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夏日消防“安全伞”
时间:2020-06-10 08:58:41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夏季常被人称作冒火的季节。因为进入夏季,日照时间延长,阳光照射强度高,气温持续上升,是火灾易发和高发的季节。据统计,2019年夏季,全...
夏季常被人称作“冒火”的季节。因为进入夏季,日照时间延长,阳光照射强度高,气温持续上升,是火灾易发和高发的季节。据统计,2019年夏季,全国平均每天发生火灾500起左右。
危化品火灾危害大
夏季历来是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火灾事故多发的季节。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闪点低,在高温炎热、雷电静电的作用下,极易发生火灾。
历史镜头
一、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火灾──消防官兵1名牺牲、1名受重伤
2010年7月16日18时左右,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这起事故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达2.2亿元。
二、天津港“8·12” 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165人遇难
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165人遇难(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现役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周围居民55人),8人失踪,798人受伤住院治疗;304幢建筑物、12482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
三、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12”火灾──6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
2018年5月12日15时25分,在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公用工程罐区位置,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的作业人员在对苯罐进行检修作业过程中,因苯罐发生闪爆,造成在该苯罐区内进行浮盘拆除作业的6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
四、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7·12”火灾──19人死亡、12人受伤
2018年7月12日18时42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阳春工业园区内的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142万余元。这起事故直接原因为操作人员将无包装标识的氯酸钠当作丁酰胺,补充投入到二车间2R301釜中进行脱水操作引发爆炸着火。
夏季危化品火灾多发的三大原因
一是温度升高使危险化学品体积压力增大。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普遍比较大,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后体积容易膨胀,同时蒸气压增加,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就会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炸裂。
二是温度升高使液体的蒸发速度加快。易燃液体蒸发能力的大小不但与液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其中,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温度越高,易燃液体蒸发越快,液面上蒸气浓度越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不同液体的蒸发速度因温度、沸点、比重、压力的不同而不同。易燃液体蒸发的难易程度用沸点来表示,沸点越低,表明该液体的蒸发性越强。有些易燃液体的沸点是很低的,如环境温度超过其沸点,就容易发生危险。
三是温度升高加速氧化分解和自燃。由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危险化学品受热后容易分解,放出氧气甚至氧原子,使其他物质氧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通风不良,热量积聚不散,致使温度升高,又会加快氧化速度,产生更多的热,促使温度继续升高,当温度达到物质的自燃点时物质就会自燃起火。有些自燃点较低的物质如黄磷(自燃点为30℃),如果不妥善保管,夏季气温超过它的自燃点时,遇空气就能自燃起火。
预防夏季危化品火灾的三大举措
一是生产、储存企业,比如说大型的石油化工企业、油库等,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专业技术规范,必须按照规范安装防雷设施,夏季要开展防雷防静电检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防爆标准;从业人员必须经消防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对储存介质要落实防晒或降温措施;物料装卸流程操作必须规范;必须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消防设施器材,不同性质、灭火方法不同、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严禁混存。
