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银保宿命?成本高企、又遭银行系险企挤出,业务价值低沦为现金流补充
时间:2019-12-19 08:51:29 来源:hexun.com
[导读]对于险企而言,最迫切的问题永远都是“销售”。对于中小险企而言,渠道问题尤为重要:斥巨资打造个人代理人队伍?大干快上冲击银保渠道?借力使力发展保险专业中介?从线上走到线上主攻互联网保险?对于中小险企而言,渠道的重新选择就意味着战略的再定位。
对于险企而言,最迫切的问题永远都是“销售”。对于中小险企而言,渠道问题尤为重要:斥巨资打造个人代理人队伍?大干快上冲击银保渠道?借力使力发展保险专业中介?从线上走到线上主攻互联网保险?对于中小险企而言,渠道的重新选择就意味着战略的再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转型之下,银保渠道与保险专业中介渠道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习惯了销售简单理财型产品的银保渠道逐渐式微,而更擅长销售复杂保险产品的保险中介渠道成为增速最高的渠道。
“30年河东,30年河西”银保与专业中介的动能转化之下,是行业发展逻辑的更新换代——当行业告别超高速发展的大时代,从规模导向走向价值导向,从销售导向走向客户需求导向,不同渠道的不同特质也须重新考量。
今天,我们先来聚焦银保渠道。
自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银保作为一种保险销售渠道已经在国内存在20多年之久,成为助推中国寿险业,尤其是许多中小险企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最高时其在人身险保费中的占比一度接近54%,可以说是撑起了寿险的半壁江山。
但银保渠道的特性决定了,其更擅长销售简单的理财型产品,也正是因此,一旦宏观经济增速波动、市场利率有变、资本市场风格转换,新的监管政策出台,都很容易影响理财型保险产品的销售难度,进而影响银保渠道保费收入。
可以看到,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增速常常发生波动,最高时同比增速高达数倍以上,此外,也曾多次出现负增长。
以近年为例,行业转型之下,2018年银保渠道保费增速一度为负数,到2019年虽然保费增速重回两位数,但前10月,其7975.90亿元保费收入在全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也不过30.3%,不仅远远低于历史最好水平,与个险渠道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分析个中原因,银保渠道的发展壮大伴随着中小公司、理财型产品的崛起,并“一手制造”了中短存续期产品盛宴,但随着监管导向转变,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受到严格限制,银保渠道转型期交势在必行,叠加市场利率下行,银保渠道销售难度陡然增高,展业成本也水涨船高。
而此前,大型银行已相继成立保险子公司,在经过数年摸索之后,发展渐入佳境,保险业低迷之时,有几家银行系却依旧保持快速增长,这对于银保渠道的其他险企也产生一定挤出效应。
就公司而言,成本上升之下,上市险企转型步伐快,银保渠道不断收缩;即便是曾经仰仗银保渠道践行“规模效益论”“资产驱动负债模式”的中小险企也只能是将其作为补充现金流流动性的渠道……告别大时代,银保渠道进退维谷。
01
银保,一个因理财而兴的渠道
纵观银保渠道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银保渠道销售场景的特性决定了,其更适合销售相对更为简单的理财险,而非相对复杂的保障型产品,而理财型产品的收益率又往往与市场利率、股市走势乃至政策走向等密切相关,也正是因此,受到外部环境、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银保渠道的发展也几乎是一波三折。
01
发轫
90年代中期-1999年
银行作为销售保险的一种渠道出现,首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是金融服务融合下的一种产物。在这种业务起步较早的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三国,银保渠道最终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高达60%以上。
国内保险业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将银保这一销售模式引进国内,1996年,平安与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合作,成为国内第一家尝试银保业务的公司。之后,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等也纷纷跟进。
也是在1996年,国内监管部门开始将银行作为兼业代理渠道,允许其销售人身险产品。不过受到产品类型等多种因素约束,彼时银保渠道更多的是一种试水,所实现的保费规模一直比较小。
02
突围
1999年-2004年
一直到1999年6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人寿保险公司降低寿险保单预定利率,从5.5%下调至2.5%,普通型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进入大一统时代,为降低险企利差损风险,收益率浮动的理财型人身险产品被纷纷引进国内,银保渠道才真正迎来快速发展。
彼时,平安人寿率先引进投连险产品,太保寿险引入万能险产品,中国人寿则引进了分红险。
这期间,国内银保渠道规模保费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占比也快速攀升。数据显示,2002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比由2001年的3.46%增长至18.73%,保费收入增长率更是高达771.44%。
到2003年,银保渠道规模保费收入占比更是首度超过团险渠道,成为寿险业所有营销渠道中仅次于个人代理人的第二大渠道。
2004年之前,传统的分红型保单是银保市场的主流产品。2004年下半年,央行9年来的首次加息以及人们对中国进入加息周期的预期,使得以分红型保单为主的银保产品应声而落,不少公司的银保销售出现“高台跳水”。
