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名师送上“高考冲刺指南”
时间:2020-06-13 08:29:47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2020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在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复习时间该如何安排?哪些内容是重点复习知识点?考生们如何进行最后科学有效的冲...
2020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在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复习时间该如何安排?哪些内容是重点复习知识点?考生们如何进行最后科学有效的冲刺复习?今天,本报特邀我市重点高中各学科名师,为考生送上“高考冲刺指南”,为津城考生加油!(今日刊发下篇:地理、物理、历史、化学、生物)
地理
明确概念 强调综合
耀华中学 于洁
近年来天津高考地理学科试题突出一条主线,即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一是以区域为背景,多角度考查学生区域认知水平;二是运用生活中的现象与时事热点,创设新颖情境,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提取、加工、整合,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三是结合社会热点,考查学生是否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今年是我市实施新课改以来的首次高考,核心素养考查将会一以贯之。最后20多天的冲刺,同学们应该遵循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复习备考。
一、检索高频考点,精准把握概念
高考复习冲刺阶段要进一步夯实主干知识点,尤其是高频考点。如地球运动、气候和天气、区位问题、环境问题等,建议同学们熟悉教材,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整合答题思路。例如遇到“描述某地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类似的题目,我们首先应考虑描述降水特征应该包括“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两方面;探究原因则要从“该地所处大气环流、距海远近、地形、坡向、地表状况、洋流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精准理解、区分与运用地理概念,能够体现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使考生对题设的理解更加准确,更有把握作答。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耕地类型与土地类型”“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环境容量”“地形、地貌、地势”“地壳变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等,是重点考查的地方,备考需加强对这些重点概念的理解。
二、运用基本原理,掌握基本规律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现象时间、空间分布及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在地理学科试题中考查原理和规律是重头戏。在最后复习阶段,必须系统掌握原理性知识,例如热力环流、大气受热过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规划选址、城市化过程等;还要把握好地理事物运动和时空变化规律,包括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物质的运动规律,气温的日(年)变化、太阳高度的日(年)变化规律等。同学们还可以将一般规律再次进行归纳与整合,例如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可以归纳出“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如“日落日出的方向由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有极昼地区除外)”,这样在答题时不仅节省时间,更能提高准确性。
三、建立知识网络,提升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同学们要树立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思想;地理试题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因此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同学们要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件,挖掘其本身蕴含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及其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建立知识联系网络。例如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与地形、气温、降水的关系,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与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的关系以及对某一区域的认知等,这种联系的思维外化于知识网络图的形式,更有利于综合思维的培养。例如下面的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知识结构图,就很好地体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见图1)
四、回归真题演练,强化审题训练
熟悉天津卷的命题思路和特点对于高考备考十分重要,建议同学们回归天津卷真题的演练。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是试卷要考查的知识和能力,或者指向答题的角度和作答方式,把握好关键词,可以说“事半功倍”。通过审题训练,熟悉命题角度和设问方式,利于做到试题作答准确,获得分数。
在强化训练中,同学们还应注重思考并储备专题知识结构和问题框架知识,如河流航运条件评价的分析框架,通常包含水量、水流速、径流的季节变化、流程、结冰期以及经过地区的城市、人口、经济水平、交通状况等;分析资源能源跨地区调配、人口迁移、交通线建设的影响等问题,要从调出区、调入区、沿线等方面整体分析。
总之,高考备考的最后20天是关键时期,地理学科的复习要做到“夯基础重生活、明概念重规律、建网络重综合”,以区域认知和生活实际、社会热点时事政治为载体,以人地协调观为理念,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提升为训练目标,回归教材,落实教材中的每一个图表,查遗补漏,争取最后的完美提升。
