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旅游业多停摆 侨胞旅游业者各显其能谋出路
时间:2020-08-14 09:47:2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导读]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华侨华人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海外华侨华人没有坐等疫情好转,而是想方设法突围,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华侨华人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海外华侨华人没有坐等疫情好转,而是想方设法“突围”,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智慧,四面出击,各显其能,为自己带来新的希望。
本期看点:作为海外华侨华人从业人数众多的行业,旅游相关行业的严重萧条,也给海外侨胞旅游业者带来巨大压力。
压力催生动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许多海外侨胞旅游业者开始探索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也有许多侨胞利用曾经从事旅游业积累的资源,发掘新的行业机遇,期盼旅游业早日复苏。
旅游停滞集体“休眠”
“疫情发生后,我在匈牙利的旅游产业收入是零。”“欧来欧去”华人旅行团东欧负责人、旅匈侨胞佟大明告诉本报记者,匈牙利疫情防控一直较为有效,但最近一周,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持续增长。疫情发生以来,匈牙利全国的旅游业进入完全停滞状态。
这也是欧洲各国旅游业现状的一个缩影。欧洲旅游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0年前往欧洲旅行的数量预计将至少下降54%。考虑到新冠病毒对健康和经济的相互影响,全球旅游经济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欧洲旅游委员会7月初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欧洲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中可能有1420万至2950万人面临失业。在欧洲各国从事旅游业的华侨华人,自然也受到严重冲击。
希腊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徐伟春在希腊投资了一家旅游公司,他的公司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今年希腊旅游业几乎所有公司都是歇业状态,大家一起进入休眠模式。”徐伟春说,华侨华人在希腊从事导游行业的人数众多,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从事旅游业的侨胞不得不做好中长期歇业的准备。
塔吉克斯坦“丝路青旅”总经理胡峰经营的“丝路青旅”,是唯一一家与中国国内旅行社对接的塔吉克斯坦华人旅行社。如今,塔吉克斯坦的国际旅游全部停止。“我的公司车辆闲置,酒店关闭,员工转行,公司已经做好2021年底之前不再有任何旅游地接业务的计划。”胡峰言语中透露着无奈。
在阿联酋迪拜做导游的侨胞吴女士,最近也陷入“失业”焦虑。“受疫情影响,阿联酋旅游业和民航、酒店、汽车租赁等相关行业都损失惨重,从业人员大量流失。疫情以来,在阿联酋从事导游相关工作的华侨华人普遍面临没有收入的困境。”吴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她和丈夫此前都在阿联酋做导游,疫情发生后,两人没有了导游收入,在迪拜的高生活成本让他们全家倍感压力。此外,由于旅游全部暂停,迪拜商场的中国销售员大批失业,餐厅工作人员也暂时停工,许多当地旅游公司遭遇关停潮。
转型转行各谋生路
在中国旅游社交分享网站“马蜂窝”上,“欧来欧去”账号最近在直播频道活跃起来。“跟着达芬奇密码解读巴黎”“徒步布达佩斯第一大道‘小香街’”“英国的小罗马——温泉圣地巴斯”……每一期直播都选择欧洲某一处旅游胜地,带领观众在异国街头且行且看,一边欣赏异国实地美景,一边聊当地文化风俗。这是疫情期间佟大明和他的同事们尝试的“直播”转型。
“主要目的就是让国内观众通过直播更加了解欧洲,也让想到欧洲旅行的潜在客户了解‘欧来欧去’。观众对我们更熟悉一些,旅游恢复之后,在选择旅游公司时也更信任我们。”佟大明介绍,目前的直播是纯公益性质,由公司在不同国家分部的员工兼职完成,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尽管目前刚刚起步,但这是公司在直播领域的试水,契合公司扩大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长远规划。
与在旅游行业探索转型不同,在更多旅游业完全停滞的国家,旅游业从业侨胞开始尝试其他行业。在公司歇业的半年里,胡峰开始忙活一个“意外”项目。2019年底,胡峰收到旅塔华侨朋友送来的一床棉被。“我从小到大没盖过这么舒服的棉被!”胡峰第一次“试用”棉被,就被它的高品质“圈粉”。当时还忙于旅行社相关业务的胡峰,动起了与棉被厂商合作销售的念头。疫情发生后,棉被厂陷入经营危机,一直在塔吉克斯坦的胡峰计划与这位朋友合作,为棉被厂复工复产做好准备工作,一旦防疫等相关条件成熟,就立即开工。“相比旅游业,棉被厂的复工复产相对快速和容易。”胡峰说。
