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新时代 新生活 新年画

时间:2020-01-23 08:32:5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导读]一带一路(年画)廖开明、张为民、陆连江、丰爱东、何小宝绘春节贴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习俗,其历史已逾千年,深受大众喜爱,传承至今依然鲜活。年画成为过年时不可或缺的吉祥物,有“不贴年画,没年味”之说。年画渲染了“年”这个特定节日祥和团圆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庆丰收、过新年的喜悦之情,也寄寓了人们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是辞旧迎新的报春花。

一带一路(年画)廖开明、张为民、陆连江、丰爱东、何小宝绘

春节贴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习俗,其历史已逾千年,深受大众喜爱,传承至今依然鲜活。年画成为过年时不可或缺的吉祥物,有“不贴年画,没年味”之说。年画渲染了“年”这个特定节日祥和团圆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庆丰收、过新年的喜悦之情,也寄寓了人们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是辞旧迎新的报春花。新时代的年画,在继承传统年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表现新生活、关注新动向,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追求“满”“全”的审美意识

无论是传统年画,还是新年画,都具有喜庆吉祥的内涵特点。百姓爱年画,因它充盈美好的希冀。如年画画诀说:“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这应和了广大民众审美心理需求,佳作因此经久不衰。如娃娃抱大鱼的《莲年有余》图,非常惹人爱,更有象外之意——“鱼”的谐音“余”字,是人们对富裕的祈求。

年画在题材、立意、表现上都是民间特有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主导下的心迹物化。表现题材相当广泛,像一部反映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生产劳动、民俗民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时事新闻、福寿安康、花鸟鱼虫、四时风景等都充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表现形式上,构图求满、造型求全、设色求艳、意境求美。画中的人物、景物、动物等都要完整无缺呈现。画山有脚有巅,画水有流有源,就是画一片叶子也要完美,决不画虫蛀或天灾所致的残叶,画中没有“残缺美”。年画这种视“满”“全”为美的审美意识,源于农民的生活。在农家生活中,屋内陈设要满当;田园种植要苗齐苗壮,不要缺苗断垄;家庭养殖要鸡鸭成群,肥猪满圈;家庭成员要儿孙满堂,合家欢乐,美满幸福。这种求“满”“全”的审美意识,乐观积极向上,对世界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愿望。

年画的色彩运用了先辈艺人口传心授的丰富画诀,如“软靠硬,色不楞”“文相软,武相硬”“黑靠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等。由于画以墨线造型,色与色之间有黑色相隔,即使纯度较高的相邻两色因中间有“说和色”(黑、白、灰、金、银为说和色),也不致出现不调和感。

造型变形装饰是年画的另一显著特征。有人说,没有装饰就没有年画。从画面布局、赋色、线描,到人物、景物、服饰道具等,无不在变形装饰上匠心妙用。这同其他民间美术的形式规律造型法则相一致。运用象征寓意手法、通过谐音象形比拟等,表现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比如鱼谐音余,蝙蝠谐音福,石榴、葡萄等象形寓意多子,用松柏象征长寿,用鸳鸯寓意爱情忠贞等。这些基于长期民俗生活中形成的俗信、禁忌等的共识认同,在年画里得到确切生动地表达。

湘西苗族老艺人(年画)周令钊、陈若菊绘 中国美术馆藏

新年画聚焦时代生活

年画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它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时代生活推动了新年画的问世。新年画是相对于传统年画而言,反映新的时代生活的年画。

抗战时期,解放区出现了表现革命内容的新年画,鼓舞了军民士气。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倡导下,全国新年画运动蓬勃展开。许多专业画家投身新年画创作,如李可染,张仃、古元,周令钊、李琦、刘文西等。他们在继承传统年画祈福纳祥的喜庆意蕴的同时,摒弃迷信落后的内容,打破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使年画面貌焕然一新,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呈现出时代风采,受到广大民众欢迎,对日后年画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存条件的改善,农民也住进高楼大厦。在四白落地的墙面上,人们不再愿用浆糊和扣钉张贴年画。由此,具有商品属性的年画逐渐失去了市场。然而年画的审美意识是深深渗入中华民族骨髓的。董希文的革命历史经典巨作《开国大典》本是油画,作者却采用中国民间年画元素,巧用对比色,大面积的蓝天白云和高悬的大红灯笼,色彩艳而不火,庄重又喜庆,彰显着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家喻户晓传世经典。这有力地说明了年画这中国民间美术的特有形式,具有绵长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人民喜爱的新年画大有作为,表现新生活,赞美新时代,新作不断涌现,呈现出新的特点。

聚焦时代主题,新年画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例如年画《一带一路》是为庆祝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而作。作品以喜庆、欢腾为基调,融汇民间美术元素来表达对此次盛会的祝贺。画面中央那棵“生命树”,就是民间美术中常用来象征旺盛生命力的吉祥图式符号。把此次会议会徽置于树中,上方裹有红色绸带,写着“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寓意蓬勃向上的旺盛生命力。其间飞翔的白鸽,象征和平发展的环境。画面左边有客货列车及风电绿色能源,与近处山峦中的长城相映衬,寓意古老中华文明正焕发新的生命力;右边有繁华的海港码头、蓝色海洋上来往船只……作品艺术地表达了“一带一路”的恢弘主题,拓宽了年画创作的题材,也是年画“笔墨当随时代”的真实写照。

奶奶点福点(年画)张 苠绘

凝练生动的时代故事,让新年画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首江南耳熟能详的童谣勾起多少海外游子的思乡情。廖开明的《摇到外婆桥》以这首童谣点题,生动描绘了海外游子归来寻根的情景,表现了对国家、民族、文化认同的家国情怀,反映出文旅融合的新气象。张苠的《奶奶点福点》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春节农家的喜庆气氛。北方农家春节蒸面花时,要用食色(红)在热气腾腾的面花上点上红点,亦称福点,以示吉利。画面上小孙子手持鱼灯跑来,奶奶为爱孙额头点上个福点,祝他吉祥平安,幸福生长。背景门楣的吊笺,门上的肥猪拱门剪纸,门外喜鹊登梅,飘着瑞雪,营造出一派喜庆、祥和、温馨的春节情景。

编辑:zmh

关键字:年画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