二是经营场所,比如加油加气站、液化气充装站等,严禁擅自变更危险品经营种类和储量;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必须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比如销毁制度、购销制度、储存保管制度,零售场所在显著位置必须设有“禁止明火”等警示标志。
三是使用场所,比如科研、教学、医疗等行业单位,必须有经过消防培训合格的人员管理;静电导除、排风、泄压装置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有效;危险品临时储存部位应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使用场所的每日使用量不要超出规定范围;要经常开展检查,防止跑冒滴漏,设施器材必须配备齐全,并保证完好有效。
家庭火灾又“抬头”
夏季高温天来临,家庭用火用电进入了主峰期,防火安全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消除家庭火灾隐患,将引发火灾事故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是减少和杜绝家庭火灾危害的最有效途径。
历史镜头
一、点蜡烛疏忽致2岁儿子不幸遇难
2016年8月19日凌晨,海南受台风影响,普降暴雨,海口电网部分线路受到影响致多地停电。一男子因点蜡烛疏忽大意导致火灾发生,该男子2岁的儿子不幸遇难。
二、一场火灾导致5人死亡
2018年5月29日凌晨3时许,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三花二村一两层民房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
三、一家三口遇难
2019年7月17日凌晨3时左右,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三里城镇向阳街一门店发生火灾。消防部门迅速赶赴现场施救,6:10火灾被扑灭,3人死亡。据悉,起火门店主营家电,3名遇难者系一家三口。
家庭火灾事故呈现三个特点
特点一 财产损失小、过火面积小。据统计,我市2019年居民家庭火灾中,有一半以上的火灾损失不超过1万元;过火面积普遍不大,有的过火面积还不到1个平方米。就是这样的“小火”,却造成了人员伤亡。
特点二 老人、儿童成为主要受害人群。在历年家庭火灾事故遇难者中,60岁以上老人和低龄儿童成为主要受害者。受生活习惯、个人行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老人、儿童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又缺少必要的火场逃生自救能力,成为了家庭火灾的主要受害人群。
特点三 引发火灾的原因相对集中。据统计,在历年家庭亡人火灾事故中,半数以上是因为吸烟引起的,电气线路短路、过载等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占到了家庭火灾总起数的近三成;生活用火不慎也是引发家庭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预防夏季家庭火灾
一是要防止家用电器“冒火”。随着夏季家用电器的纷纷启动,电器引发的火灾越来越多。电源线短路、线路超过负荷、电器及线路漏电、电器使用超期、电器内进水等,这些现象都会产生高温电火花,引起火灾。因此,人走电断,常常检查线路、电器,及时排除故障,才能保障用电安全。
二是要警惕明火燃头“越位”。明火如香烛、蚊香等,虽然它们的体积很小,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燃烧,造成火灾。日常生活用火须时时处处小心,定期检查家中的燃气管线和灶具,不给火魔可乘之机。
三是要杜绝卧床吸烟。有些居民,喜欢在睡前或饮酒后躺在床上、沙发上吸烟,这种情况下极易在吸烟时入睡。熟睡状态中的人行为反应能力相对较弱,一旦此时烟头和火星掉到可燃物上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2018年,一住宅小区发生火灾,导致了一名83岁的老人遇难,起火原因就是因为卧床吸烟。
四是要清理楼道杂物。一些高层建筑内自行车、陈旧家具等杂物随意堆放,严重占用堵塞了疏散通道。疏散通道是居民竖向疏散的安全通道,也是消防指战员进入建筑进行灭火的主要路径,通道的宽度、数量、位置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国家住建部和质检总局联合颁发的《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居民住宅疏散走道的宽度要不小于1.1米,而楼道里的杂物严重挤占了疏散走道的宽度。同时,这些杂物本身大多数属于易燃可燃物,更是重要的着火源,增加了建筑的火灾风险。
五是要常闭防火门。《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建筑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安装乙级防火门,并保持防火门的常闭状态,目的就是为了在发生火灾时,给居民提供安全的疏散逃生通道。乙级防火门可以有效阻止火势、烟气侵入疏散楼梯间,但如果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就根本起不到阻火隔烟作用。一旦任何一层发生火灾,烟气和火势将顺着疏散楼梯间,以每秒2.4米的速度迅速蔓延,对人员疏散逃生造成严重威胁。
六是要规范电动车存放。近年来,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逐步成为了群众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保有量迅猛增长。但随之而来的电动车充电、存放等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困扰我们的一大消防安全难题,全国由于电动车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日常生活中,电动车要存放在指定的场所,不能停放在楼道、疏散通道等公共场所,更不能在居住场所为电动车充电;在充电时要选择匹配的合格充电器,严禁超时充电;严禁私自改装电动车,避免发生电线短路等危险。
七是要关注孩子的“猎奇”。儿童对火光有着特别的好奇,往往乘大人不注意时,点火玩耍,也有的模仿大人到厨房去做饭,这都容易失控引发火灾。对此,家长对放暑假后在家的孩子要加强管理,教育他们不要玩火。
汽车自燃较频繁
