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天津 > 正文


南水北调五周年 每一滴都是原汁原味的“南水”

时间:2019-12-24 10:30:30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南水北调五周年”特别报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覆盖区域人们的拳拳之心── 每一滴都是原汁原味的“南水” 本报记者 耿堃

12月10日中午,河南省焦作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体带状公园,距工程干渠放水点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渠首530公里,记者拧开写有“南水北调直饮水”的水龙头,一股清水喷出──矿泉水的口感。

焦作是唯一一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穿主城区而过的城市。为保护水源和工程安全,每次巡查下来,20000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管理处工作人员的日常运动量。“干渠通水初期,钓鱼的人总是在晚上10点巡查结束后溜进来。后来我们就不停变换巡查时间,和他们斗智斗勇。”管理处工程科负责人李旺告诉记者,现在任何人想翻越铁丝网进入干渠,就会触发网上的震动光纤,控制室即刻得到提示,同时开启警告喇叭。

李旺说巡查时在河里捡到过一个漂流瓶,“里面有好多张写着小孩子愿望的许愿字条,他们以为瓶子能顺着干渠漂到北京。”

“到不了!”李旺的同事、主任工程师翟会见说,“瓶子漂到倒虹吸处就过不去了。”干渠是南北流向,其他流经焦作的河流多为东西走向,为了不让河道交叉导致水质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此设置了“立体交通”──倒虹吸:干渠水从东西向河流之下走暗渠通过;渡槽:干渠水经过架高的槽道“越过”东西向河流。

“我们在干渠周边建截流沟。如果发生洪涝,带有泥沙、杂质的水将进入截流沟,不会进入干渠。”翟会见指着干渠周边一道深沟说。

“除了天上的雨水,我们要确保没有其他水源汇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流到京津冀的水保证达到Ⅱ类可饮用水标准。”李旺相当自信。

此时如果沿干渠向南折回530公里,陶岔村渠首,也许67岁的独臂老人李进群正在沿渠岸义务捡拾垃圾、擦拭桥梁。49年前,18岁的他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建设中因工负伤,失去右臂。艰辛度日数年,却一直义务捡拾丹江河道内外的垃圾,保护水质。

与李进群老人所在的陶岔村一路之隔的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村民们也许正在村支部书记张家祥的带领下,规划着明年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为了南水北调,他们主动打翻了手捧的金饭碗。

“你看这路多宽,以前每年辣椒收获的季节,路上挤满了全国各地来交易的客商,自行车都走不动。”12月7日,张家祥指着一条足有五条车道宽的村路对记者说。当年,这里是全国闻名的辣椒种植之乡,建起了大型辣椒收购市场,甚至拥有部分辣椒品种的收购定价权。如今,这里做辣椒加工的村民,只能去其他辣椒产地收购原料。

村民为什么砸了金饭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的水从陶岔村渠首流出后,经过的第一个村就是我们这儿。原来种的作物施肥、打药量都大,一下雨,化肥、农药残留会进入干渠,导致水的含氮量超标。为了保护水质,不得不改种其他品种。”张家祥说那段日子很难,“辣椒、新西兰青豆、日本南瓜是我们村的拳头产品,全国闻名。为了保护水源不能再种,村民的收入还要保证,怎么办?”

“柿饼在日本、韩国很受欢迎。柿子树抗灾害能力强,种植技术门槛不高。我就去陕西富平考察柿子种植,结果发现在张河种柿子,后期加工跟不上,只能放弃。”一筹莫展之时,他偶然得知软籽石榴不打药不施化肥,还受市场欢迎。“先行先试吧。我们将全村5000多亩土地流转出去种软籽石榴。”

目标确定了,压力却一点儿没减轻。“种辣椒的时候,村里人均年收入13000元,好多人搞辣椒加工厂,每年收入数以万计。辣椒不让种了,工厂也开不成了,收入锐减。”张家祥指着身边的村民张红俊说:“他家兄弟几个开的辣椒加工厂原来一年能挣几十万元。”

“投了一百多万元的厂子每年需要原料几百吨,以前直接在家门口收。现在村里不种了,要到外面收,成本太高,厂子只能关了,设备送朋友了,厂房也荒了。我那几个兄弟去了外地。”张红俊说。

先富裕起来的难以接受,收入普通的也不支持。“村委会一年就没关过门儿。”村民王承汉告诉记者,“石榴三年才挂果,五年进入盛果期。种下的第一年,大伙儿心里没底,怕收入下降。”

“头三年,主要靠土地流转的收入。村民每亩土地每年收租金800元,并与小麦价格联动,如果小麦收购价格每500克涨1分钱,每亩每年租金长10元。同时村民还可以通过‘反租倒包’、股金等方式从流转的土地中获益。石榴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村民500多人就业,最少岗位日工资都得六七十元。”所谓“反租倒包”即村里的10户贫困户与租用土地的企业对接,一人承包7亩地,负责除草等简单养护工作,每人每年可得3000元收入。股金则是村民与企业按照收益1:9分成。

2017年,张河的石榴红了。“其他省种的软籽石榴甜度基本在14%,张河种的达到17%。现在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到16000元,贫困户都脱贫了。”

“当然是现在收入多了。”王承汉很满足。

“土地流转出去,在外务工的也不用在每年播种和收获季节回家了,至少比过去多两至三个月的打工收入,再加上路费,一个外出务工人员一年能多收入一万多元。不再下地干活儿,种了软籽石榴后,村里也没有秸秆可烧了,外村人都说我们村的后生干净体面。”张家祥终于能松口气了。

更让他骄傲的是,张河村蹚出来的这条路,就在这一年延伸到了淅川全县。“全县大面积推广软籽石榴种植,九重、香花、后坡3镇16个村的2万亩土地流转给在张河村种软籽石榴的公司,现在全县共有6万亩土地种上了软籽石榴。”

“看,这是今年淅川县县委书记在我们村直播卖石榴呢。”张红俊打开手机里一张照片展示。通过淅川县统一的电商渠道,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卖到120元9个的软籽石榴俨然水果界新宠。

3月,老城镇周边的梯田淡粉色的杏李花漫山遍野,初夏火红的石榴花恣意绽放,紫色的薰衣草田是网红小清新──这就是今天的淅川县。为了保护丹江水质,淅川县关停了300多家污染企业,农业生态旅游成为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的新路径。

“陕西省等汉江流域的许多地方也作出了很大牺牲,关停污染企业,保护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汉江水水质达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我们要保证京津人民喝的每一滴水都是原汁原味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的水。”李旺的话代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覆盖区域人们的拳拳之心。

编辑:zmh

关键字:干渠石榴辣椒南水北调工程村民收入中线我们软籽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