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口红利”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时间:2020-02-16 08:41:07 来源:人民网
[导读]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口总量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庞大的人口总量正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人口既是基本国情,也是基础国力。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口总量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庞大的人口总量正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人口既是基本国情,也是基础国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6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一直保持着持续递增的态势。与之相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绝对量增加十分可观。
有专家表示,放眼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大多人口数量较多,特别是年轻劳动人口比重较大。如亚洲的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尼日利亚等。
与劳动力规模相对应的是人口素质明显提升。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到2018年的10.63年,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供了坚实人力基础,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从“中国工厂”到“世界市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上世纪80年代东莞代工企业到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会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其人口规模及国土、丰富资源,将经济资源集中投入到制造业中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大国。
正如前述报告中所指出,这种变化部分得益于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发生剧烈变动,人们在不同地区之间频繁移动,形成了规模庞大,由乡村向城镇、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人口大潮,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国内人口的消费潜力正逐渐被释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4亿人口,对应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是供给质量和体系持续升级的巨大动力,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所在,也是任何经济体都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有专家表示,中国始终坚持把市场向全球开放,近14亿人口的巨量市场,对各国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也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好地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更稳健的发展。同时,近14亿人口消费需求动态升级的过程,是商品、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动力。
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
又一巨大飞跃。201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276美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稳居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有专家表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人均GDP过万美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意味着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正在不断增强和上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
此外,在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也明显缩小,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64。
在脱贫攻坚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14亿人口的就业也充分得到保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个体工商户达8162万户,私营企业达3486万户;2019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四季度末百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人倍率为1.27,招聘岗位明显高于求职人数,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充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14亿人民团结奋斗让中国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还将一直向前创造伟大传奇。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