每年夏季是汽车自燃的高峰期。随着气温的攀升,烈日炎炎下的行车安全成为开车人关注的话题。如果车主能做好预防工作,则会大大降低汽车自燃事故的发生概率。
历史镜头
一、行驶中自燃
2017年5月7日20时左右,河北省邯郸市滏东大街和平路交叉口向西50米处,一辆灰色小轿车在行驶中发生自燃,机动执勤大队二中队的民警用灭火器将火扑灭。
二、车辆、货物全部烧毁
2018年6月8日凌晨4时左右,廊沧高速廊坊方向47KM+380M处,一辆拉运橡塑保温材料的货车在行驶过程中尾部起火。虽经消防人员全力灭火,车辆及货物仍全部烧毁。
三、汽车被烧成空架子
2020年5月28日下午,我市河北区元纬路上一充电车场内,一辆电动汽车发生自燃。事发时车主正在倒车,发现车后有异响,便下车检查,此时车子冒出浓烟,随即燃起熊熊大火。消防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扑灭大火,整个汽车被烧成空架子,所幸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夏季汽车自燃的五大原因
一是油路老化、接头松动。油管老化、油管接头松动,可导致燃油泄漏,极易引发自燃。
二是电路老化。电源线路老化、绝缘层破损导致短路时,产生的强电流会引燃绝缘层,进而引燃内饰。开关触点、插接头等部位在长期频繁使用中,会因电阻变大而容易发热,最终可能因局部过热引起自燃。
三是发动机排气管高温。排气管三元催化器处最高温可达700—800℃,一旦接触到外部可燃物,比如稻草、塑料袋等,极易引起自燃。
四是非法改装。非法改装或由不专业人员进行改装,可能在用料、线路布局、电路负荷等方面存在隐患。
五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在车内放置的打火机、香水、空气清新剂等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或炙烤下引发爆炸,引燃了车内可燃物。
预防夏季汽车自燃的四大措施
一是勤检查保养油路电路。养成定期检查发动机机舱油路电路的习惯,如果发现线路出现明显的破损,应及时到专业的维修保养店进行修复。如果有残余的油迹,建议清理干净消除安全隐患。条件允许的,应定期清洗发动机机舱,方便准确检查是否有漏油迹象。
二是切勿长期暴晒。尽量把车停在室内停车场或者树荫下,避免车辆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
三是配备消防设施。在车内配备灭火器、灭火毯等必要的消防设备,如果火势已经蔓延,要迅速逃离现场并拨打“119”报警。
四是勿长时间驾驶。如果需要连续长时间驾驶,建议中途多休息几次。不仅可以舒缓驾驶疲劳,也让汽车好好休息。
这些东西不要放在车内
一是打火机。有些爱抽烟的驾驶员,车内会常备一个打火机,有时还习惯放在仪表台或是中控台等触手可及的地方。但打火机有很强的自燃性,长时间高温暴晒会有爆炸隐患。
二是充电宝。充电宝中的电池组基本是18650电池或是其他锂离子电池,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时,容易发生爆炸或燃烧。
三是碳酸饮料。夏季在车内喝冰凉的碳酸饮料确实舒服,但是要注意的是,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在高温环境中容易膨胀,并引起外包装破裂,所以碳酸饮料尽量不要放在车内。
四是电池。电池在长时间暴晒下,会发生“鼓包”甚至爆炸。不要把手机电池、数码相机电池放置在车内太阳直晒的地方。
五是车载香水。在炎热的夏季,劣质的车载香水容易散发有毒气体。同时如果香水瓶的质量不过关,也有可能突然破裂。
危化品火灾危害大
夏季历来是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火灾事故多发的季节。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闪点低,在高温炎热、雷电静电的作用下,极易发生火灾。
历史镜头
一、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火灾──消防官兵1名牺牲、1名受重伤
2010年7月16日18时左右,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这起事故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达2.2亿元。
二、天津港“8·12” 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165人遇难
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165人遇难(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现役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周围居民55人),8人失踪,798人受伤住院治疗;304幢建筑物、12482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
三、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12”火灾──6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
2018年5月12日15时25分,在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公用工程罐区位置,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的作业人员在对苯罐进行检修作业过程中,因苯罐发生闪爆,造成在该苯罐区内进行浮盘拆除作业的6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
四、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7·12”火灾──19人死亡、12人受伤
2018年7月12日18时42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阳春工业园区内的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142万余元。这起事故直接原因为操作人员将无包装标识的氯酸钠当作丁酰胺,补充投入到二车间2R301釜中进行脱水操作引发爆炸着火。
夏季危化品火灾多发的三大原因