物理
调整心态 备战高考
天津三中高三物理集体备课组组长 张红
前一阶段,同学们每天一定是不停地刷题,而最后这几周,同学们要让自己静下来,对以往的复习作一番整理,争取在较短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随着高考临近,很多同学都会有一些紧张和焦虑,这很正常。但过分紧张就不好了,会影响复习的心情和效果。一定要相信自己,增强必胜的信念。最后这二十几天,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制定一个小目标 在每一天的付出后都有收获,就能够体会些许成功的喜悦,保持心情愉悦,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
其次,考前不要再做难题、新题了,要回归基础和课本,梳理熟悉的知识,同遗忘作斗争,对已经生疏的知识点要重新掌握,尤其是要看错题本,错题都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对知识理解不到位或者方法掌握不熟练的错题要特别引起重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在最后这几周的复习中,同学们要刻意加强三方面能力的训练:
1.把控考试时间,答题不留遗憾。限时训练时,要体现高考的实战状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学会取舍,不在某一道题上浪费时间,一定要保证会做的题1分不丢。如,选择题2分钟没确定就要跳过,但要写上第一感觉的答案并做标记以备后查,答题卡上不要出现空项;高考物理的压轴题虽然难,但一般是有梯度的,大多数同学前一两问还是可以上手的。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不是所有人都能把题全部做完,只要确保会做的都做了就没有遗憾,我们的努力目标是要做到会的题不丢分。
2.提高审题能力,分辨隐含信息。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弄清各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它们分别与哪些定律有联系。找出隐含的信息,要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弄清试题的考查意图及有无陷阱等,还要注意题干中的一些用词。例如,题中说“刚好”或“恰好”时,一般是指临界情况有隐含的条件;说物体被缓慢地拉到另一位置时,往往认为物体受力是平衡的;涉及到弹簧的题,提到突然变化时,弹簧是来不及形变的;说物体轻轻放到传送带上则表示物体无初速度等等。
3.细节决定成败,细心赢得胜利。时刻提醒自己,解题要细致和规范。注意题目要求,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考虑不考虑重力等;在涉及电磁场的题时,常常会遇到带电微粒是否考虑重力的问题,一般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等微观粒子不考虑重力,质量较大的带电油滴、带电小球等要考虑重力。此外,解题要注意规范化,保证卷面清晰干净,大题要有适当的文字表述,字母一定要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题中未给出的字母要沿用习惯用法,如,中心天体的半径是R,轨道半径是r,摩擦力是f等等,使阅卷人一目了然。碰到图像的题时,要看清横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以及物理量的单位,求出图像的斜率和截距,利用物理公式和规律找出和图像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等等。
历史
固本培基 提速增效
天津中学特级教师 李洋
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已经成为高考的重点。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中,又侧重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方面命题,这是我们复习的着力点。具体复习方法如下:
一、史料实证。在客观性和主观性试题中都有可能命题。
1.史料的分类(类型)。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和音像史料。按照史料的来源,又可分为原始史料(一手史料)和间接史料(二手史料)。
2.史料价值。实物史料,属于一手史料,可用于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或是起到佐证文献史料的作用,因此史料价值最高。文献史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但带有记录者的主观性,最好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口述史料,是事件亲历者的回忆,有着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使用时要慎重,尽量与实物史料、文献史料结合使用。图像史料,是从不同角度见证历史,直观地展现历史,但图像与历史真实有一定的距离。
3.运用史料的原则。①要尽量使用实物史料(一手史料);②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论证(如运用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形成多重印证);单个史料一般不能成立,即“孤证不立”。
二、历史解释。历史解释类似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的比重一定会大大增加。介绍一下此类题的题型与答题方法。
1.“历史小论文”的类型。
第一种,学生选择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并进行评析。
第二种,学生自己总结材料中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2.答题步骤。以2019年全国1卷第42题为例进行解析。
步骤一,提取,即获取材料中的观点。
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四个观点:(一)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二)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三)国民对本国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四)国民史学素养的提高,是国家再发展的希望。
步骤二,表态,即同意或选择所列观点的一种观点。
我选择(同意)第一种观点,即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
步骤三,论证,即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科技、军事等方面,联系材料或所学知识(史实)进行分析,能进行中外对比的,要进行中外对比。切忌在论述时说空话,不联系史实。
