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南水医生”:时刻守护南水安全

时间:2019-12-23 08:46:50   来源:新华网

[导读]在北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夜不歇,为守护洁净清水付出辛劳努力。他们就是24小时守护“南水”健康、被誉为“南水医生”的水质监测人员。5年来,从鄂豫交界的丹江口水库奔涌千里而来的江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京城,为首都百姓送来甘霖。

在北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夜不歇,为守护洁净清水付出辛劳努力。他们就是24小时守护“南水”健康、被誉为“南水医生”的水质监测人员。

5年来,从鄂豫交界的丹江口水库奔涌千里而来的江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京城,为首都百姓送来甘霖。为了让南来江水在1400多公里的“旅程”中保持纯净,安全进入千家万户,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沿线,众多“南水医生”们通过多种方式,24小时监测水质,守护“南水”健康。

走进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水质是南水北调的生命”几个鲜红大字映入眼帘。几年来,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段的“南水医生”们在这里,通过实验室监测、自动监测和应急监测对“南水”水质进行全天候分析评价和监测预警。

据了解,北京段各分水口都设置了自动监测站,可随时监测水质情况;实验室则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水质分析评价。监测人员还需随时待命,一旦发现数据出现可疑波动,就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摸清水质情况,迅速采取保障措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李莎每天都埋头在实验室对“南水”水样进行分析,一聊起各种关于水质的数据和参数,这位29岁的姑娘滔滔不绝。虽然每天都跟各种枯燥的数据打交道,但她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因为自己对北京的水质安全出了一份力”。

在距离颐和园不远的团城湖调节池,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监测预警部科长王晓雨正和同事做着每周例行工作:将一头系着绳子的多参数探头和取样桶慢慢放入水中,再小心取出,仔细记录下各种数据参数,并将水样分装于样品瓶中,留待实验室检测。

水质监测工作经常遇到突发情况,监测人员有时半夜接到电话,就得开车直奔现场,连夜工作,风雨无阻。王晓雨记得,有一次深夜他们在荒郊野外执行水质监测任务,“天特别黑、特别冷,探头从水里提起来往地上一放就冻上了,每隔半小时就要取次水样,打着手电一次次记录参数,就这样测了一宿”。

为更好感知水质情况,监测中心还建立生物预警机制,对污染物高度敏感的青鳉鱼也被请进来,帮助监测进京江水水质。24条鱼儿被分别装在8个玻璃罐里,每个罐子上安装有传感器,在电脑上显示类似心电图式的曲线,反映鱼的行为情况。这种方式被监测人员亲切地称为“小鱼站岗”。

“人家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这里是‘水质安全鱼先知’。”王晓雨说,“如果水有问题,鱼的行为就会出现异常,比如游得特别缓慢或是异常活跃等。鱼对不同污染物、毒性大小的反应也不同。我们通过后台分析测算,就可了解水质情况。”

监测中心每周还要对“南水”中的浮游藻类进行监测,以判断水质情况并及时预警。“天然水体里都有浮游藻类,我们监测的目的就是关注藻密度发展趋势和藻类种群组成变化,以实时了解水体状况。”从事浮游藻类监测工作的王亚奇说,几年来,工作人员还将监测发现的各种藻类信息结集成册,编成《常见淡水藻类图谱》一书,用以指导藻类监测工作。

监测数据显示,5年来,“南水”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以上。尽管如此,“南水医生”们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为了更好地应对应急监测现场的各种情况,他们还专门成立兴趣小组,经常在一起讨论分析所遇到的问题,以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王晓雨表示,虽然经常重复同样的工作,但他们一点都不敢马虎,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异常的数据波动。“当有污染事件发生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保障水质安全。”

“守护好‘南水’,不仅是工作上的责任,还有良心上的责任。我们能为首都人民饮水安全站岗,感到很骄傲!”王晓雨说。

编辑:zmh

关键字:监测水质情况工作藻类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