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要闻 文化 企业 理财 保险 消费 公司 区域 创业 责任 时评 调查
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中国自行车突然风靡全球 工厂订单排到一个月后

时间:2020-06-06 08:29:14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导读]眼下,一场抢购潮正在多国上演,抢购的正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5月,俄罗斯自行车销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60倍;而美国通勤和...

眼下,一场“抢购潮”正在多国上演,抢购的正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5月,俄罗斯自行车销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60倍;而美国通勤和健身自行车较去年同期销量增长了66%,休闲自行车的销量增长了121%……

  4月以来,某国产自行车品牌的海外订单环比增长了30%以上,原本下单后3天之内就能发货,现在至少要等一周。为应对激增的订单,工厂24小时加班加点,但订单仍排到1个月后。

  俄罗斯5月销量是同期60倍

  美国货没到就已经被订购一空

  根据俄罗斯在线零售商“野莓果”公司公布的数据,5月俄罗斯自行车销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60倍。

  受俄罗斯的疫情影响,莫斯科自行车批发商亚历山大在年初从中国进口的自行车有一定的滞销。但进入5月后,自行车在俄的销量大幅上升。目前,他已经开始联系他在中国永康和深圳的两家供货公司,希望能够增加订单。

  美国某市场咨询机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美国自行车、设备和维修服务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翻了一番。与去年同期相比,通勤和健身自行车的销量增长了66%,休闲自行车的销量增长了121%。

  据《纽约时报》报道,到4月底,许多商店和分销商已经售罄了1000美元以下的低端自行车(包含电动自行车)。现在,美国正面临严重的自行车短缺,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中断,无法满足激增的需求。甚至有美国自行车进口商表示,中国进口的自行车的货还没到就已经被订购一空了。

  在欧洲,某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同比去年同期,5月西班牙市场自行车销售额增长超过22倍,意大利、英国也都增长了4倍左右。一些跨境电商平台上的自行车销售额全线上涨,上万元的“豪车”也被抢购一空。

  货足、价廉、送达快

  中国自行车有三大竞争优势

  中国作为“自行车生产大国”,这股“新时尚”风带来的影响可不小。4月以来,某国产自行车品牌的海外订单环比增长了30%以上,产能吃紧,原本下单后3天之内就能发货,现在至少要等一周。为应对激增的订单,工厂24小时加班加点,但订单仍排到1个月后。

  中国自行车为何如此受到追捧呢?货足、价廉、送达快!

  新冠肺炎疫情下,欧美各国民众对自行车的购买需求大幅增长,但是各国国内生产厂商的自行车供给量远远跟不上。由于国内供不应求,他们便开始纷纷对外下单,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的中国就成了他们的主要进口目标。某券商研报指出,我国是自行车生产大国,年产1.1亿辆,占世界年销量约50%,且具有存量优势。

  中国拥有自行车和电动车行业从零部件到组装整车的完整产业链。因为人工成本低、生产技术成熟,所以性价比优势显著,一直颇受国外消费者青睐。

  受疫情影响,海外线下门店关门停业,许多国外消费者选择通过跨境电商线上购物。这不仅带动了自行车线上交易量大幅上升,也降低了国内许多中小型生产厂商“走出国门”的成本。由于跨境电商大都有海外仓,因此自行车也能在3天左右送达海外消费者的手中。

  疫情暴发以来,满载着一批又一批中国生产的防疫物资飞向世界各地,出口额已达日均30亿元以上。自行车虽然不属于直接抗疫物资,但骑行已成为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一种更加简便而健康的出行方式。

  自行车热能否持续

  业界看法不一

  中信证券此前的研报显示,两轮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全球年销量2.3亿辆,市场空间800亿美元。目前,传统自行车已步入存量,但伴随消费升级,骑行体验佳的电踏车近年在欧洲市场的增长中枢预计仍将达20%。

  目前这股风靡全球的自行车热是否具有持续性?业界看法不一。一些人推测,当天气转冷,公园、餐馆、电影院和其他行业重新开放,车流量增大时,这股热潮将会消退;另一些人则认为,随着拼车服务和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下降了,骑车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和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会一直具有吸引力。

  华盛顿特区自行车空间公司(BicycleSpace)的老板菲尔·库普曼(Phil Koopman)则将当前的自行车热潮与1999年人们争相购买电脑相比,“那之后,有些公司有几年时间电脑销量都不高,”库普曼说:“这是个大问题,这股热潮究竟是一次性的还是可持续的?”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