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教育 > 正文


北京开学后学生进校园仍要戴口罩

时间:2020-08-24 07:30:4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导读]北京市近百万大学生日前已开始陆续返校。从8月29日起,本市中小学生陆续迎来新学期。昨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

北京市近百万大学生日前已开始陆续返校。从8月29日起,本市中小学生陆续迎来新学期。昨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做客“你好!新学期”直播节目时表示,此次全学段开学,开学时间并非“一刀切”,而是错峰、错时段进行,按照先大学、中学,后小学;先起始年级、毕业年级,后其他年级的顺序梯次开学。

  开学后学生进校园仍要戴口罩

  针对开学后学生进校园是否需要戴口罩这个问题,李奕昨天给出肯定的答案。

  李奕解释说,在整体的疫情防控常态化过程中,学生群体和学校环境还是有其特殊性的,因为学生们要聚集在一起学习、生活,所以相应的防控措施应该比社会的其他群体更严格一些。其次是考虑到北京有过疫情反弹的经历,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学校采用相对高一些的防控标准和要求对于学校内部的防控还是很有意义的,暑假前复课时,要求学生戴口罩,疫情反弹时,学校内部没有出现过类似相互传染的情况。另外,考虑到北京进入秋季,气温变化非常快,容易感冒,而佩戴口罩也可以预防季节性流感和其他传染病。所以此次开学,大、中、小学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坚持佩戴口罩。

  “学校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李奕说,现在要求孩子们进校园戴口罩,也是在引导他们学会“带”口罩。当疫情发展形势进一步向好时,学生上学也要养成携带口罩的习惯。这个习惯和勤洗手一样,学生要从小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了解交往安全距离。“当人员比较聚集的时候,环境不太好的时候,学生会主动掏出小口罩戴上。”

  虽然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坚持戴口罩,但并非要求学生从早到晚一直佩戴。比如户外活动在不聚集、不接触的前提下,可不戴口罩。李奕表示,我们也要求中小学通过内部管理的错峰,尽可能安排大课间,让孩子到户外去运动。同时,李奕强调说,幼儿园采取全封闭式的管理,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所以入园后不必佩戴口罩,但教职员工需要全程佩戴口罩。

  60余万大学生返京返校需做核酸检测

  据李奕介绍,从8月15日到20日,93所在京高校中已有13所启动秋季学期学生集中返校工作,6天时间,累计返校学生达到27144人。目前,每天大约有3000至5000名大学生返京。

  根据目前整体掌握的各校返校计划来看,大学生返校峰值将出现在8月31日到9月6日,约20万人将在这周返校,预计9月6日返校人数最多,单日返校人数将达到5万人。“我们的设计是从8月15日开始,返京人数逐步增加,从每天的几千人逐渐增加到每天几万人,到9月6日达到最高峰后,返京学生人流会逐步下降,各校也将陆续迎来新生报到”。李奕说,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返京学生流,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统筹安排,跟各高校共同确定不同校不同年级相对合适的返京时间。

  同时,李奕强调说,考虑到目前全国的整体防疫形势,特别是还有部分地区存在个别的疫情反弹情况,学生返校需要做核酸检测。“不同学校返校节奏和生源情况不同,所以核酸检测如何进行由各校自行安排,灵活处理”。李奕说,如学生所在地不具备核酸检测条件,可先持健康“绿码”返京,入住学校健康观察点,待核酸检测阴性后转入正常学习生活。

  新学期所有课程要开全 寒假统一放

  新学期是否可以正常开展体育课、实验课等课程?李奕在直播节目中提出:“新学期开学是正式的全面恢复教育教学,是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但李奕也强调,不同课程的实现形式上可能会有新的防疫要求。比如社会实践类活动,需要集体外出的活动在开学初期会改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校内的体育课、实验课都要开启。同时,食堂就餐、图书馆借阅等都将恢复正常状态。同时,李奕说,新学期,将会以班级和年级为单元,便于学校实现溯源。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快速找到源头并划分清楚边界。但“单元式”管理不会影响课程,不会影响高中走班教学。

  针对很多大学生关注的“军训是否会取消”这一问题,李奕也表示说,“大学生军训由各校确定,能满足防疫需求的,可以正常进行。”

  最后,李奕表示,虽然新学期错峰开学,但是中小学生放寒假的时间是统一的,目前新学年的校历已经公布。“在疫情最严重的春季,教育部门也是如期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孩子的正常成长节奏不受干扰。所以请广大家长和同学们放心,新学期的各项工作安排都已经落实到位,我们按计划进行。”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