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主刀线上主播 医生做科普赶上好时候
时间:2019-12-10 09:40: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导读]线下主刀线上主播,粉丝暴涨助力传播医生做科普赶上好时候今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推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2年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并倡导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了解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这一要求极大推动了健康科普、健康传播的发展,使过去基本靠医务工作者自发科普,转变为国家要求的自觉行动。政策的鼓励,得到了技术的加持。
今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推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2年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并倡导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了解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这一要求极大推动了健康科普、健康传播的发展,使过去基本靠医务工作者自发科普,转变为国家要求的自觉行动。
政策的鼓励,得到了技术的加持。以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为健康科普提供了极大助力。很多医务工作者、医院都借助新形式升级科普技能包,加快了健康知识的普及。而媒介平台则通过扶持正规军、打压不靠谱信息等途径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提宫外孕就想起一个词——炸弹。这炸弹厉害了,要咱们的命。”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主任白文佩拿着一张子宫的图片,对着镜头深入浅出地阐释宫外孕的概念。
“代餐这种懒人减肥产品,说实话三无产品真的比较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辟谣小分队”苦口婆心地劝说“靠代餐过日子肯定要营养不良”。
“在这个区间,我们要结合他的生长速度,结合他的骨龄,来进行综合判断。”“协和胖大夫潘慧”掰着手指头给老铁们算“孩子五岁长多高才正常”的问题。
这些短视频,每段几十秒,看得人真不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那一段,点赞一万三,胖大夫那段光评论就有一千八。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鼓励下,随着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等新传播手段的勃兴,健康科普走上了快车道,扩大影响同时提升了亿万百姓的健康素养。有的医生还成了网红。
有人感言:“在传统方式下,即使是一位名医,一辈子也不可能建起10万个信任的患者关系。而现在,可以通过新的传播平台快速建立起来。”
可以说,医生做科普,赶上了好时候。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医生一年涨粉188万
“过去医生进行科普,基本靠情怀和主观能动性,一般没有硬性任务。”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郭树彬说,现在,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尤其重视健康知识普及,鼓励媒体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于是,健康科普由过去个人的自发行动,变成了国家的自觉行动,要求国家牵头来做,要求各界配合国家去做。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人对于健康的需求十分旺盛。从今日头条的相关数据为例,“从2016年到2019年,健康类资讯阅读量年增幅超 60%。”今日头条泛生活中心运营总监李秋萌说,与之相应的是,“健康科普创作者 5 年翻了14倍,目前超过6.3万人,在2019年发布内容395万篇,含文章、视频、小视频、微头条、问答等多体裁,创造了超过540亿次阅读和11亿次互动;对应的总粉丝数达到4.5亿,同比上涨了73%。”
“快手网民特别是基层老铁们,对于健康科普内容、对有趣且有用的信息有着极强的需求:2018年快手老铁们共创作了361万条科普作品,播放量超80亿,作品数量最多的是医疗健康类,占比接近25%,健康科普读者近1524万。”快手政府事务总监韩筱旭说。
郭树彬做了多年科普工作,微信微博短视频这些传播手段,差不多都用过。他对当前新技术推动健康科普的作用感受颇深。“假设我们做个小视频或者做一个小的讲座,发到短视频平台上,可能就有十几万、二十几万点击。我们有一次直播关于心脏的会,点击量达1.2亿。”他说,最权威的医生、最广泛的平台、最合适的形式,三者联手去做科普,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健康传播格局。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很多网红医生。比如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鲍秀兰,在今日头条上的粉丝数达到354万,一年涨粉188万。这在过去的传播条件下是无法想象的。
科普除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外,健康内容创造者的收获也是实实在在的。“通过流量分成、内容电商、内容付费、直播、现金奖励、内容营销等方式,2019 年健康类创作者累计变现8400万元,同比上涨320%。”李秋萌说。
一位医生一天能帮助近百万人获取健康知识
在健康咨询快速流动的今天,各种新媒体平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我们很多人有微博,有的人做微信公众号,也有的人录制短视频。腾讯、新浪、中国移动等都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都有我们的合作平台。”郭树彬说,“新媒体勃兴,给健康科普提供各种方式,不管是抖音也好,快手也好,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传播媒介。我们做急诊的科普,针对不同情境怎么处理,比如胸痛,拍了一百六七十个小视频,在大的平台上不断播出。”
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相关文件,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在这个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责无旁贷,他们也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全民健康的促进工作。比如国家卫健委,就在快手开设了官方账号“健康中国”。“开通一年多来,发布了几百个非常优质的视频,粉丝已经突破200万,总点赞1418万,深受用户的欢迎。”韩筱旭说。
在新媒体平台上正确地传播健康内容,可以促进健康知识更高效地普及。“有位医生创作者曾经计算过,他两年半内在今日头条发布的医学科普内容阅读量超过了9亿次,相当于他平均每天额外帮助 98万人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了健康知识。”李秋萌说。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仅仅是医院在健康传播和品牌建设上需要短视频平台的助力,作为社区维护者,我们更有责任为中国各个角落和阶层的居民引入更多权威的健康科普知识、积极引导广大用户提升健康素养,这也是健康中国宣传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韩筱旭说。
平台监管祛邪扶正,让健康真相跑起来
新传播技术让健康知识快速扩散同时,泥沙俱下,过时信息、错误看法、流言、伪科学也顺势而起,有时甚至更受欢迎。
对此,郭树彬深有体会。“按照国际公布的标准,正常人的血压是130到80。但这个标准对今天的年轻人,就偏高。而老年人血压一百五六可能也是正常——必须保持一个较高的血压,才能保持器官正常运作,你把它降到90到60,就是休克血压。”他说,还有广为流传的食品金字塔、垃圾食品等话题都有错误之处,不可一概而论。
正所谓信息高速路修起,好信息能跑,坏信息也能,平台的监管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大体可分为祛邪、扶正二途。
祛邪方面。以今日头条为例,首先搭建谣言库。最近一年全网监测健康类谣言25万条。“对于不健康、不科学、误导性的内容会采取下架等处理,比如具有普遍共识的食物相克等。”李秋萌说。
同时推出“健康真相官”,18个月以来产生1.4万篇辟谣内容,累计2400万粉丝。先后上线运营#真相来了#、#健康真探社#、#健康真相馆#等多个活动,斩获128亿话题阅读。
然后提高准入门槛,打压标题党,复检上万账号资质,构建良好内容生态。
扶正方面。据李秋萌介绍,目前今日头条已与上百家以公立医院为主的权威机构达成合作,入驻医生1498人,生产内容超过14万篇,累计阅读1.8亿,形成了科普传播的矩阵。
“快手一方面拿出亿级流量大力扶持权威、科学的健康科普内容,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去约束打压不准确甚至误导用户的科普信息传播,从而实现正本清源;同时充分发挥‘短视频+直播’的优势,拉近医者与用户的距离,建立充分的信任感,通过直播进行健康普惠,提升问诊咨询效率,温润医患关系。”韩筱旭说。
追根溯源,健康传播得从生产源头把好关。对此,郭树彬说:“从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来讲,我们主要是确定让什么人来做科普?通过什么来做?做出来东西放到什么平台上,怎么去展示?应该是组成专家团队,或者指导别人科普,或者做出标准、规范、指南等等,这样就能使大家在健康科普上能够做的工作更多一点,效果更好一些。”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