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历史 > 正文


清朝斩首死刑犯时,为什么选择在菜市口,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0-03-17 09:05:08   来源:搜狐

[导读]清朝的电视剧中,每当大奸大恶之人伏法之后,往往都会传出一句振奋人心的话推出午门斩首,把恶人有恶报的气氛渲染得十足。这个推出午门过后...

清朝的电视剧中,每当大奸大恶之人伏法之后,往往都会传出一句振奋人心的话“推出午门斩首”,把恶人有恶报的气氛渲染得十足。

这个推出午门过后,结局是在那里行刑收尾,就是标题说的“菜市口”,一个临近北京内城的地方。至于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菜市口”,名如其功能,它就是一个平常老百姓买卖菜的地方。

在没有处刑犯人的时候,这里聚集了大量城外入城牟利的菜农,城内的达官贵人家则慢悠悠的闲逛,采买一下这样,东看看那样。一时间弄的“菜市口”是车水马龙,成为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这一热闹相传从明朝就开始了,所以“菜市口”这个地名是源自明朝,而在明朝之前的元朝,这里因为更多的是卖柴火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叫“柴市口”,相传当年宋朝忠贞之臣文天祥,因为不愿屈服蒙古人统治,于这里结束了生命,可能是第一个在“菜市口”被行刑的人。

清朝推翻明朝之后,因为需要一个处决死刑犯的地方,同时考虑到自身需要避讳,不愿意启用明朝常用的死刑犯处决场西四牌楼,于是定了一个地点“菜市口”,也正是从此刻起,“菜市口”被政府赋予了特殊职能。

根据民国时马芷庠所编写的《北平旅行指南》记载,每当秋后处决的人员被核查敲定之后,负责行刑的官员携带着家伙事,将犯人从死刑大牢带出后,出宣武门(顺承门),过断头(魂)桥,经迷市,最终到达“菜市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大牢到刑场的路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差别对待,家里还有人且家产丰厚,或者是本身为位高权重之人,可以在路上享受“VIP待遇”——坐囚车。相反没权、没钱、家里没人的人,只能戴枷上镣走完自己一辈子最后一程路。

到达刑场之后,犯人被安排由东向西排列,刽子手执刀由东向西顺序斩决,行刑完毕之后,被斩首者的头颅会被悬挂在“菜市口”很长一段日子,任人观摩。

至于为什么清朝要选在菜市口作为刑场,这一切都是它身上那个“热闹”惹的祸。古代公开处刑犯人的目的,除了处罚犯人,更多的是警示他人。

为了达到警示的目的,就必须要很多人围观,否则就浪费这个行为本身。如此一来,自然聚集了大量人,且这些人都是平民的“菜市口”成为了最佳选择。

而从执行的结果来看,不说多少人被警示,在增加看众的这个目的上,这个选择的效果是非常不错,每当有告示贴出来,要开始斩首死刑犯了,“菜市口”总是会被围堵的水泄不通。

很多人把别人被斩首这么一件残酷、血腥的事,看作为了自己的娱乐,那些鲜淋淋的血,带来的刺激感,跟我们现在人看恐怖电影寻找刺激一样。说“变态”,又是我们阴暗面需要的“东西”。

所以若您能穿越回到清朝,亲眼目睹“菜市口”斩首,看到有人磕着瓜子,也都一点也不奇怪。

清朝斩首死刑犯时,为什么选择在菜市口,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笔者只是说了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更多的欢迎评论区补充。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