一是温度升高使危险化学品体积压力增大。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普遍比较大,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后体积容易膨胀,同时蒸气压增加,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就会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炸裂。
二是温度升高使液体的蒸发速度加快。易燃液体蒸发能力的大小不但与液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其中,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温度越高,易燃液体蒸发越快,液面上蒸气浓度越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不同液体的蒸发速度因温度、沸点、比重、压力的不同而不同。易燃液体蒸发的难易程度用沸点来表示,沸点越低,表明该液体的蒸发性越强。有些易燃液体的沸点是很低的,如环境温度超过其沸点,就容易发生危险。
三是温度升高加速氧化分解和自燃。由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危险化学品受热后容易分解,放出氧气甚至氧原子,使其他物质氧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通风不良,热量积聚不散,致使温度升高,又会加快氧化速度,产生更多的热,促使温度继续升高,当温度达到物质的自燃点时物质就会自燃起火。有些自燃点较低的物质如黄磷(自燃点为30℃),如果不妥善保管,夏季气温超过它的自燃点时,遇空气就能自燃起火。
预防夏季危化品火灾的三大举措
一是生产、储存企业,比如说大型的石油化工企业、油库等,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专业技术规范,必须按照规范安装防雷设施,夏季要开展防雷防静电检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防爆标准;从业人员必须经消防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对储存介质要落实防晒或降温措施;物料装卸流程操作必须规范;必须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消防设施器材,不同性质、灭火方法不同、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严禁混存。
二是经营场所,比如加油加气站、液化气充装站等,严禁擅自变更危险品经营种类和储量;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必须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比如销毁制度、购销制度、储存保管制度,零售场所在显著位置必须设有“禁止明火”等警示标志。
三是使用场所,比如科研、教学、医疗等行业单位,必须有经过消防培训合格的人员管理;静电导除、排风、泄压装置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有效;危险品临时储存部位应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使用场所的每日使用量不要超出规定范围;要经常开展检查,防止跑冒滴漏,设施器材必须配备齐全,并保证完好有效。
家庭火灾又“抬头”
夏季高温天来临,家庭用火用电进入了主峰期,防火安全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消除家庭火灾隐患,将引发火灾事故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是减少和杜绝家庭火灾危害的最有效途径。
历史镜头
一、点蜡烛疏忽致2岁儿子不幸遇难
2016年8月19日凌晨,海南受台风影响,普降暴雨,海口电网部分线路受到影响致多地停电。一男子因点蜡烛疏忽大意导致火灾发生,该男子2岁的儿子不幸遇难。
二、一场火灾导致5人死亡
2018年5月29日凌晨3时许,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三花二村一两层民房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
三、一家三口遇难
2019年7月17日凌晨3时左右,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三里城镇向阳街一门店发生火灾。消防部门迅速赶赴现场施救,6:10火灾被扑灭,3人死亡。据悉,起火门店主营家电,3名遇难者系一家三口。
家庭火灾事故呈现三个特点
特点一 财产损失小、过火面积小。据统计,我市2019年居民家庭火灾中,有一半以上的火灾损失不超过1万元;过火面积普遍不大,有的过火面积还不到1个平方米。就是这样的“小火”,却造成了人员伤亡。
特点二 老人、儿童成为主要受害人群。在历年家庭火灾事故遇难者中,60岁以上老人和低龄儿童成为主要受害者。受生活习惯、个人行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老人、儿童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又缺少必要的火场逃生自救能力,成为了家庭火灾的主要受害人群。
特点三 引发火灾的原因相对集中。据统计,在历年家庭亡人火灾事故中,半数以上是因为吸烟引起的,电气线路短路、过载等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占到了家庭火灾总起数的近三成;生活用火不慎也是引发家庭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预防夏季家庭火灾
一是要防止家用电器“冒火”。随着夏季家用电器的纷纷启动,电器引发的火灾越来越多。电源线短路、线路超过负荷、电器及线路漏电、电器使用超期、电器内进水等,这些现象都会产生高温电火花,引起火灾。因此,人走电断,常常检查线路、电器,及时排除故障,才能保障用电安全。
二是要警惕明火燃头“越位”。明火如香烛、蚊香等,虽然它们的体积很小,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燃烧,造成火灾。日常生活用火须时时处处小心,定期检查家中的燃气管线和灶具,不给火魔可乘之机。
