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消费贷不良规模4年暴涨1954% 涉暴力催收投诉不断
时间:2020-06-21 07:36:37 来源:新浪财经
[导读]日前,上海银行发布2019年报,全年实现收入498亿元,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均在13%左右,这已经使该行营收净利增幅连续两年保持在双位数...
日前,上海银行发布2019年报,全年实现收入498亿元,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均在13%左右,这已经使该行营收净利增幅连续两年保持在双位数。
记者注意到,财报亮眼的背后是该行重视零售金融战略转型,其中消费贷功不可没。2016年至2019年,上海银行消费贷规模从276亿元跃升至1747亿元,四年涨幅超过530%。
但硬币另一面却没有这么光鲜。消费贷大步快跑的同时,消费贷的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跑得更快”,另外,20余张罚单与暴力催收等事件也“如期而至”。
“上海银行的扩张压力较大,押宝于消费贷业务,会导致银行的业务员对消费贷客户的审核不严格、信用考核有所放松,引发不良率上升的同时,也触犯了法律法规。”独立评论员、高级经济师周正国告诉记者。
消费贷不良规模4年暴涨1954%
2017年,上海银行开始向零售金融方向转型,资产投放的重点由“公司贷款”转到“个人金融”,重点发力消费贷业务。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末上海银行个人贷款及垫款总额为1191亿元,2019年已经上升至3218亿元,增幅接近170%,同一时期,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的年均增速仅为60%左右。
个人贷款规模快速扩张主要得益于消费贷业务的增长。2016年末上海银行的消费贷余额只有276亿元,而2019年时已经达到1747亿元,四年上涨530%,占个人贷款和垫款的比例也从23%上升至54%。
火箭般的增速让上海银行成为近三年消费贷规模扩充最快的城商行。在全国消费贷规模排名前十的银行中,上海银行位列第六,规模超过大型银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甚至也把国有六大行之一的农业银行也甩在了身后。
但“大跃进”式的发展也加速了上海银行信贷风险的暴露,主要表现在该行资产质量逐渐承压。
2016年上海银行消费贷不良贷款余额还不足9800万,而2019年末该数字为20亿,四年上涨了1954%,是消费贷规模增速的3.7倍。同时,也推动了个人贷款及垫款的不良规模大幅上升.2016年末上海银行个人贷款及垫款的不良余额还不足8亿元,2019年就已经超过28亿,上涨了255%。上海银行整体不良贷款及垫款的规模也从65亿元升至113亿元,上涨逾七成。
在不良贷款比例方面,四年时间,上海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上涨超过200%,从0.35%升至1.15%。2019年该行的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16,较上年上涨0.02个百分点,2020年一季度,不良率再次上升至1.18%。
涉嫌暴力催收投诉不断
近年来,城商行的扩张压力较大,零售金融转型加速,在押宝于消费贷业务的同时,也会导致银行的业务员对消费贷客户的审核不严格、信用考核有所放松,提高了银行触犯法律法规的风险。
记者统计,今年以来上海银行共收到5张罚单,罚款总额达258.6万元,其中4张罚单涉及贷款业务,处罚缘由分别为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放不审慎、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贷后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挪用入房地产企业等。
而今年4月15日的一张罚单,则直接指明该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放不审慎。也因此,上海银行盐城分行被罚款60万元。
其实在2019年该行就已经因信贷问题屡屡遭受银保监局的处罚。去年,上海银行收到的罚单多达16张,罚款损失高达1025万元,而2018年该行罚款损失不足500万。
具体来看,去年的16张罚单中有13张涉及贷款业务,违规行为同样集中在授信管理严重不审慎、贷后资金监管及控制不到位。其中涉及消费贷的罚单有3张,共涉及金额180万元,原因为“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时,未按照规定进行贷款支付管理”以及“个人消费贷用途管控不严”。
“这些处罚实际上反映出上海银行想依靠消费贷实现”弯道超车“,而采取的过于激进的发展理念,”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个别银行只关心你的还款能力,而不是你的贷款用途。”上述人士补充说,“为了防止资金空转,监管层面一直在要求个人消费贷款要有场景依托,贷后资金不能流入楼市、股市,但有些银行却在实际操作层面出现了偏差。”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海银行消费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暴力催收的投诉也如影随形。
“聚投诉”平台显示,上海银行投诉量为495条,解决率不足10%,在城商行中,与之消费贷规模相当的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投诉量仅为140、68,解决率高达56%。记者统计,今年6月以来,“聚投诉”平台共接到17条有关上海银行的投诉,其中10条涉及暴力催收,“骚扰”、“威胁”、“恐吓”等成为关键词。