论证:国民读史可以了解中国在诸多方面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保证了国家长期的统一和稳定;经济上在世界上最早培育了粟、水稻等农作物,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丝绸、瓷器享誉世界;思想文化上创立科举制度,影响了西方的文官制度;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科技上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
步骤四,总结(再次肯定作者的观点,并指出作者提出此观点的背景、目的以及一个人得出历史结论受哪些因素影响)。
总之,读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时代背景),钱穆提出此观点是为了增强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自信心(目的)。
以上是第一种“历史小论文”的答题步骤。下面看第二种的答题步骤。
第二种,学生自己总结材料中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以2019年全国3卷为例进行解析。
步骤一,分析,即比较分析材料,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认识。如对表格内容应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左侧表格中时代与右侧表格中所对应的内容之间存在的关系。
步骤二,表态,即提出自己的观点。
步骤三,论证(即论证你提出观点的正确性,必须结合史实,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科技、军事等方面)。
步骤四,总结升华(再次肯定你提出的观点,并指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目的,以及影响一个人得出历史结论的因素)。
总之,不同时代的需要会影响作品的翻译与内容的变动(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可见,不同时代的社会需要,影响作品翻译的题目与内容的变动(时代背景)。其目的是推动时代变革,或是体现国家的政治意志(目的)。
化学
以“稳”为主 考查主干
南开中学高三年级主管、化学高级教师 王大治
今年是天津高考改革的第一年,我们称之为“落地之年”,化学高考题型与往年相比有所不同,但是高考题还是以“稳”为主,考查主干知识不变,题目难度以低等和中等难度为主,此外仔细审题,规范答题,减少失误,就能取得理想分数。
一、熟知题型和考点,难度分配心中有数。
1.客观题:今年高考题型与往年不同的是选择题由往年的6道题变为12道,3分一题,主要考查内容包括:化学与生活、材料、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周期表、周期律、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方案及现象、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和除杂、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及相关计算、溶液中的各种离子平衡、离子浓度比较及关系式判断等。
题目数量虽然增多,但是难度比往年要降低,大部分题目较容易,一般第11、12题有些难度,往往是速率、平衡、电化学、离子浓度的问题,特别是结合图像解题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图像,从中获取有利信息。此外对于实验原理、现象的判断,建议考生们回顾5本教材,熟记课本中所有实验。此外每天可以做一套选择题专项训练,练速度和熟练程度。
2.主观题:和往年一样主观题共4道,考查重点也相似,每题14—18分。
第13题有变化和调整,在以往考查无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三的内容,如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排布图、杂化轨道理论、分子构型、分子性质、晶体结构等重点知识,今年天津第一次考相关内容,建议考生们可以做一下近三年的课标卷、江苏卷、海南卷等相关题目。当然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突出钠、铝、铁、氯、硫、氮等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把相关化合物按转化关系串联起来复习,省时省力系统掌握;背熟前36号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熟知7条周期律的应用等;对于给信息进行方程式书写,往往要应用氧化还原规律配平,注意电荷守恒,根据元素守恒、反应环境推出未知反应物或产物。
第14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题目一般考查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反应类型、反应方程式书写、同分异构体数目及书写、合成路线等。建议大家熟练掌握不同官能团物质之间的转化,按所给流程一步一步推出各种物质,特别要看清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反应如何断键、成键,这是书写流程题的关键。有机题中的难点是同分异构,基础不错的同学可以专门进行这方面训练,特别注意烯烃的顺反异构,还有手性异构的考查。
第15题是综合实验题。历年得分率最低的题目,但是其中的基本技能,如仪器的名称、使用、检验鉴别、分离提纯等是可以拿到分的。实验探究中的分析解释、条件控制、方案设计、评价等一定要认真审题,找出信息,往往是解题关键。建议考生们再梳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物质检验方法、常见的分离提纯方法、常见物质制备的方法。近四年天津高考题考查了滴定的操作及计算,因此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误差分析,做前四年高考真题相关部分,理清思路。
第16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给出背景,解决实际问题。几个重点原理性知识要掌握,盖斯定律、化学键计算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移动、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要应用三段式法进行,特别注意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原电池、电解池相应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转移电子数目计算;离子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常数计算等,哪儿薄弱重点训练,可以做专项训练题目。
二、限时训练,熟练度、准确度全面提升。
1.做整套题,模拟真实的考试情况。可以做近两年各区模拟题、往年高考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题,想象自己在高考的考场上,保持适度紧张,全身心答题。
2.做专项训练,按分值限时。如化学试题中12道选择题,可以每天做一套,12分钟之内完成,4道大题每道题平均10—12分钟完成。
