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发现两封信,内容颠覆历史,学者:崇祯葬送了救国最后机会
时间:2020-01-18 10:14:12 来源:搜狐
[导读]明清战争是16~17世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对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局势有着深远影响。在这场战争中,明军的表现着实糟糕,面对八旗军,他们屡战屡败。为了击败满洲八旗军,明朝士人可谓想尽了办法。不过囿于明军的腐败以及政府糟糕的财政状况,仍旧一败再败。于是,部分官员将目光投向了海外,把希望寄托于西洋人身上。徐光启,明朝官员,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明清战争是16~17世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 对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局势有着深远影响。在这场战争中,明军的表现着实糟糕,面对八旗军,他们屡战屡败。
为了击败满洲八旗军,明朝士人可谓想尽了办法。不过囿于明军的腐败以及政府糟糕的财政状况,仍旧一败再败。于是,部分官员将目光投向了海外,把希望寄托于西洋人身上。
徐光启,明朝官员,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此人不仅精通孔孟之道,同时还热心于西学,他甚至为此加入了天主教。出于对西洋的好感以及了解,徐光启突发奇想:咱们为何不能招募西洋雇佣兵为咱们作战?于是,徐光启于天启元年( 1621)向皇帝上奏:
“西洋大铳可以制奴,乞招香山澳夷,以资战守。”
当时,澳门已然被葡萄牙人占据。徐光启希望就近招募葡萄牙人,用西洋火炮为明朝作战。当年五月,独命峨等葡国铳师24 人,带着26门红夷火炮进京,传习炼药、装放之法。然而明朝保守派人士不信任西洋人,竟以水土不服为理由,将他们全部遣返。
葡萄牙教习虽然走了,但是他们的火炮和训练出的炮手却在宁远之战中大发神威,让号称不败的八旗军吃了大亏。有了这样的战绩,徐光启自然有底气继续向皇帝上奏,要求继续引进西洋火炮以及葡萄牙教习。
1628年,天启皇帝向澳门葡萄牙人下达了一份诏书,原件已经不存,而葡文转译稿所列如下:
因澳门是大皇帝的领地,故在此情急之下应该效力,以谢皇恩。
对于皇帝诏命,澳门的葡萄牙人很识相地选择了顺从。崇祯二年二月,32个葡萄牙铳师在公沙·的西劳的带领下,携带多门枪炮,去往北京。就在那年,皇太极从张家口杀入华北,兵临北京城下,造成了极大破坏。皇太极回国后,还派重兵把守临近北京的遵化、滦州等四城,准备来年再攻京城。
然而当葡萄牙铳师到达北京后,局势改变了。32个葡萄牙跟随明军攻打四城,在凌厉的西洋大炮面前,满洲八旗溃不成军,四城相继丢失。外来的和尚充分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战斗胜利后,葡萄牙人得到了崇祯的亲自嘉奖,他们被安置于几个大宅子中, 王公贵族屡来拜访, 皇帝亦遣人慰问。徐光启见洋人雇佣军大发神威,于是他立即建议皇帝,应用西方武器和制度来武装军队,组建15支精锐火器营,并由葡萄牙人扶植指挥。只要军队练成,满洲人根本不足为虑。
在得到皇帝首肯后,徐光启命门生孙元化带着葡萄牙炮手训练士兵,并防守于登莱地区,与后金控制的辽东隔海相望。其后,孙元化带领着葡萄牙人在东江皮岛,与后金展开了作战。孙元化带来的葡萄牙人果然都是亡命之徒,在战斗中他们身先士卒,竟大败满洲兵。明朝官员张焘禀称, 公沙等葡籍铳师曾于六月十七日驾船在朝鲜的宣川( 近鸭绿江口) 一带, 以西洋炮对抗后金的部队,计用神器十九次,约打死贼六七百官兵。
可以想象,若孙元化真将这支火器部队练成,无论是满洲的皇太极,亦或是流贼李自成、张献忠,都不在话下。然而可惜的是,在1632年,孙元化的部将孔有德等人突然率领军队哗变,史称“吴桥兵变”。
在这场兵变中,公沙等12名葡萄牙炮手皆被叛军杀害,另外15人皆身负重伤。可以说,批铳师队伍自澳门出发之日算起,则他们共计在华三年又三月有余。这期间, 他们入涿保涿、京城演炮练兵、投入东江战事, 可谓尽职尽责。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身为华人的孔有德等人却叛变,将这些训练过自己、忠心于大明的洋人尽数杀害。
为了躲避朝廷的镇压,孔有德等人乘坐百余艘船,带着10万饷银、数千士兵以及300门先进火炮投靠了皇太极,堂而皇之地做了汉奸。就这样,徐光启苦心经营的以西洋大炮为核心之军事改革受到重创, 而其成果反为后金获得。其后,孔有德的火器部队成为后金军的攻坚利器,而后金的火器实力,也就此超越了明朝。
然而徐光启并不甘心失败,他于1632年说服了崇祯,准备在澳门招募200名葡萄牙雇佣军,直接与后金作战。对于徐光启的这个方案,中国的史料有些语焉不详。但在葡萄牙里斯本阿儒达图书馆( Biblio teca da A juda) 所藏耶稣会士在亚洲6( J esutas na s ia) 系列档案中,发现了两封徐光启的葡文转译来信,信中高度赞扬了澳门及其派来的葡兵在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并表达了对促成此事的热切期待:
“我们对天主充满信心, 知道随着他们的到来, 战争很快便会结束。此事成功后将会给澳门以及天主教在华传播带来积极影响。”
最终,澳门方面同意了明朝的请求,320个葡萄牙锐卒带着武器一路北上,到达了南昌。但就在这时,崇祯皇帝却反悔了。原来,明朝的保守派一直反对葡萄牙人来华,其中反应最激烈的是时任礼科给事中的卢兆龙,此人颇受崇祯宠爱。卢兆龙说:
“ 堂堂天朝,精通火器、能习先臣戚继光之传者, 亦自有人,何事外招远夷,贻忧内地,使之窥我虗实, 熟我情形,更笑我天朝之无人也?”
在卢氏看来,让“居心叵测”的葡萄牙人入京,弊大于利,不仅让他们窥探到了中国的山川局势,同时还丢了天朝的面子。崇祯耳根子软,最终听信了保守派的谗言,竟遣散了这支精锐的火器部队。
葡萄牙炮手们虽然是外国人,却恪尽职守,练兵教炮、冲锋陷阵在所不惜,乃至最后有近半数战死疆场,,李之藻评价云: “若辈以进死为荣, 退生为辱。”与之相对,身为华人的明朝士兵不仅怯于与敌军作战,甚至成批地投降于敌人,恬不知耻地当了汉奸。
然而即便如此,明朝的保守派仍对他们百般不信任。若320个葡萄牙锐卒到达辽东前线,凭借他们对于火器的操控,彻底击败满洲也未尝不可能。复旦大学杨方教授更是说:“这或许是明朝避免灭亡的最后机会”。然而讽刺的是,崇祯却在保守派的影响下丢掉了这个救生圈,大明的灭亡也就无法避免了。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