能电视换走,因为这台电视打开后的页面五颜六色,需要按很多键,不再像原来那样打开电视、按遥控器按钮上下键就能收看节目。有时候网络出现问题,刘老也束手无策。
据调查,目前市场上智能化家电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是走在生活前端的中青年,这类消费者倾向于选购功能齐全、外观好看的智能产品,而厂家为了争抢这部分有消费能力的群体,纷纷集中研发高科技智能化产品,很少有厂家研发老年家用电器。
不少受访的老年人对《法治日报》记者说,老年人需要的是适老产品,而不是智能产品。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需要注意发展养老产业,确保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软产品的供给及相应适老产品的研发。
缺乏认知缺少支持
适老改造难题不少
据《中国人口报》报道,目前我国适老化改造市场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社会缺乏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意识;二是政府、企业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缺乏科学认知;三是相关行业发展缺少政策支持。
近些年,一些适老化改造公司逐渐出现,但大多数还停留在对于基础设施的增加和完善上,比如增加一些防滑设施或者安装监控和报警器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适老化改造应该根据每位老年人的特点和生活习惯进行设计改造,比如家具的摆放是否方便老人行走,光线是否合适,温度是否适宜,坐下和起身时是否需要支撑等,这是一整套系统的改造设计。
《法治日报》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了一些适老化改造公司。他们介绍称,目前大多数适老化改造还是以政府、养老机构项目为主,主要进行地面防滑处理,适老化家具配备,卫生间、洗护室、无障碍系统等部分的设计打造。如果承接个人客户,则经济回报很低,不划算,他们很少会去做。同时,对个体家庭的适老化改造需要重新设计特定方案,一方面客户不愿意出设计费,另一方面如果个性化设计将来出了事,可能会遇到扯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这些住宅适老化改造的费用大多数还是需要家庭个人来承担,空巢老人并非失独家庭,她们有子女可以提供经济支持,光靠政府来承担比较困难,目前政府的财力水平还无法将其完全纳入养老基金体系。
《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进行适老化改造。
去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出资,将南二社区作为北京市首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试点,在适老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健康环境、服务环境、敬老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提升。如今,走在南二社区主干道上,可以看见明确清晰的指示向导牌;进入花园广场,发现有室外报警桩,一旦老人跌倒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也能够第一时间报警;走进居民楼内,可以看到新增的更适合老人使用的扶手。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小区无论是居民楼内、楼门口,还是凉亭、便利店,只要有楼梯的地方,都安装了扶手。室内,社区对99户80岁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的住宅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包括配置防滑垫、感应夜灯、连续手把、洗澡椅等方便老人自理的设备;还装了智能设备,实现就寝、习惯化动作、如厕、洗浴等数据实时监测,如有异常,老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可第一时间获悉。
长沙是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先行军”,2018年,就开始实施“千户计划”,免费为特困老人住所进行适老化改造,并计划用5年时间分期分批推进,每年惠及1000户家庭。
不过,大部分适老化改造还是由老人子女出资完成。据《长江日报》报道,一家2016年前后开始推出适老化改造业务的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接到的订单逐渐增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200多户老人和残疾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其中约有30%是老人或家属自费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
据受访的适老化改造公司介绍,安装扶手、蹲厕改坐厕、更换三色顶灯等适老化改造项目更受老人欢迎,扶手、洗澡椅和马桶加起来的安装费用在1600元左右。
顶层设计适老改造
软硬环境均需改善
据《世界人口展望2019》方案预测,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3亿人,老龄化率超过20%,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41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4亿人,老龄化率跃升至30%,进入重度老龄社会。
原新指出,面对这样的社会形态变化,不能再仅限于狭义的“适老化”,应该讨论广义的“适老化”,即整个社会的公共政策以及各种理念都共同适老化。
在原新看来,住宅适老化改造只是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的一部分,对于如何进行更宽领域、更多层面的适老化改造,需要将生活社区和城市公共设施一同纳入适老化改造。
陆杰华也认为,公众和国家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相关准备,适老化改造不是单单为了现在的这批老年人,还是为了以后更多的老龄人口。
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法律法规和专项规划政策陆续出台,比如《“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都在积极尝试顶层设计一个积极老年社会的发展走向。
原新指出,就目前人口城镇化和老龄化基本格局和趋势而言,适老化将是新时代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需要积极营造软环境,建设和改造硬环境。城市发展的软环境需要充分与老龄社会相适应,这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多元复杂因素,应当由老龄工作主管部门牵头,卫生健康、教育、文体、公安、民政、交通等多部门进行协作。城市建设的硬环境要切实体现老年友好理念,从居住场所、生活社区、城市公共设施三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
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基本理念在于“发展、保障、健康、和谐、参与”,力图建立一个老年友好社会。
陆杰华认为,目前我国社会对于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意识还不够到位,从家庭个人到企业政府都未能建立起完整的适老改造观念。个体层面来说,少数经济发达城市的人们有着想要适老改造自家房子的想法,大多数人还没有未雨绸缪地提前规划,而且适老改造存在明显城乡差异。
有资深从业者坦言,此前数年,由于国内没有统一的适老化改造国标、行标、强制标准,大多数企业只能自行制定标准,或者与行业专家合作设计相关标准,这就造成“一企一标”、产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愈发凸显。同时,有适老化改造需求的老年人个体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在制定统一标准的同时给企业的个性化操作留出空间,也是一个难题。
在陆杰华看来,可以从国家层面制定一个大标准,但考虑到各地区经济水平、各社区支持条件及适老化的因人而异性,可以由地方层面灵活发挥,不设置硬性标准。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出社区养老对居家养老的平台支撑作用,需要主动推进社区硬环境适老化,增加一些适老化的健康器械和文娱设施,动员社区群众参与老年人服务中心的建设,还可以设置日托间,解决老年人白天无人看顾的问题。”原新认为,城市规划方面,不仅要对老年人偏赖步行、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方式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也需要保障老年人的娱乐需求,对于公园和绿地等老年人常去地的文体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配套相应的无障碍设施和休息设备。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