3.典型的题间隔一定周期反复做,要熟练、准确完成。
三、梳理反思,各种“失误”及时解决。
在训练中梳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解题方法,自我诊断,反思得失。特别是对错题的整理会发现,自己最常出错、最常丢分的内容会集中出现在某一类题、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上,多是因为某种思考方式、做题习惯。因此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反思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所有考点、考题的“根”都在课本上,在打好根基的基础上掌握适当方法才能灵活应对、举一反三。学科不同,情况不同,按照老师的嘱咐,根据学科特点回归课本,吃透课本内容。
生物
稳中有术 提分不难
天津市第七中学生物学科组长 魏学清
高考临近,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是概念多、原理多、文字叙述多,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多,因此,同学们把握好最后时机仍然可以提高分数,给大家四点建议。
一、梳理考点,建立自信心
首先心态要平稳,不要患得患失,抓住最后时机有效复习。课堂上,跟随老师的节奏进行正常的复习,不因自以为老师讲的内容都会而将隐藏的问题疏漏掉。要提高课堂复习的主动性,做到“会听”、“善听”,及时做好笔记,筛查问题,绝不错过任何一个感觉模糊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高考生物考查内容覆盖面很广,但不论题干材料多新颖、设问角度如何多变,其答案或理论依据均源于教材,涉及教材正文、图标、问题探讨、相关信息、资料分析、课后练习、本章小结、科学前沿等,甚至包括选学内容,所以,要提高成绩就必须回归教材。
二、回归教材,不能死读书
重视教材中的三类知识,一是描述生物事件的术语,二是经典实验及其研究方法,三是表述概念原理的关键词。逐项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图示、表格和小资料等,经典段落准确记忆;浏览教材中的辅助资料,即资料分析、图解、技能训练、与生活的联系等内容;研读图表,将其中隐含的信息提取出来,例如在必修3关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相关知识中,教材中有如下图,在阅读与图示有关的文字时要追问:
神经末梢是指神经元的什么结构?
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什么?有何意义?
特异性受体是什么物质?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具体是什么?
兴奋传递的方向怎样界定?
神经递质的种类?发挥作用后的去路?
还要注意用生物学思想统领复习,实现基础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例如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运用概念图把零散的知识串起来,建立知识框架体系。除此之外,关注生物知识中的特例、易混内容,例如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的区别等。
(见图2)
三、珍惜错题,每考必反思
经过几轮复习,越接近高考,我们的疏漏点会越少,也就越难发现问题,因此,绝对不要放过任何一道错题,把错题与教材知识关联,及时查找问题所在。如果是课本知识没有掌握,立即找到源头,认真阅读其内容,确定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是解题思路的问题,就要与老师沟通交流,彻底弄清自己的思路错在哪里。
四、适度练习,保持熟练度
每天保证一定的习题量,揣摩高考真题,熟练掌握答题策略,通过审题──解题──答题三个步骤,获取信息定位知识、分析捋清逻辑关系、用生物学术语准确表述,切忌所答非所问。在最后这段时间里,同学们不要用偏题怪题来为难自己,相信经过努力和积累,定能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地理
明确概念 强调综合
耀华中学 于洁
近年来天津高考地理学科试题突出一条主线,即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一是以区域为背景,多角度考查学生区域认知水平;二是运用生活中的现象与时事热点,创设新颖情境,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提取、加工、整合,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三是结合社会热点,考查学生是否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今年是我市实施新课改以来的首次高考,核心素养考查将会一以贯之。最后20多天的冲刺,同学们应该遵循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复习备考。
一、检索高频考点,精准把握概念
高考复习冲刺阶段要进一步夯实主干知识点,尤其是高频考点。如地球运动、气候和天气、区位问题、环境问题等,建议同学们熟悉教材,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整合答题思路。例如遇到“描述某地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类似的题目,我们首先应考虑描述降水特征应该包括“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两方面;探究原因则要从“该地所处大气环流、距海远近、地形、坡向、地表状况、洋流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精准理解、区分与运用地理概念,能够体现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使考生对题设的理解更加准确,更有把握作答。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耕地类型与土地类型”“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环境容量”“地形、地貌、地势”“地壳变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等,是重点考查的地方,备考需加强对这些重点概念的理解。
二、运用基本原理,掌握基本规律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现象时间、空间分布及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在地理学科试题中考查原理和规律是重头戏。在最后复习阶段,必须系统掌握原理性知识,例如热力环流、大气受热过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规划选址、城市化过程等;还要把握好地理事物运动和时空变化规律,包括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物质的运动规律,气温的日(年)变化、太阳高度的日(年)变化规律等。同学们还可以将一般规律再次进行归纳与整合,例如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可以归纳出“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如“日落日出的方向由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有极昼地区除外)”,这样在答题时不仅节省时间,更能提高准确性。