“能与棉被厂达成合作,得益于多年来在塔吉克斯坦和中国积累的资源和渠道。”胡峰坦言,这家棉被厂采用塔吉克斯坦当地的优质棉花作为原料,引进中国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再到销售渠道,其中许多环节都利用了此前积累的人脉和资源。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吴女士开始在迪拜寻找新的商机。在当地购物节打折时,吴女士和丈夫做起海外代购,依靠常年做导游积累的客源,为国内顾客代购海外商品。“虽说和现在面临的生活压力相比,代购收入算是杯水车薪,但也给我们支撑下去的希望。”吴女士说。
多手打算静待“春”来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十分深远,旅游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它的恢复与整体经济恢复是同步的。”佟大明对欧洲旅游业的复苏有自己的预判,“可能最近1年,欧洲旅游业都不太可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在这段蛰伏期间,我们希望能把直播继续做下去,如果效果好,我们考虑加派专业人手,把直播做大做强。”目前,“欧来欧去”在马蜂窝平台已进行30余场直播,最高单场观看量达到12.5万人次。未来,公司还将尝试在直播中为观众推荐旅游地特产,通过“直播带货”,把欧洲优质的食品、日用品、特色工艺品送到国内观众手上。
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的徐伟春,也有自己的两手打算。“我们正在建立一个中外贸易平台,让海外的贸易商以更低的价格拿到产品,让中国的厂商有更多的海外订单。”徐伟春介绍。疫情期间,徐伟春与中国国内厂商合作,搭建起全球进出口贸易平台,促成更多海外订单下到中国。另一方面,徐伟春也在筹划,疫情过后,自己投资的旅游公司,如何将传统旅游项目升级成高端定制旅游,为6人以下的精品团设计个性化旅游路线,让游客体验更加安全舒适的希腊之旅。
“我大学学的就是旅游管理,之前做导游也觉得挺喜欢这个行业的,未来有机会还是想继续从事这行。”吴女士说,距离旅游行业恢复还有一段时间,她打算先到机票销售公司“打打工”,多尝试一些其他行业,不放过任何发展机会。
胡峰对旅游业恢复抱有谨慎态度,他准备近期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棉被厂项目上。“现在能与朋友合作经营棉被厂,尝试制造业的项目,拓展了我的经营领域。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棉被厂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也是对当地恢复经济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胡峰说,”希望能打造出中亚地区质量最上乘的棉被,也希望旅游业早日复苏、早日繁荣起来,让‘丝路青旅’早日恢复往日活力。
本期看点:作为海外华侨华人从业人数众多的行业,旅游相关行业的严重萧条,也给海外侨胞旅游业者带来巨大压力。
压力催生动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许多海外侨胞旅游业者开始探索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也有许多侨胞利用曾经从事旅游业积累的资源,发掘新的行业机遇,期盼旅游业早日复苏。
旅游停滞集体“休眠”
“疫情发生后,我在匈牙利的旅游产业收入是零。”“欧来欧去”华人旅行团东欧负责人、旅匈侨胞佟大明告诉本报记者,匈牙利疫情防控一直较为有效,但最近一周,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持续增长。疫情发生以来,匈牙利全国的旅游业进入完全停滞状态。
这也是欧洲各国旅游业现状的一个缩影。欧洲旅游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0年前往欧洲旅行的数量预计将至少下降54%。考虑到新冠病毒对健康和经济的相互影响,全球旅游经济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欧洲旅游委员会7月初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欧洲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中可能有1420万至2950万人面临失业。在欧洲各国从事旅游业的华侨华人,自然也受到严重冲击。
希腊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徐伟春在希腊投资了一家旅游公司,他的公司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今年希腊旅游业几乎所有公司都是歇业状态,大家一起进入休眠模式。”徐伟春说,华侨华人在希腊从事导游行业的人数众多,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从事旅游业的侨胞不得不做好中长期歇业的准备。
