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战“疫”形成新供给
时间:2020-02-26 09:52: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导读]▉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特别报道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当前,哪里是教育人必须坚守的战“疫”第一线?如何准确把握广大学生当下最迫切的教育需求?在学生居家隔离的特殊情况下,教育部门需要形成怎样
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当前,哪里是教育人必须坚守的战“疫”第一线?如何准确把握广大学生当下最迫切的教育需求?在学生居家隔离的特殊情况下,教育部门需要形成怎样的新供给?
自1月26日宣布延期开学,一支由93名特级校长和近800名特级教师组成的首都教育精锐就一直处于紧张工作状态。他们逐一解答家长的问题,指导全市数万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和家长,针对学生居家现实,及时研发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方案……
“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是教育人必须牢牢守住的第一线。”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说,“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不光是业务特别精湛,还要在人民需要的时候,特别能战斗。这项要求将列入北京市未来对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的考核标准。”
开学延期,学生的成长不能延期
在宣布延期开学前,北京市教委迅速建立了问题诊断系统。一方面关注疫情发展,另一方面对全市各学段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在延期开学前后6天里,市教委对教师和家长关心的系列问题做了7次公开回应,强度前所未有。
全市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这支“双特队伍”立即行动起来,利用业务精湛、扎根一线的优势,通过市民热线、主任信箱、公开发布等渠道对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实现接诉即办。同时,“双特队伍”迅速展开对学生在家学习期间心理焦虑、学习生活不会安排等问题提前研判和指导。
“按照网上上课的模式,学生每天看电脑、平板屏幕的时间会特别长,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北京市教委收到了一名初中生的来信。第二天,市教委的正式回信就发布在了“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回信从网络学习资源的选择,到延期开学期间学习计划的安排,以及运用网络资源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等建议一一列明。
从1月26日“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双特战疫”专栏至今,93名特级校长和近800名特级教师已经来稿300多篇,解答回应师生家长关注问题50余个。微信发布相关内容20期,阅读量17万+,微博发布相关内容57期,阅读量上千万。
居家隔离,班集体不能散
近日,北京海淀实验小学6000多名学生都收到了学校发来的一段精心制作的短视频。上个学期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精彩画面搭配着热情的音乐一下唤醒了学生在校园的美好回忆。学校特级校长赵璐玫说:“闷在家里久了,很多孩子都想学校了,做这个短视频就是专门让孩子们解渴的。”
疫情发生以来,如何指导学生居家学习成了教师操心的头等大事。赵璐玫说,平常家长都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来,现在孩子一天24小时都在家里,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不知道学习生活该如何安排。同时,孩子们天性需要同伴,居家孤单的时间一长就容易焦虑。这段时间,海淀实验小学鼓励班主任在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比如歌咏接龙、家务活比拼、阅读经典等。
在北京,很多中小学校还开展了在线主题班会、在线才艺快闪、特色班级作业等极具班集体特色的活动,让居家的孩子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疫情期间,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身体不被病毒侵害,还包括精神不被负面情绪传染。”李奕说,“班集体是中小学的重要构成,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来自班集体相互关爱的正能量可以有效化解学生居家隔离的焦虑,这种能量同样也会通过孩子传递给更多的家长,这是教育为当前全社会抗击疫情发挥的特殊作用。”
停课不停学,学什么怎么学
“停课不停学,要学的绝不只是是狭义的学科知识。”北京中学特级校长夏青峰说,“疫情就是当下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一堂人生的大课,学生既要关注疫情当中那些动人的凡人善举,也要关注国家民族在危难面前的抗争与担当。”北京中学所有学生都组成了不同主题的研究小组。学生们在导师指导下,从科学实验、艺术设计、文学创作等6个不同方向对疫情开展针对性的课题研究。
更多学校在思考,居家隔离到底是限制了还是拓展了教育空间?北京十八中教育集团特级校长管杰说:“学生居家隔离的现状,迫使教师们必须思考教育如何穿越时空的界限。”
没有课堂纪律约束了,什么样的在线沟通是有效的?学习主要靠学生自主了,学什么重要还是怎么学重要?家长的教育理念要不要干预?延期开学前后,一大堆新问题让教师们的大脑极度疲劳又极度兴奋。
管杰说,学校刚给家长们提供了孩子居家学习的建议书,接下来,还会推出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档案。让学生用作品、照片或者视频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记录。这份让孩子可以充分发挥创意的居家档案将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