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 正文


北京市个别社区防控松懈 卫健部门“强提示”

时间:2020-05-13 07:50:5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导读]5月12日,北京市第10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11日,北京已连续26天实现本地和境外输入病例...

5月12日,北京市第10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11日,北京已连续26天实现本地和境外输入病例“双零”增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提到,目前本市个别单位小区测体温、验证健康码有松懈迹象,这些措施应当长期坚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也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社区防控,继续落实好出入证、测温、验码、登记4个环节工作。

  即使全市在院人数清零

  疫情防控也不能有丝毫松懈

  截至5月11日,北京仍有在院治疗新冠肺炎患者13名。如果在院治疗人数清零,是否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可以告一段落?对此,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即使在院人数清零,疫情防控也不能松懈。

  雷海潮介绍,从1月北京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开始,到目前一共有593例确诊病例,其中既有本地病例,也有输入病例。雷海潮表示,在各方努力下,住院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和进展,在院病人数量不断减少,现有的13例患者都集中在北京地坛医院进行治疗。根据目前每天有2到3名患者治愈出院的速度,患者清零指日可待。

  不过雷海潮也强调,北京不会因为追求早日清零就降低治疗标准,“我们希望早日看到清零的结果,但同时我们也重视治疗的质量,不会过分地为了追求早日清零就降低医疗照护和治疗方面的标准。我们仍然按照国家诊疗规范第7版的要求,来严把治疗的质量和出院的标准。”

  雷海潮表示,即使新冠肺炎病例在院数量能够清零,还有一些风险、隐患和挑战仍然影响着北京疫情防控,所以疫情防控还不能松懈,更不能产生麻痹思想。

  个别单位小区出现松懈迹象

  测体温等措施应长期坚持

  雷海潮分析,从全球形势来看,现在疫情仍然处在扩散蔓延阶段,欧洲和北美病例总数仍然在增长,拉美国家、非洲国家病例数也在持续增长。北京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也是一个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对内、对外联系都非常紧密。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当中,传染病疫情的防控难度相当大,北京仍面临境外病例输入压力。

  此外,国内疫情形势在五一小长假后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例如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出现境外输入病例,湖北武汉也有新的病例出现。雷海潮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首都的疫情防控更不能够松懈,“特别是马上要迎来全国两会,这对于首都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更高,措施应该更严密,大家要把保持戒备和警惕的状态调整到最佳,要保持原来在一级响应状态下形成的好的机制、工作节奏和惯性。”

  雷海潮表示,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已发布,其中提倡要常通风、勤洗手、不扎堆、少聚会等,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也是阻断疫情非常重要的一环。 雷海潮指出,这段时间有个别小区和单位在人员进出时,对于测体温、验证健康宝绿码通行等防疫措施有松懈的迹象,而这些都应该长期坚持,“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社区,乃至于对我们这个城市,都是非常好的保护机制。”

  闭环管理有序推进复学复课

  坚持不懈抓好社区防控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介绍,根据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61次会议,境外疫情暴发态势仍在持续,国内有些地区疫情出现反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风险依然严峻。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有丝毫松懈,落实“四方责任”,坚持“三防”“四早”“九严格”,持续深入找隐患、查风险、补漏洞,更加精准有效落实好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全力以赴做好全国“两会”服务保障各项工作。

  徐和建提到,要从首都北京的重要地位出发,以首善标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形势的研判和评估,坚定不移做好精准防控、常态防控,及时动态掌握中高风险地区变化。坚持关口前移,加强入境和中高风险地区进京人员管理。继续做好在院患者的救治,争取早日康复。要落实各区属地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坚持“一校一案”,以班级为单元,实现闭环管理,有序推进复学复课。

  他还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社区防控。继续落实好出入证、测温、验码、登记4个环节工作。持续推进复工复产。酒吧、室内儿童游乐场、健身房等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验码、限流和通风消毒等措施。做好物资保障工作,支持产业链、供应链防疫需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引导市民做好个人防护,按照指引科学佩戴口罩,加强自我建康管理。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