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人物春秋 > 正文


他是护法政府中唯一可协调矛盾的力量,却遭人暗杀,实属革命悲剧

时间:2020-04-03 09:29:29   来源:搜狐

[导读]

护法运动之所以会失败,历来都被认为是西南军阀虚假护法—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所致。可揭开历史的面纱我们才发现,真相并不尽然。

民国初期,政治生态错综复杂,除了孙中山的同盟会、袁世凯的北洋系之外,更多的还是一些前清官员或者其他派系的人物。他们并非袁世凯的嫡系,同时也与在南方咄咄逼人的孙中山系保持距离。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就是程璧光。

程璧光,字恒启,1861年出生于广州香山,1875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后成为广东水师的一名海军军官。甲午战争时,程璧光正好带着三艘粤舰到天津出差,于是主动要求参战,却不幸在战斗中负伤。不过,对于程璧光而言,受伤最重的不是身体,而是内心—他见证了屈辱的时刻,不仅自己带来的三艘军舰两沉一被俘,还不得不亲自击沉搁浅的靖远号。

带着愤恨,程璧光回到广东,在弟弟的介绍下加入兴中会。同年10月,兴中会发动的广州起义失败,程璧光被迫逃到了南洋。1896年,受李鸿章邀请,程璧光返回国内参与海军重建,并从管带一路升迁至巡洋舰队司令。辛亥革命前夕,程璧光带领海军远洋舰队的海圻号,开始了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第一次远航。就在回国的途中,辛亥革命爆发,程璧光遂带领全体官兵响应起义。1911年12月,程璧光还没有回到国内,就被聚集在上海的起义海军代表们选举为革命政府海军总司令。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而回国的程璧光发现这位副总统居然是自己在广东水师时的部下。虽然孙中山也是自己年轻时的革命战友,但程璧光不愿意加入到孙中山和袁世凯的争斗中去,而是支持黎元洪。因为在他看来,共和制的民国要的是能妥协、能遵守法统的人物,黎元洪显然是很符合这点的。

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但他随后便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次年,声称前来调解黎段冲突的张勋攻到北京,驱逐了黎元洪,解散了国会,激起了全国各地人民的愤怒。很快,张勋又被段祺瑞赶走了,可段祺瑞并没有恢复原来的政府和议会,而是另组临时参议院。

段祺瑞的作为,让支持黎元洪的程璧光、失去议员津贴的老国会议员们以及本来就对段祺瑞强势政府心存余悸的南方实力派们很是不满。而在护国运动中因在日本度蜜月而没有获得多少政治势力的孙中山也决定东山再起,便号召反段力量在广州集结,共同护法。各方势力纷纷表示支持,一时间反段力量云集广州。

然而,一个新问题又出现了:这些来参加护法的人究竟是支持孙中山,还是支持护法?护法势力中最有声望的两个人,一个是黎元洪,一个是孙中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支持黎元洪恢复总统的位置,可黎元洪远没有那种热情,他不愿意南下,于是就只有孙中山可以担任护法的代言人了。但是护法各派希望护法政府和原来的护国军政府一样,是一个合议制的机构,也就是说,遇事并不是一人说了算,而是大家共同协商解决。这与孙中山希望护法政府中一切由他决定的想法不太一样,于是各方产生了分歧。

不光南方的实力派们,就连孙中山自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内部的一些人也坚决反对孙中山的决定,但孙中山还是坚持宣布就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任命陆荣廷、唐继尧为副元帅,并公布各部总长名单。但唐继尧、陆荣廷以及其他元老如伍廷芳、唐绍仪、程璧光、李烈钧等人都觉得太过了,纷纷拒绝任职。此时,联合各派的护法军政府实际上已经分裂。



没过多久,段祺瑞的北洋大军南下,护法的桂系和湘系组成湘桂联军,在湖南和北洋军作战;唐继尧组建靖国军,在四川、湖北等地和北洋军作战。大家都没把广州军政府当回事,留在广州的孙中山和桂系的广东督军相互提防,夹在中间的程璧光则充当调和者,维持着广州的“和平”。

当时,桂系控制着广东的军政、财政大权,而孙中山则想要组建自己的势力。程璧光作为广东人,当然同情广东人,但他更要尽力避免双方的冲突,因为他们毕竟是来护法的,而不是让护法军内部相互残杀的。在他的帮助下,原本属于广东省长亲军的一支部队被保留了下来,由陈炯明任司令,成为粤系势力自己控制的军队,而且即将开赴福建进行护法。

孙中山觉得驱逐桂系的大好机会来了,因为以这支粤军为基础,加上在粤北支持自己的两师滇军,还有程璧光的海军,一共有两万多人。于是他决定炮轰广州督军府,要求程璧光部海军向广州开炮。他认为,程璧光是广东人,又是自己年轻时的好友,应该不会阻止自己的计划。但他错了。

此时,湘桂联军正在湖南战场和北洋军激战,程璧光一心护法,当然坚决反对护法阵营内部发生任何冲突。程璧光火了,说道:“我是来护法的,不是来参与你和桂系之间的纠葛的。作为广东人,应该维护广州市民的安全,怎么能炮轰广州城?”然后他令各舰戒严,不准任何船只靠近。

1918年1月,孙中山宴请同安、豫章两舰舰长,一通酒水下去,这两人都烂醉如泥了。孙中山把反对自己的部属暂扣,然后和自己的亲信一道带着这两人上了军舰,并要他们下令炮轰广州督军府。两个舰长当然犹豫,孙中山于是亲自点火开炮。广州城内的桂军没有反击,而是任由孙中山的大炮轰击—因为没有几发炮弹击中督军府,死的都是城内的百姓。

护法运动还没结束,护法军政府内部就自己打起来了,滇系、桂系自然是义愤填膺,支持孙中山的一些人也非常不满,至于那些南下护法的议员、政客也无法接受这样的内讧。很快,滇系、桂系、黔系、湘系、海军,以及包括一批国民党稳健派在内的各省护法代表在广州召开“护法各省联合会议”,事实上取代了孙中山的寡头政府,因为他们才真正代表了护法派各路人马的利益。

会议确定:护法运动并不是要推翻原有民国政府,而是以战促和,使民国法统早日恢复;其次,护法机构实行合议制,有事集体讨论;最后,推举唐继尧、程璧光、陆荣廷为军事总代表。程璧光在炮轰广州事件中非常愤怒,但他不能拿孙中山怎样,只好撤掉了那两位舰长的职务,并坚决表示不准海军介入到各派军事冲突中去。

1918年2月26日,程璧光坐船在广州海珠码头上岸,突然遭到枪击,当场身亡,这标志着护法运动中最明确恢复法统的实力派消亡了。从此,护法政府中少了唯一可协调矛盾的力量,只剩下了彼此算计的对手们,这也注定了护法运动最终将以失败告终的结果。

程璧光是谁暗杀的?孙中山阵营认为是桂系,理由是程璧光一直“追随”孙中山,所以为桂系忌恨,于是派人杀之。但这显然说不过去,因为很多人都知道程璧光并不完全赞成孙中山的主张,他支持的是黎元洪,况且他还多次反对孙中山进攻桂系,桂系应该会感激他而不是杀他。还有些人认为凶手是北洋系派来的,目的是分裂护法政府,但北洋系自袁世凯下台之后就很少派人暗杀南方大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程璧光是在革命内部的纷争中死去的。

程璧光之死是一个悲剧,却也是民国的一个写照—辛亥革命之后,许多参与革命的人士,没有在与敌人的抗争中死去,却在革命内部的各种纷争中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死去,这不能不说是乱世的一种悲哀。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