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的二手电商平台该整治了
时间:2020-08-04 07:11:27 来源:工人日报
[导读]二手电商平台上的漏洞正在成为整个电商行业这只木桶的短板,甚至为电商业健康发展、市场公平、消费者合法权益撕开缺口。 据8月2日中国新...
二手电商平台上的漏洞正在成为整个电商行业这只“木桶”的短板,甚至为电商业健康发展、市场公平、消费者合法权益撕开缺口。
据8月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随着行业的扩张,二手电商平台的商品变得鱼龙混杂,不乏有涉嫌低俗内容的服务及违禁品在出售。而类似问题曾多次被曝光,一些二手电商平台常用手法是:不管就卖,曝光就删。
二手电商平台,可以理解为网上的跳蚤市场。不同于普通的电商平台,这是一个为闲置资源、二手物品提供流转买卖的平台。买家可以在这里买到书、玩具、数码产品等实体物件,也可以买到游戏装备、社交软件账号等虚拟商品。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在这样的平台还能买到弓箭弩等杀伤性武器、处方药、野生动物、涉黄U盘等,甚至包括“你懂的”的上门服务,等等。
事实上,二手电商平台在早期主打二手物品交易,赢得不少拥趸。数据显示,到今年,二手电商平台上产生的价值或可达万亿级规模。然而,近来的发展态势令人堪忧。在这些平台上购买盗版网课的孩子,学习内容无法保证质量,而被盗版的所有者知识产权被侵犯;在平台购买弓箭弩、管制药品的人,为社会埋下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出售假货、以次充好,甚至碰瓷名牌,则在侵蚀着市场公平,等等。更严重的是,在循环经济发展方兴未艾的当下,闲置资源本可发挥更大价值,但这池春水被某些平台搅浑,实在可惜。在网友跟帖中,一条获赞颇多的留言写道:“现在里面鱼目混珠,严重影响公平交易,但举报了都没人管。”这大体代表了很多用户的心声,更凸显了其发展混乱的现状。
究其原因,其一,监管难度大,二手电商平台上的交易模式为C2C(个人对个人)模式,卖家是普通的个人注册用户,监管面大,监测和打击不法行为存在难度。监管部门管不过来,平台方自身监管疲软,甚至存在放水养鱼的纵容心理。
其二,平台部分规则设置不合理,使不法分子能轻易绕开监管。比如用户注册可谓“零门槛”,个人卖家不需营业执照,即便账号被封,换个手机号再注册又可以卷土重来;商品无须经过售前检查,卖家无须缴纳保证金,付款也可跳转到第三方,等等。
此外,二手电商平台上的商事行为界定不够明晰,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有的二手交易已突破C2C模式,有些专业卖家如房产中介假称个人急需用钱而卖房,但成交记录和上架商品中却显示多套房源。这种行为事实上已经构成B2C(企业对个人)的商事行为,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下的经营者,应该履行各项法定义务。然而在“二手”“个人卖家”的名头下,其躲过了身份识别、法定义务和相应惩戒。
二手电商平台也是商业平台,即使从事零星的小额交易,买卖双方也必须恪守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遗憾的是,当前一些二手电商平台正在因“小众”、关注度低、监管松散,而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兴风作浪之地。如果说自去年起施行的电子商务法是为电子商务行业打补丁、加固发展链条的薄弱环节,那么,二手电商平台上的漏洞正在成为整个电商行业这只“木桶”的短板,甚至为电商业健康发展、市场公平、消费者合法权益撕开缺口。
规范二手电商平台发展,一方面,平台方和监管方都应像整治普通电商平台售假行为那样,合力打击二手电商平台上的灰黑买卖,露头就打,促使其回归激活闲置资源的初心和本质。另一方面,规范经营、打假打非,需要久久为功,期待有关方面能够及时跟进,破解监管难题。同时,希望头部平台保持清醒,探索培育出规范的二手交易模式,寻找到二手共享经济的经营范本。
在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当下,作为一种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新业态,互联网二手交易市场前景可期。切记,千万别把“王者”硬生生打成“青铜”。
据8月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随着行业的扩张,二手电商平台的商品变得鱼龙混杂,不乏有涉嫌低俗内容的服务及违禁品在出售。而类似问题曾多次被曝光,一些二手电商平台常用手法是:不管就卖,曝光就删。
二手电商平台,可以理解为网上的跳蚤市场。不同于普通的电商平台,这是一个为闲置资源、二手物品提供流转买卖的平台。买家可以在这里买到书、玩具、数码产品等实体物件,也可以买到游戏装备、社交软件账号等虚拟商品。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在这样的平台还能买到弓箭弩等杀伤性武器、处方药、野生动物、涉黄U盘等,甚至包括“你懂的”的上门服务,等等。
事实上,二手电商平台在早期主打二手物品交易,赢得不少拥趸。数据显示,到今年,二手电商平台上产生的价值或可达万亿级规模。然而,近来的发展态势令人堪忧。在这些平台上购买盗版网课的孩子,学习内容无法保证质量,而被盗版的所有者知识产权被侵犯;在平台购买弓箭弩、管制药品的人,为社会埋下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出售假货、以次充好,甚至碰瓷名牌,则在侵蚀着市场公平,等等。更严重的是,在循环经济发展方兴未艾的当下,闲置资源本可发挥更大价值,但这池春水被某些平台搅浑,实在可惜。在网友跟帖中,一条获赞颇多的留言写道:“现在里面鱼目混珠,严重影响公平交易,但举报了都没人管。”这大体代表了很多用户的心声,更凸显了其发展混乱的现状。
究其原因,其一,监管难度大,二手电商平台上的交易模式为C2C(个人对个人)模式,卖家是普通的个人注册用户,监管面大,监测和打击不法行为存在难度。监管部门管不过来,平台方自身监管疲软,甚至存在放水养鱼的纵容心理。
其二,平台部分规则设置不合理,使不法分子能轻易绕开监管。比如用户注册可谓“零门槛”,个人卖家不需营业执照,即便账号被封,换个手机号再注册又可以卷土重来;商品无须经过售前检查,卖家无须缴纳保证金,付款也可跳转到第三方,等等。
此外,二手电商平台上的商事行为界定不够明晰,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有的二手交易已突破C2C模式,有些专业卖家如房产中介假称个人急需用钱而卖房,但成交记录和上架商品中却显示多套房源。这种行为事实上已经构成B2C(企业对个人)的商事行为,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下的经营者,应该履行各项法定义务。然而在“二手”“个人卖家”的名头下,其躲过了身份识别、法定义务和相应惩戒。
二手电商平台也是商业平台,即使从事零星的小额交易,买卖双方也必须恪守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遗憾的是,当前一些二手电商平台正在因“小众”、关注度低、监管松散,而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兴风作浪之地。如果说自去年起施行的电子商务法是为电子商务行业打补丁、加固发展链条的薄弱环节,那么,二手电商平台上的漏洞正在成为整个电商行业这只“木桶”的短板,甚至为电商业健康发展、市场公平、消费者合法权益撕开缺口。
规范二手电商平台发展,一方面,平台方和监管方都应像整治普通电商平台售假行为那样,合力打击二手电商平台上的灰黑买卖,露头就打,促使其回归激活闲置资源的初心和本质。另一方面,规范经营、打假打非,需要久久为功,期待有关方面能够及时跟进,破解监管难题。同时,希望头部平台保持清醒,探索培育出规范的二手交易模式,寻找到二手共享经济的经营范本。
在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当下,作为一种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新业态,互联网二手交易市场前景可期。切记,千万别把“王者”硬生生打成“青铜”。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