三、建立知识网络,提升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同学们要树立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思想;地理试题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因此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同学们要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件,挖掘其本身蕴含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及其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建立知识联系网络。例如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与地形、气温、降水的关系,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与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的关系以及对某一区域的认知等,这种联系的思维外化于知识网络图的形式,更有利于综合思维的培养。例如下面的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知识结构图,就很好地体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见图1)
四、回归真题演练,强化审题训练
熟悉天津卷的命题思路和特点对于高考备考十分重要,建议同学们回归天津卷真题的演练。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是试卷要考查的知识和能力,或者指向答题的角度和作答方式,把握好关键词,可以说“事半功倍”。通过审题训练,熟悉命题角度和设问方式,利于做到试题作答准确,获得分数。
在强化训练中,同学们还应注重思考并储备专题知识结构和问题框架知识,如河流航运条件评价的分析框架,通常包含水量、水流速、径流的季节变化、流程、结冰期以及经过地区的城市、人口、经济水平、交通状况等;分析资源能源跨地区调配、人口迁移、交通线建设的影响等问题,要从调出区、调入区、沿线等方面整体分析。
总之,高考备考的最后20天是关键时期,地理学科的复习要做到“夯基础重生活、明概念重规律、建网络重综合”,以区域认知和生活实际、社会热点时事政治为载体,以人地协调观为理念,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提升为训练目标,回归教材,落实教材中的每一个图表,查遗补漏,争取最后的完美提升。
物理
调整心态 备战高考
天津三中高三物理集体备课组组长 张红
前一阶段,同学们每天一定是不停地刷题,而最后这几周,同学们要让自己静下来,对以往的复习作一番整理,争取在较短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随着高考临近,很多同学都会有一些紧张和焦虑,这很正常。但过分紧张就不好了,会影响复习的心情和效果。一定要相信自己,增强必胜的信念。最后这二十几天,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制定一个小目标 在每一天的付出后都有收获,就能够体会些许成功的喜悦,保持心情愉悦,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
其次,考前不要再做难题、新题了,要回归基础和课本,梳理熟悉的知识,同遗忘作斗争,对已经生疏的知识点要重新掌握,尤其是要看错题本,错题都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对知识理解不到位或者方法掌握不熟练的错题要特别引起重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在最后这几周的复习中,同学们要刻意加强三方面能力的训练:
1.把控考试时间,答题不留遗憾。限时训练时,要体现高考的实战状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学会取舍,不在某一道题上浪费时间,一定要保证会做的题1分不丢。如,选择题2分钟没确定就要跳过,但要写上第一感觉的答案并做标记以备后查,答题卡上不要出现空项;高考物理的压轴题虽然难,但一般是有梯度的,大多数同学前一两问还是可以上手的。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不是所有人都能把题全部做完,只要确保会做的都做了就没有遗憾,我们的努力目标是要做到会的题不丢分。
2.提高审题能力,分辨隐含信息。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弄清各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它们分别与哪些定律有联系。找出隐含的信息,要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弄清试题的考查意图及有无陷阱等,还要注意题干中的一些用词。例如,题中说“刚好”或“恰好”时,一般是指临界情况有隐含的条件;说物体被缓慢地拉到另一位置时,往往认为物体受力是平衡的;涉及到弹簧的题,提到突然变化时,弹簧是来不及形变的;说物体轻轻放到传送带上则表示物体无初速度等等。
3.细节决定成败,细心赢得胜利。时刻提醒自己,解题要细致和规范。注意题目要求,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考虑不考虑重力等;在涉及电磁场的题时,常常会遇到带电微粒是否考虑重力的问题,一般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等微观粒子不考虑重力,质量较大的带电油滴、带电小球等要考虑重力。此外,解题要注意规范化,保证卷面清晰干净,大题要有适当的文字表述,字母一定要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题中未给出的字母要沿用习惯用法,如,中心天体的半径是R,轨道半径是r,摩擦力是f等等,使阅卷人一目了然。碰到图像的题时,要看清横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以及物理量的单位,求出图像的斜率和截距,利用物理公式和规律找出和图像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等等。
历史
固本培基 提速增效
天津中学特级教师 李洋
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已经成为高考的重点。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中,又侧重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方面命题,这是我们复习的着力点。具体复习方法如下:
