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疫情期间“六稳”工作
时间:2020-02-07 09:59:07 来源:金融时报
[导读]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当前,做好“六稳”工作,必须把疫情这个“变量”作为重要考量因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不会阻碍我们既有的前进节奏与坚定的改革步伐,不会扰乱我们推动经济稳健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
当前,做好“六稳”工作,必须把疫情这个“变量”作为重要考量因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不会阻碍我们既有的前进节奏与坚定的改革步伐,不会扰乱我们推动经济稳健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特别是在去年12月份经济金融数据出现边际回暖的背景下,我们更应保持定力,继续做好“六稳”工作。
虽然疫情的不良影响将局限于短期,不会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但在短期,我们要针对疫情作出及时必要的政策调整,以对冲不利影响。对于“六稳”工作来说,要更加注重施策的科学性。
首先,稳就业位居“六稳”首位,而疫情可能在短期内对就业带来一定的冲击。短期内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的是餐饮、零售、交运、文旅等第三产业,而这些行业带动了大量就业。因此,“六稳”工作要注重科学性、针对性,有的放矢,把政策支持重点放在驰援上述行业上。稳住上述行业,就是稳就业,支援广大员工赖以就业的企业,让他们在未来能够顺利返工。其中,上述行业中很多企业是中小微企业,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受到疫情的冲击可能更大。因此,应加大信贷等金融支持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专项补贴、税费减免、社保延交等,并专门对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加以纾困,妥善安排失业人员。总之,稳住中小微企业,实际上就是稳就业,这是眼下“六稳”工作的当务之急。
其次,稳金融在当下同样重要。一方面,金融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日前,针对疫情防控需要和节后资金到期较多等情况,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了充足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在2月3日公开市场操作投放1.2万亿元之后,央行2月4日继续供应流动性,当日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投放资金5000亿元,两日投放流动性累计达1.7万亿元,充分表明央行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决心。超预期流动性投放推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下行,并将进一步推动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缓解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财务压力,扩大融资规模,支持实体经济。值得注意的是,大规模投放流动性并非“放水”,而是出于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经济稳增长、企业渡难关。
另一方面,可以肯定的是,疫情过后,稳金融工作仍要继续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是我们持之以恒的目标,其节奏不会被疫情打乱。疫情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是暂时的,我们也仍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宏观政策“强刺激”,继续坚持改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安全。
再次,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主要取决于疫情防控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并未将中国定义为“疫区”,不建议对中国实施转移、旅行和贸易限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赛德也表示,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应当看到,我国防控疫情的努力是强有力且行之有效的,得到了国际认可。随着未来疫情的减弱、受控,外贸、外资、投资也将趋于稳定。
最后,稳预期有赖于整个市场、全体企业和参与市场的每位民众,也有赖于疫情期间逆周期宏观政策有效有力、科学适度的应对。此刻,信心如金子般珍贵。情况越是复杂,我们越需要保持定力,形成共识。疫情终会过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可控的,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我们将充满信心,共同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