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国际关闭新加坡全部门店 “必逛之店”沦为弃儿
时间:2019-12-13 09:14:19 来源:证券日报
[导读]原标题:关闭新加坡全部门店“大牌代理商”莎莎国际从“必逛之店”沦为弃儿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王小康作为“大牌代理商”,自成立以来,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莎莎国际”)凭借大牌产品的低价折扣,在港澳市场迅速发展,深受消费者欢迎。“曾经我们说起去中国香港,大部分都是去莎莎买护肤品和化妆品。
作为“大牌代理商”,自成立以来,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莎莎国际”)凭借大牌产品的低价折扣,在港澳市场迅速发展,深受消费者欢迎。“曾经我们说起去中国香港,大部分都是去莎莎买护肤品和化妆品。”一位消费者在谈起对莎莎国际的印象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过现在已经不怎么去了,一是网上就能买,种类也更多,另外现在大牌专柜有时也有折扣,产品更是有质量保障。”
近年来,受到专柜需求旺盛、大型跨境电商、代购的崛起以及上游采购难度加大的影响,莎莎国际已开始走下坡路。今年上半财年,公司业绩已出现首亏。近日,莎莎国际又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决定关闭新加坡市场所有零售店铺,集中资源发展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马来西亚市场,以及电子商贸业务。而这已是公司第二次因连续亏损决定关闭全部相关门店,退出当地市场。
连续退市决定是否会对公司后续经营带来不利影响?面对行业中的诸多挑战,公司又将如何应对?对此,《证券日报》记者向公司发去采访提纲,公司回复称:“有关内容公司已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公布,暂时未有补充。”
关闭22家新加坡门店
12月2日,莎莎国际公告称,由于新加坡市场多年业绩表现欠佳,已连续亏损6个财年,公司将关闭新加坡全部22家门店,涉及员工约170名。
截至2019年9月30日,莎莎国际在新加坡市场的营业额为9940万港元,按当地货币计算,同比下跌4.6%,仅占集团总营业额的2.8%。
对此,莎莎国际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89亿港元,足以应付业务所需。考虑到关闭新加坡业务所产生的各项亏损及支出,终止新加坡的租赁合约预计不会对公司经营以及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
实际上,早在去年3月份,莎莎国际同样因连续6年亏损,重整管理团队无效后,而关闭中国台湾地区所有店铺,退出当地市场。截至2018年1月31日,莎莎国际在中国台湾市场业务的营业额为1.54亿港元,按当地货币计算,同比下跌11.5%。
对于莎莎国际再度做出关店退市的决定,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今年遭遇了比较严重的收入下滑,而其成本下滑的速度明显要低于收入下滑速度,在收入短期内预期无法显著改善的情况下,最好的做法就是砍掉一些低效率的业务,以尽量控制成本维持利润。”
而对于关店退市会否成为公司常态,上述负责人则表示,“未来是否会继续收缩,仍然取决于公司的收入表现。现在成本控制压力较大,短期内不排除还得砍去部分低效的中国香港本土门店。”
上半财年现上市以来首亏
除了在新加坡市场经营受挫,今年以来,莎莎国际整体业绩也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11月21日,莎莎国际公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六个月的2019财年中期业绩,以及2019年10月1日至11月18日的最新营运情况。
截至2019年9月底的上半财年,莎莎国际的营业额为34.94亿港元,同比下跌15.7%;亏损3650万港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03亿港元。分市场来看,莎莎国际港澳市场销售额同比下跌19.4%至28.14亿港元,亏损325.3万港元;内地和电商业务的亏损额分别为1292.1万港元和1664.8万港元;新加坡等其他市场的亏损额为370.8万港元。
同时,在10月1日至11月18日的第三季度内,莎莎国际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31.6%。其中,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的零售销售额和同店销售分别下滑了39.4%和39.1%。
一直以来,莎莎国际通过平行进口大牌产品主打性价比高,毛利率较低的产品。但随着公司上游备货渠道面临的竞争激烈的加剧,由于缺乏规模效应,莎莎国际可采购到的知名品牌产品变少,成本增加。毛利率高的独家代理产品也因需求疲软无法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利润空间。
对于目前面临的困境,莎莎国际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公司曾在相关公告中表示,公司准备在高铁站附近和大湾区扩店,以分享高铁带来的客流以及大湾区建设带来的红利。与此同时,公司将会加快内地零售店铺网络及电子商贸的发展步伐,以望填部分中国香港流失的人流和销售额,并积极整合线上线下业务,为顾客提供更贴心的购物体验,为未来发展新零售模式奠下稳固基础。
“大湾区建设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但是扩张是有成本的且前期可能不会有回报,有可能会加重公司短期内的财务负担和亏损。”对此,前述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莎莎国际的整体负债率不高,尤其是资金链压力不大,具备一定的对外投资扩张能力,但仍需要短期内承受可能扩大的亏损。另一方面,内地市场能不能做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内地的渠道和变化情况比中国香港复杂很多”。
据清晖智库研究资料显示,莎莎国际在中国香港门店的商品价格比内地平均低40%,同时还拥有大量的国际品牌。而在内地市场,由于受到关税和商品税的影响,成本一般会增长30%以上。同时,近年来,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兴起,内地市场的化妆品零售门店遍地开花。一线品牌被专柜和丝芙兰把持,其余的小众品牌和日韩品牌,则由屈臣氏、娇兰佳人、KK等门店包罗。莎莎国际如何在其中挣得一席之地,尚需观察。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