再加上受到监管部门2003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银行代理人身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的影响,2004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数据来源:由2012年《保险中介市场报告》、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发布数据、2015年《中国保险市场年报》整理计算所得。
事实上,这时期银保合作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阶段,尽管合作业务范围在扩展,但合作关系还是以松散型为主。不过,寻求保险代理之外更深的合作领域,是双方在困境中寻找突围的进一步尝试。
03
兴盛
2004年—2008年
2004年,为应对加入WTO之后外资险企数量大增的局面,监管部门陆续批筹18家险企,中国保险市场迎来一波民营险企扩容潮,市场竞争压力急剧增大。
彼时,友邦保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等最早在国内建设个人代理人渠道的保险公司,已发展起一支庞大而相对成熟的代理人队伍。新兴险企失去先发优势,于是将销售重心放在了银保渠道,以期快速实现保费规模的扩张。
这期间的典型代表就是人保寿险,在时任一把手李良温的带领下率先提出“规模效益论”,即以银保扩大保费规模,再以投资赚取利润,快速做大资产,助力集团上市。国华人寿也很快走上了同样的发展道路。
在这期间,保险公司与银行的融合开始加深。2006年,保险公司首先打开了入股银行的通道。9月21日,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境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未上市银行的股权,并且在投资比例、资金来源、投资资格、投资目标选择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
在保险公司和银行都有强烈的合作意愿之下,再加上2007年中国迎来大牛市,投连险和万能险在这一阶段再度实现高速增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也重新回到40%以上。
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比也再次大幅提升,由2006年的27.49%增长至2007年的31.59%,2008年进一步增至53.92%,首次超过个人代理渠道,成为国内人身险行业的第一大渠道。
04
调整
2008年-2013年
银保渠道保费规模占比在2008年达到53.92%的巅峰比例之后,因为股灾,2009年的银保渠道保费增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仅有8.24%。
不过彼时,银行与保险的合作仍在不断加深。2009年,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入股中保康联最终获得监管机构审批通过,拿到了银行控股保险的第一单,标志着银保股权合作模式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随后两年间监管陆续审批了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入股太平洋安泰、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入股金盛人寿、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入股首创安泰、农业银行入股嘉禾人寿等多个股权交易项目,主流银行通过股权收购方式,拥有了自己的寿险公司,银行系险企蔚然成风。
但因为出现大量销售误导,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2010年底、2011年初先后下发两项新规,规范银保渠道发展,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增速短暂回调之后,再度出现负数,一度高歌猛进的银保渠道进入调整期。
2010年11月,原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禁止保险公司驻点销售,且严格限制一家银行网点最多签约3家保险公司。
2011年3月,原保监会、原银监会又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要求银行销售保险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一系列银保政策的出台,加之资金面骤然收紧,使保险公司的银保业务出现急刹车式下滑,寿险行业整体保费收入也因此受到影响。
2013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比明显下滑,仅为41.82%,但依然是人身险行业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
05
高潮
2013—2016年
在经历了银保新政的短暂调整之后,2013年,银保渠道再度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这一年开始,原保监会针对保险业负债端以及资产端展开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再度助推理财型产品快速发展,叠加股市走牛,中短期的万能型年金险、两全保险成为银保渠道主流,也就是后来所谓的“中短存续期产品”。
在大型险企原本一统天下的市场里,短期、高收益理财型保险产品给了中小险企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凭借理财型保险产品的销售以及激进的投资,安邦保险、生命人寿、华夏人寿、前海人寿等一批险企,得以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人们称这种业务发展方式为“资产驱动负债”。
例如2015年全年,生命人寿规模保费达1600亿元,较2014年的700亿元攀升了1倍还多,按规模保费的市场排名进入前三位,超过新华人寿、太保寿险与人保寿险,紧随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之后。
也是在这段时间内,批筹新保险公司再度进入快车道。据慧保天下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10到2017年底,共52家保险公司获批筹建:2011年10月至2012年全年,共批筹4家保险牌照;2013年共批筹5家保险牌照;2014年批筹7家保险牌照;2015年共批筹11家保险牌照;2016年共批筹19家保险公司牌照;2017年1月-2月又批筹6家保险公司牌照。