一、史料实证。在客观性和主观性试题中都有可能命题。
1.史料的分类(类型)。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和音像史料。按照史料的来源,又可分为原始史料(一手史料)和间接史料(二手史料)。
2.史料价值。实物史料,属于一手史料,可用于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或是起到佐证文献史料的作用,因此史料价值最高。文献史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但带有记录者的主观性,最好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口述史料,是事件亲历者的回忆,有着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使用时要慎重,尽量与实物史料、文献史料结合使用。图像史料,是从不同角度见证历史,直观地展现历史,但图像与历史真实有一定的距离。
3.运用史料的原则。①要尽量使用实物史料(一手史料);②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论证(如运用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形成多重印证);单个史料一般不能成立,即“孤证不立”。
二、历史解释。历史解释类似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的比重一定会大大增加。介绍一下此类题的题型与答题方法。
1.“历史小论文”的类型。
第一种,学生选择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并进行评析。
第二种,学生自己总结材料中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2.答题步骤。以2019年全国1卷第42题为例进行解析。
步骤一,提取,即获取材料中的观点。
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四个观点:(一)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二)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三)国民对本国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四)国民史学素养的提高,是国家再发展的希望。
步骤二,表态,即同意或选择所列观点的一种观点。
我选择(同意)第一种观点,即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
步骤三,论证,即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科技、军事等方面,联系材料或所学知识(史实)进行分析,能进行中外对比的,要进行中外对比。切忌在论述时说空话,不联系史实。
论证:国民读史可以了解中国在诸多方面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保证了国家长期的统一和稳定;经济上在世界上最早培育了粟、水稻等农作物,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丝绸、瓷器享誉世界;思想文化上创立科举制度,影响了西方的文官制度;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科技上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
步骤四,总结(再次肯定作者的观点,并指出作者提出此观点的背景、目的以及一个人得出历史结论受哪些因素影响)。
总之,读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时代背景),钱穆提出此观点是为了增强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自信心(目的)。
以上是第一种“历史小论文”的答题步骤。下面看第二种的答题步骤。
第二种,学生自己总结材料中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以2019年全国3卷为例进行解析。
步骤一,分析,即比较分析材料,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认识。如对表格内容应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左侧表格中时代与右侧表格中所对应的内容之间存在的关系。
步骤二,表态,即提出自己的观点。
步骤三,论证(即论证你提出观点的正确性,必须结合史实,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科技、军事等方面)。
步骤四,总结升华(再次肯定你提出的观点,并指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目的,以及影响一个人得出历史结论的因素)。
总之,不同时代的需要会影响作品的翻译与内容的变动(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可见,不同时代的社会需要,影响作品翻译的题目与内容的变动(时代背景)。其目的是推动时代变革,或是体现国家的政治意志(目的)。
化学
以“稳”为主 考查主干
南开中学高三年级主管、化学高级教师 王大治
今年是天津高考改革的第一年,我们称之为“落地之年”,化学高考题型与往年相比有所不同,但是高考题还是以“稳”为主,考查主干知识不变,题目难度以低等和中等难度为主,此外仔细审题,规范答题,减少失误,就能取得理想分数。
一、熟知题型和考点,难度分配心中有数。
1.客观题:今年高考题型与往年不同的是选择题由往年的6道题变为12道,3分一题,主要考查内容包括:化学与生活、材料、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周期表、周期律、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方案及现象、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和除杂、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及相关计算、溶液中的各种离子平衡、离子浓度比较及关系式判断等。
题目数量虽然增多,但是难度比往年要降低,大部分题目较容易,一般第11、12题有些难度,往往是速率、平衡、电化学、离子浓度的问题,特别是结合图像解题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图像,从中获取有利信息。此外对于实验原理、现象的判断,建议考生们回顾5本教材,熟记课本中所有实验。此外每天可以做一套选择题专项训练,练速度和熟练程度。
2.主观题:和往年一样主观题共4道,考查重点也相似,每题14—18分。
