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要闻 文化 企业 理财 保险 消费 公司 区域 创业 责任 时评 调查
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两部门发文!将推进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时间:2020-07-20 08:05: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导读]本报讯(记者 程婕)近日,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0〕第7号)》,同意银行间债券市场与...

本报讯(记者 程婕)近日,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0〕第7号)》,同意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此举旨在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要求,进一步便利债券投资者,促进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互联互通是指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合格投资者通过两个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

  此次两个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体分为交易前台连接和托管结算后台连接两个部分。一方面,外汇交易中心与沪深交易所交易平台建立高效系统连接,提供交易服务;另一方面,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清算所和中国结算两两互相开立名义持有人账户,建立高效系统连接,支持合格投资者实现“一点接入”交易结算。

  公告明确,人民银行、证监会将加强监管合作与协调,共同对通过互联互通开展的债券发行、登记、交易、托管、清算、结算等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等基础设施可联合为发行人、投资者提供债券发行、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付息兑付等服务。

  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之间、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之间应相互开立名义持有人账户,用于记载全部名义持有债券的余额。

  公告称,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实现的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以及境内上市的其他银行,可以选择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或者以直接开户的方式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协议交易。

  据了解,自1997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由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3个子市场组成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其中,由机构投资者参与的银行间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场所,近年的债券托管量和交易量占整个市场的九成左右。从监管看,债券市场是多主体监管的架构。

  近年来,为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发展的债券市场,相关部门一系列举措不断落地。比如,2019年8月,证监会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通知,扩大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现券交易的银行范围。2019年12月,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发布《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披标准。今年3月初,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 《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

  央行近日表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有利于切实便利债券跨市场发行与交易,促进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统一市场和统一价格,为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宏观调控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效率,推动构建以客户为中心、适度竞争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内存

  债券市场余额108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二

  过去几年,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不管是年发行金额还是托管余额,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5年,我国债券市场全年发行各类债券22.3万亿元;2019年,债市发行各类债券达到45.3万亿元。随着各类债券年发行量的持续增长,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也逐年递增。2015年年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47.9万亿元;2019年年末,债市托管余额增至99.1万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债券市场品种也在不断丰富,产品涵盖了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公司信用债、同业存单、熊猫债等多类品种。在各大类债券品种中,近年来还有很多创新性的债券,比如扶贫专项债、绿色债券、小微金融债、“双创”债等。在今年以来的疫情防控战中,多类型的防控疫情主题债相继发行。

  今年7月3日,央行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为108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0年6月末,共有近900家境外法人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约2.6万亿元,2017年以来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长。

  目前,境外机构持债规模占我国债券总量的比重为2.4%,持有国债规模占比达9%。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