塔吉克斯坦“丝路青旅”总经理胡峰经营的“丝路青旅”,是唯一一家与中国国内旅行社对接的塔吉克斯坦华人旅行社。如今,塔吉克斯坦的国际旅游全部停止。“我的公司车辆闲置,酒店关闭,员工转行,公司已经做好2021年底之前不再有任何旅游地接业务的计划。”胡峰言语中透露着无奈。
在阿联酋迪拜做导游的侨胞吴女士,最近也陷入“失业”焦虑。“受疫情影响,阿联酋旅游业和民航、酒店、汽车租赁等相关行业都损失惨重,从业人员大量流失。疫情以来,在阿联酋从事导游相关工作的华侨华人普遍面临没有收入的困境。”吴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她和丈夫此前都在阿联酋做导游,疫情发生后,两人没有了导游收入,在迪拜的高生活成本让他们全家倍感压力。此外,由于旅游全部暂停,迪拜商场的中国销售员大批失业,餐厅工作人员也暂时停工,许多当地旅游公司遭遇关停潮。
转型转行各谋生路
在中国旅游社交分享网站“马蜂窝”上,“欧来欧去”账号最近在直播频道活跃起来。“跟着达芬奇密码解读巴黎”“徒步布达佩斯第一大道‘小香街’”“英国的小罗马——温泉圣地巴斯”……每一期直播都选择欧洲某一处旅游胜地,带领观众在异国街头且行且看,一边欣赏异国实地美景,一边聊当地文化风俗。这是疫情期间佟大明和他的同事们尝试的“直播”转型。
“主要目的就是让国内观众通过直播更加了解欧洲,也让想到欧洲旅行的潜在客户了解‘欧来欧去’。观众对我们更熟悉一些,旅游恢复之后,在选择旅游公司时也更信任我们。”佟大明介绍,目前的直播是纯公益性质,由公司在不同国家分部的员工兼职完成,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尽管目前刚刚起步,但这是公司在直播领域的试水,契合公司扩大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长远规划。
与在旅游行业探索转型不同,在更多旅游业完全停滞的国家,旅游业从业侨胞开始尝试其他行业。在公司歇业的半年里,胡峰开始忙活一个“意外”项目。2019年底,胡峰收到旅塔华侨朋友送来的一床棉被。“我从小到大没盖过这么舒服的棉被!”胡峰第一次“试用”棉被,就被它的高品质“圈粉”。当时还忙于旅行社相关业务的胡峰,动起了与棉被厂商合作销售的念头。疫情发生后,棉被厂陷入经营危机,一直在塔吉克斯坦的胡峰计划与这位朋友合作,为棉被厂复工复产做好准备工作,一旦防疫等相关条件成熟,就立即开工。“相比旅游业,棉被厂的复工复产相对快速和容易。”胡峰说。
“能与棉被厂达成合作,得益于多年来在塔吉克斯坦和中国积累的资源和渠道。”胡峰坦言,这家棉被厂采用塔吉克斯坦当地的优质棉花作为原料,引进中国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再到销售渠道,其中许多环节都利用了此前积累的人脉和资源。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吴女士开始在迪拜寻找新的商机。在当地购物节打折时,吴女士和丈夫做起海外代购,依靠常年做导游积累的客源,为国内顾客代购海外商品。“虽说和现在面临的生活压力相比,代购收入算是杯水车薪,但也给我们支撑下去的希望。”吴女士说。
多手打算静待“春”来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十分深远,旅游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它的恢复与整体经济恢复是同步的。”佟大明对欧洲旅游业的复苏有自己的预判,“可能最近1年,欧洲旅游业都不太可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在这段蛰伏期间,我们希望能把直播继续做下去,如果效果好,我们考虑加派专业人手,把直播做大做强。”目前,“欧来欧去”在马蜂窝平台已进行30余场直播,最高单场观看量达到12.5万人次。未来,公司还将尝试在直播中为观众推荐旅游地特产,通过“直播带货”,把欧洲优质的食品、日用品、特色工艺品送到国内观众手上。
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的徐伟春,也有自己的两手打算。“我们正在建立一个中外贸易平台,让海外的贸易商以更低的价格拿到产品,让中国的厂商有更多的海外订单。”徐伟春介绍。疫情期间,徐伟春与中国国内厂商合作,搭建起全球进出口贸易平台,促成更多海外订单下到中国。另一方面,徐伟春也在筹划,疫情过后,自己投资的旅游公司,如何将传统旅游项目升级成高端定制旅游,为6人以下的精品团设计个性化旅游路线,让游客体验更加安全舒适的希腊之旅。
“我大学学的就是旅游管理,之前做导游也觉得挺喜欢这个行业的,未来有机会还是想继续从事这行。”吴女士说,距离旅游行业恢复还有一段时间,她打算先到机票销售公司“打打工”,多尝试一些其他行业,不放过任何发展机会。
胡峰对旅游业恢复抱有谨慎态度,他准备近期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棉被厂项目上。“现在能与朋友合作经营棉被厂,尝试制造业的项目,拓展了我的经营领域。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棉被厂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也是对当地恢复经济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胡峰说,”希望能打造出中亚地区质量最上乘的棉被,也希望旅游业早日复苏、早日繁荣起来,让‘丝路青旅’早日恢复往日活力。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