市场继续扩容,越来越多的新险企亟待通过“触手可及”的银保渠道做大规模,又进一步加剧了银保渠道的竞争。数据显示,2016年代表万能险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为1.29万亿元,较2015年全年增幅逾50%,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比在2016年也达到44.14%的水平。
06
式微
2017年至今
2017年,保险业重磅大事件不断,“保险姓保,监管姓监”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无论是人身险还是财产险都迎来“严监管”。
2017年5月,原保监会更是下发了对行业影响深远的《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简称“134 号文”),规定两全、年金类保险5年内不得返还,5年以后每年返还金额不能超过已交保费的20%;同时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险及投连险……全面封堵中短存续期产品。
这导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大幅减少。数据显示,2017年银保渠道保费占比仅有40.65%,2018年更进一步下降至30.59%,一年时间近乎下降10个百分点,银保渠道式微。
03
告别大时代,银保渠道进退维谷
如果说个人代理人模式的引进,推动了国内人身险的第一次大发展,那么银保渠道的引进,以及投连险、万能险、分红险的引进,则一定是推动了国内人身险的第二次大发展。由于银保渠道更擅长销售简单的理财型产品,其也因而成为国内人身险业粗放发展时代最具标志意义的销售渠道。
但如今,在“保险姓保、监管姓监”的大旗之下,行业正逐步摆脱过去粗放发展的理念,推动业务渐次转型,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价值,从销售导向转向客户需求导向。
在这种情况之下,能销售复杂的高价值产品的个人代理人渠道、保险专业中介渠道重新受到青睐,而银保渠道,虽然也在同步推进业务转型,从中短存续期产品逐渐向中长期产品过度,但对于险企而言,其价值显然仍无法媲美个人代理人渠道等。
经过2018年的调整之后,2019年,银保渠道再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前10个,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975.90亿元,同比增长12.7%,不过在总保费中的占比相较2018年末进一步下滑,从2018年末的30.59%降至30.3%。
不过,对于险企而言,这些保费数据的含义已经截然不同。
大公司共识已经形成,即主攻个人代理人渠道,大幅压缩银保渠道,聚焦价值,聚焦期交。平安人寿在大型险企中转型最早,太保寿险于2011-2016年完成转型,而中国人寿以及新华保险等很多公司也仍在转型之中。
即便是对于很多仍在大力发展银保渠道的中小型险企而言,银保渠道也已经从一个创造利润的主力渠道,变身为“调节器”——主要是用来调节现金流,防止出现现金流危机。一些险企仍有规模上的要求,银保渠道也成为其调节规模,保持市场地位的重要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推动强化险企资产负债匹配,防止现金流危机,监管部门最近放开3-5年期两全险的销售,这或助推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增速进一步提高。
人们对于银保渠道态度缘何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险企之所以长期钟情于银保渠道,很大因素是因为银保渠道是各类销售渠道中,成本最低的渠道,而现在险企对银保渠道深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是因为成本使然。
告别大时代,银保渠道很多的问题一一展现:
市场竞争激烈,手续费水涨船高。一般而言,银保渠道的成本要远远低于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渠道,以及专业中介渠道,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同时行业发力转型期交产品,行业手续费率近年来水涨船高。
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五年期产品的年化成本率已经达到5.8%左右,而这还不包括保险公司自身的固定成本。
成本快速上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险企资产端投资收益率却不断走低,保险公司在银保渠道已经难以通过做大规模赚取利差。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衡量任何一个渠道的价值都在于,收益能否覆盖成本,产生利润,而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高成本率、低收益率的银保渠道,利润空间已经相当稀薄。
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银保渠道保险产品竞争力不足。中短存续期产品大发展时期,银保渠道大放异彩,但随着行业发展转向,为中短存续期产品设置退出时间表,银保渠道转型期交势在必行,加大了发展难度。
更重要的是,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通过银行柜台销售的保险产品相较其他类型理财产品,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吸引力。产品竞争力不足,银保渠道举步维艰。
银保系崛起产生挤出效应。当然,纵然产品形态改变,收益率相对降低,均影响着银保渠道的业绩表现,但是银保渠道能否顺利发展,归根结底还取决于银行的态度。
可以发现,近年来,银保系险企渐入佳境,保险业低迷之时,其中几家银行系险企却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对于银保渠道中其他保险公司的挤出效应开始显现。
2019年前10月,银行系险企增速普遍高于行业增速
当银保也不再值得更多期待,中小险企该何去何从?他们纷纷指向保险专业中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