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竞赛教育须先把观众请来
时间:2019-12-05 13:35:5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导读]场上你来我往,台上空空荡荡。据《人民日报》报道,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一项高中足球赛事上,看台上只有不到10名学生家长。冷清之下,球场上高中生们的叫喊声格外清晰。只是这种清晰,透着一言难尽的孤独。一名家长
场上你来我往,台上空空荡荡。据《人民日报》报道,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一项高中足球赛事上,看台上只有不到10名学生家长。冷清之下,球场上高中生们的叫喊声格外清晰。
只是这种清晰,透着一言难尽的孤独。一名家长表示,从小到大,孩子几乎就是在没有观众的比赛中成长起来的。其实何止是足球比赛?对这样的场景,熟悉国内校园体育赛事的人应该不会陌生。除了极个别名头较响的高校赛事,绝大部分校园体育比赛,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比赛,观者寥寥是常规操作。学生们早已习惯了在“小场面”下“自娱自乐”。
冷清的赛事氛围,对学生和学校都非常不利。对学生来说,常年在不受关注的情况下比赛,心理关就是一道坎:为什么父母都不来看我打比赛?为什么文化课竞赛家长们都在考场外翘首以盼?为什么热爱体育就得不到家长的尊重和重视?搞体育是不是真的低人一等?任由此类心理问题滋生蔓延,只会使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消解于无形,进而远离操场,远离运动。对学校来说,自己的学生打比赛,老师不去助威,家长不去加油,班级也不组织啦啦队,不论其中有多少具体原因,但在学生们看来,眼前的局面摆明了就仨字:不重视。学生们有自己的判断力,印象一旦形成,任由学校怎么刷标语口号,怎么忧心近视率和肥胖率的指标,学生参与体育的主动性都会大打折扣。如此,并不利于增强学生体质目标的实现。
此外,体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是文化课学习极难取代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力争上游……这些素质可能一时不会体现在文化课成绩上,但却关乎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然而,要实现体育的教育功能,竞赛必不可少,常规的体育课承担不了竞赛的教育作用。没有竞赛,学生的精气神很难激发,自我教育很难完成。以往的学校体育工作,由于竞赛元素的缺失,常被业界诟病“教育功能不完整”。如今,体育课改革的方向已经清晰,竞赛在体育教育中的功能得到强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推动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要真正开展全员参与的体育比赛。
要完善体育竞赛的教育功能,必须要做扎实每一个细节。其中,现场观众是最直观的呈现之一。体育竞赛之所以令人着迷,选手和观众共同营造的热烈气场是重要因素。很多体育组织在处罚违规行为时,通常都会把“关闭部分看台、禁止观众入场”列为常备选项,也是出于对削弱违规方竞技优势的考量。如果以此标准衡量,国内校园赛事常年在“自我惩罚”的情况下开展,既让人啼笑皆非,又让人心酸忧虑。
邻国日本的校园体育成绩斐然,其两大代表性赛事——棒球甲子园和高中足球联赛往往从地区选拔赛开始,就是观众爆满,甚至每场都有电视转播,及至最后在东京举行的总决赛,更是受到日本全国瞩目。我国的校园体育竞技赛事近年来发展迅猛,或许很多赛事水平不高,或许在成人们眼中这不过是孩子们的游戏,但正是在这样的游戏中,孕育着足以让人受用一生的精神品质。对家长和校长来说,当你们的孩子和学生上场比赛时,请做第一个报名的观众。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