对于上海银行消费贷不良激增以及放款合规、暴力催收等问题,记者致电并致函上海银行董秘办想要与其进一步沟通,但截止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记者注意到,财报亮眼的背后是该行重视零售金融战略转型,其中消费贷功不可没。2016年至2019年,上海银行消费贷规模从276亿元跃升至1747亿元,四年涨幅超过530%。
但硬币另一面却没有这么光鲜。消费贷大步快跑的同时,消费贷的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跑得更快”,另外,20余张罚单与暴力催收等事件也“如期而至”。
“上海银行的扩张压力较大,押宝于消费贷业务,会导致银行的业务员对消费贷客户的审核不严格、信用考核有所放松,引发不良率上升的同时,也触犯了法律法规。”独立评论员、高级经济师周正国告诉记者。
消费贷不良规模4年暴涨1954%
2017年,上海银行开始向零售金融方向转型,资产投放的重点由“公司贷款”转到“个人金融”,重点发力消费贷业务。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末上海银行个人贷款及垫款总额为1191亿元,2019年已经上升至3218亿元,增幅接近170%,同一时期,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的年均增速仅为60%左右。
个人贷款规模快速扩张主要得益于消费贷业务的增长。2016年末上海银行的消费贷余额只有276亿元,而2019年时已经达到1747亿元,四年上涨530%,占个人贷款和垫款的比例也从23%上升至54%。
火箭般的增速让上海银行成为近三年消费贷规模扩充最快的城商行。在全国消费贷规模排名前十的银行中,上海银行位列第六,规模超过大型银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甚至也把国有六大行之一的农业银行也甩在了身后。
但“大跃进”式的发展也加速了上海银行信贷风险的暴露,主要表现在该行资产质量逐渐承压。
2016年上海银行消费贷不良贷款余额还不足9800万,而2019年末该数字为20亿,四年上涨了1954%,是消费贷规模增速的3.7倍。同时,也推动了个人贷款及垫款的不良规模大幅上升.2016年末上海银行个人贷款及垫款的不良余额还不足8亿元,2019年就已经超过28亿,上涨了255%。上海银行整体不良贷款及垫款的规模也从65亿元升至113亿元,上涨逾七成。
在不良贷款比例方面,四年时间,上海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上涨超过200%,从0.35%升至1.15%。2019年该行的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16,较上年上涨0.02个百分点,2020年一季度,不良率再次上升至1.18%。
涉嫌暴力催收投诉不断
近年来,城商行的扩张压力较大,零售金融转型加速,在押宝于消费贷业务的同时,也会导致银行的业务员对消费贷客户的审核不严格、信用考核有所放松,提高了银行触犯法律法规的风险。
记者统计,今年以来上海银行共收到5张罚单,罚款总额达258.6万元,其中4张罚单涉及贷款业务,处罚缘由分别为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放不审慎、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贷后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挪用入房地产企业等。
而今年4月15日的一张罚单,则直接指明该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放不审慎。也因此,上海银行盐城分行被罚款60万元。
其实在2019年该行就已经因信贷问题屡屡遭受银保监局的处罚。去年,上海银行收到的罚单多达16张,罚款损失高达1025万元,而2018年该行罚款损失不足500万。
具体来看,去年的16张罚单中有13张涉及贷款业务,违规行为同样集中在授信管理严重不审慎、贷后资金监管及控制不到位。其中涉及消费贷的罚单有3张,共涉及金额180万元,原因为“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时,未按照规定进行贷款支付管理”以及“个人消费贷用途管控不严”。
“这些处罚实际上反映出上海银行想依靠消费贷实现”弯道超车“,而采取的过于激进的发展理念,”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个别银行只关心你的还款能力,而不是你的贷款用途。”上述人士补充说,“为了防止资金空转,监管层面一直在要求个人消费贷款要有场景依托,贷后资金不能流入楼市、股市,但有些银行却在实际操作层面出现了偏差。”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海银行消费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暴力催收的投诉也如影随形。
“聚投诉”平台显示,上海银行投诉量为495条,解决率不足10%,在城商行中,与之消费贷规模相当的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投诉量仅为140、68,解决率高达56%。记者统计,今年6月以来,“聚投诉”平台共接到17条有关上海银行的投诉,其中10条涉及暴力催收,“骚扰”、“威胁”、“恐吓”等成为关键词。
对于上海银行消费贷不良激增以及放款合规、暴力催收等问题,记者致电并致函上海银行董秘办想要与其进一步沟通,但截止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