三是要杜绝卧床吸烟。有些居民,喜欢在睡前或饮酒后躺在床上、沙发上吸烟,这种情况下极易在吸烟时入睡。熟睡状态中的人行为反应能力相对较弱,一旦此时烟头和火星掉到可燃物上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2018年,一住宅小区发生火灾,导致了一名83岁的老人遇难,起火原因就是因为卧床吸烟。
四是要清理楼道杂物。一些高层建筑内自行车、陈旧家具等杂物随意堆放,严重占用堵塞了疏散通道。疏散通道是居民竖向疏散的安全通道,也是消防指战员进入建筑进行灭火的主要路径,通道的宽度、数量、位置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国家住建部和质检总局联合颁发的《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居民住宅疏散走道的宽度要不小于1.1米,而楼道里的杂物严重挤占了疏散走道的宽度。同时,这些杂物本身大多数属于易燃可燃物,更是重要的着火源,增加了建筑的火灾风险。
五是要常闭防火门。《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建筑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安装乙级防火门,并保持防火门的常闭状态,目的就是为了在发生火灾时,给居民提供安全的疏散逃生通道。乙级防火门可以有效阻止火势、烟气侵入疏散楼梯间,但如果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就根本起不到阻火隔烟作用。一旦任何一层发生火灾,烟气和火势将顺着疏散楼梯间,以每秒2.4米的速度迅速蔓延,对人员疏散逃生造成严重威胁。
六是要规范电动车存放。近年来,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逐步成为了群众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保有量迅猛增长。但随之而来的电动车充电、存放等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困扰我们的一大消防安全难题,全国由于电动车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日常生活中,电动车要存放在指定的场所,不能停放在楼道、疏散通道等公共场所,更不能在居住场所为电动车充电;在充电时要选择匹配的合格充电器,严禁超时充电;严禁私自改装电动车,避免发生电线短路等危险。
七是要关注孩子的“猎奇”。儿童对火光有着特别的好奇,往往乘大人不注意时,点火玩耍,也有的模仿大人到厨房去做饭,这都容易失控引发火灾。对此,家长对放暑假后在家的孩子要加强管理,教育他们不要玩火。
汽车自燃较频繁
每年夏季是汽车自燃的高峰期。随着气温的攀升,烈日炎炎下的行车安全成为开车人关注的话题。如果车主能做好预防工作,则会大大降低汽车自燃事故的发生概率。
历史镜头
一、行驶中自燃
2017年5月7日20时左右,河北省邯郸市滏东大街和平路交叉口向西50米处,一辆灰色小轿车在行驶中发生自燃,机动执勤大队二中队的民警用灭火器将火扑灭。
二、车辆、货物全部烧毁
2018年6月8日凌晨4时左右,廊沧高速廊坊方向47KM+380M处,一辆拉运橡塑保温材料的货车在行驶过程中尾部起火。虽经消防人员全力灭火,车辆及货物仍全部烧毁。
三、汽车被烧成空架子
2020年5月28日下午,我市河北区元纬路上一充电车场内,一辆电动汽车发生自燃。事发时车主正在倒车,发现车后有异响,便下车检查,此时车子冒出浓烟,随即燃起熊熊大火。消防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扑灭大火,整个汽车被烧成空架子,所幸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夏季汽车自燃的五大原因
一是油路老化、接头松动。油管老化、油管接头松动,可导致燃油泄漏,极易引发自燃。
二是电路老化。电源线路老化、绝缘层破损导致短路时,产生的强电流会引燃绝缘层,进而引燃内饰。开关触点、插接头等部位在长期频繁使用中,会因电阻变大而容易发热,最终可能因局部过热引起自燃。
三是发动机排气管高温。排气管三元催化器处最高温可达700—800℃,一旦接触到外部可燃物,比如稻草、塑料袋等,极易引起自燃。
四是非法改装。非法改装或由不专业人员进行改装,可能在用料、线路布局、电路负荷等方面存在隐患。
五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在车内放置的打火机、香水、空气清新剂等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或炙烤下引发爆炸,引燃了车内可燃物。
预防夏季汽车自燃的四大措施
一是勤检查保养油路电路。养成定期检查发动机机舱油路电路的习惯,如果发现线路出现明显的破损,应及时到专业的维修保养店进行修复。如果有残余的油迹,建议清理干净消除安全隐患。条件允许的,应定期清洗发动机机舱,方便准确检查是否有漏油迹象。
二是切勿长期暴晒。尽量把车停在室内停车场或者树荫下,避免车辆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
三是配备消防设施。在车内配备灭火器、灭火毯等必要的消防设备,如果火势已经蔓延,要迅速逃离现场并拨打“119”报警。
四是勿长时间驾驶。如果需要连续长时间驾驶,建议中途多休息几次。不仅可以舒缓驾驶疲劳,也让汽车好好休息。
这些东西不要放在车内
一是打火机。有些爱抽烟的驾驶员,车内会常备一个打火机,有时还习惯放在仪表台或是中控台等触手可及的地方。但打火机有很强的自燃性,长时间高温暴晒会有爆炸隐患。
二是充电宝。充电宝中的电池组基本是18650电池或是其他锂离子电池,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时,容易发生爆炸或燃烧。
三是碳酸饮料。夏季在车内喝冰凉的碳酸饮料确实舒服,但是要注意的是,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在高温环境中容易膨胀,并引起外包装破裂,所以碳酸饮料尽量不要放在车内。
四是电池。电池在长时间暴晒下,会发生“鼓包”甚至爆炸。不要把手机电池、数码相机电池放置在车内太阳直晒的地方。
五是车载香水。在炎热的夏季,劣质的车载香水容易散发有毒气体。同时如果香水瓶的质量不过关,也有可能突然破裂。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