第13题有变化和调整,在以往考查无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三的内容,如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排布图、杂化轨道理论、分子构型、分子性质、晶体结构等重点知识,今年天津第一次考相关内容,建议考生们可以做一下近三年的课标卷、江苏卷、海南卷等相关题目。当然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突出钠、铝、铁、氯、硫、氮等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把相关化合物按转化关系串联起来复习,省时省力系统掌握;背熟前36号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熟知7条周期律的应用等;对于给信息进行方程式书写,往往要应用氧化还原规律配平,注意电荷守恒,根据元素守恒、反应环境推出未知反应物或产物。
第14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题目一般考查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反应类型、反应方程式书写、同分异构体数目及书写、合成路线等。建议大家熟练掌握不同官能团物质之间的转化,按所给流程一步一步推出各种物质,特别要看清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反应如何断键、成键,这是书写流程题的关键。有机题中的难点是同分异构,基础不错的同学可以专门进行这方面训练,特别注意烯烃的顺反异构,还有手性异构的考查。
第15题是综合实验题。历年得分率最低的题目,但是其中的基本技能,如仪器的名称、使用、检验鉴别、分离提纯等是可以拿到分的。实验探究中的分析解释、条件控制、方案设计、评价等一定要认真审题,找出信息,往往是解题关键。建议考生们再梳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物质检验方法、常见的分离提纯方法、常见物质制备的方法。近四年天津高考题考查了滴定的操作及计算,因此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误差分析,做前四年高考真题相关部分,理清思路。
第16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给出背景,解决实际问题。几个重点原理性知识要掌握,盖斯定律、化学键计算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移动、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要应用三段式法进行,特别注意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原电池、电解池相应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转移电子数目计算;离子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常数计算等,哪儿薄弱重点训练,可以做专项训练题目。
二、限时训练,熟练度、准确度全面提升。
1.做整套题,模拟真实的考试情况。可以做近两年各区模拟题、往年高考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题,想象自己在高考的考场上,保持适度紧张,全身心答题。
2.做专项训练,按分值限时。如化学试题中12道选择题,可以每天做一套,12分钟之内完成,4道大题每道题平均10—12分钟完成。
3.典型的题间隔一定周期反复做,要熟练、准确完成。
三、梳理反思,各种“失误”及时解决。
在训练中梳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解题方法,自我诊断,反思得失。特别是对错题的整理会发现,自己最常出错、最常丢分的内容会集中出现在某一类题、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上,多是因为某种思考方式、做题习惯。因此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反思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所有考点、考题的“根”都在课本上,在打好根基的基础上掌握适当方法才能灵活应对、举一反三。学科不同,情况不同,按照老师的嘱咐,根据学科特点回归课本,吃透课本内容。
生物
稳中有术 提分不难
天津市第七中学生物学科组长 魏学清
高考临近,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是概念多、原理多、文字叙述多,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多,因此,同学们把握好最后时机仍然可以提高分数,给大家四点建议。
一、梳理考点,建立自信心
首先心态要平稳,不要患得患失,抓住最后时机有效复习。课堂上,跟随老师的节奏进行正常的复习,不因自以为老师讲的内容都会而将隐藏的问题疏漏掉。要提高课堂复习的主动性,做到“会听”、“善听”,及时做好笔记,筛查问题,绝不错过任何一个感觉模糊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高考生物考查内容覆盖面很广,但不论题干材料多新颖、设问角度如何多变,其答案或理论依据均源于教材,涉及教材正文、图标、问题探讨、相关信息、资料分析、课后练习、本章小结、科学前沿等,甚至包括选学内容,所以,要提高成绩就必须回归教材。
二、回归教材,不能死读书
重视教材中的三类知识,一是描述生物事件的术语,二是经典实验及其研究方法,三是表述概念原理的关键词。逐项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图示、表格和小资料等,经典段落准确记忆;浏览教材中的辅助资料,即资料分析、图解、技能训练、与生活的联系等内容;研读图表,将其中隐含的信息提取出来,例如在必修3关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相关知识中,教材中有如下图,在阅读与图示有关的文字时要追问:
神经末梢是指神经元的什么结构?
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什么?有何意义?
特异性受体是什么物质?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具体是什么?
兴奋传递的方向怎样界定?
神经递质的种类?发挥作用后的去路?
还要注意用生物学思想统领复习,实现基础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例如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运用概念图把零散的知识串起来,建立知识框架体系。除此之外,关注生物知识中的特例、易混内容,例如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的区别等。
(见图2)
三、珍惜错题,每考必反思
经过几轮复习,越接近高考,我们的疏漏点会越少,也就越难发现问题,因此,绝对不要放过任何一道错题,把错题与教材知识关联,及时查找问题所在。如果是课本知识没有掌握,立即找到源头,认真阅读其内容,确定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是解题思路的问题,就要与老师沟通交流,彻底弄清自己的思路错在哪里。
四、适度练习,保持熟练度
每天保证一定的习题量,揣摩高考真题,熟练掌握答题策略,通过审题──解题──答题三个步骤,获取信息定位知识、分析捋清逻辑关系、用生物学术语准确表述,切忌所答非所问。在最后这段时间里,同学们不要用偏题怪题来为难自己,相信经过努力和积累,定能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