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 正文


不速之客还是远方的朋友?这颗小行星尚待验明正身

时间:2019-11-26 08:03:19   来源:科技日报

[导读]不速之客还是远方的朋友?这颗小行星尚待验明正身天闻频道近日,有报道称,一颗直径约128米的小行星有2 6%的概率在2022年5月6日撞向地球。不速之客3年之后造访的消息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不过,日前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消息有点“乌龙”。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其实只有13米,质量约2800吨,撞击地球概率仅为0 026%,撞击产生的能量约等于23万吨TNT爆炸产生的能量,对地球的威胁度——“都灵指数”为0。

近日,有报道称,一颗直径约128米的小行星有2.6%的概率在2022年5月6日撞向地球。

不速之客3年之后造访的消息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不过,日前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消息有点“乌龙”。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其实只有13米,质量约2800吨,撞击地球概率仅为0.026%,撞击产生的能量约等于23万吨TNT爆炸产生的能量,对地球的威胁度——“都灵指数”为0。相关专家表示,这意味着这颗小行星对地球几乎没有威胁。

但专家表示,目前的观测数据也仅仅来自于1天多的观测时间,这颗小行星是否会对地球“下手”,还要综合考虑它的轨道、直径大小、行星质地等参数。

一天的观测量远远不够

“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一般小于0.05个天文单位,约750万公里,相当于20倍的地月距离。另外,直径140米以上的小行星,可以对地球造成‘重伤’。直径1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就会给地球带来全球性灾难,撞击威力相当于1000亿吨TNT爆炸。”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科学家赵海斌说。

对地球来说,任何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都不能掉以轻心。此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发布的小行星2009 JF1信息中,0.026%的撞击概率意味着什么?

赵海斌介绍道,撞击概率与轨道精度相关,而轨道参数包括半长径、轨道偏心率、轨道倾角、近日点角距等常量。

小行星和地球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当二者的轨道相交,就有可能上演“空中撞车”。但轨道运行的参数,受制于观测数据的影响,会存在精度上的误差。“对2009 JF1的观测只有1天多,而天体运行轨道时常会发生变化,以目前的观测量,其置信度远远不够。”赵海斌说。

例如,2004年6月发现的“阿波菲斯”小行星,一开始曾被测算出撞地球的概率高达2.7%。此后,经过长期的观测,今年4月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变成了不到十万分之一。

都灵指数指明威胁程度

在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中,小行星2009 JF1的“都灵指数”为0。赵海斌介绍道,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程度,用“都灵指数”来表示更加直观。它由0—10共11个等级组成,数字越大、撞击风险等级越高。赵海斌解释,“0表示无大的危险,但是该天体需要引起观测关注;10说明小行星确定会撞击地球,而且是造成全球性灾变的撞击。”

小行星是否会对地球造成伤害也取决于它的直径,赵海斌介绍,直径10米以下的小行星经过大气层时基本被烧蚀了;部分小行星,例如金属质小行星,会有陨石落到地面。

“而对小行星大小的判断,目前是依据亮度来判断的,这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因为它取决于小行星表面的反照率。”赵海斌说。

科学家如何监测小行星?赵海斌表示,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卫星观测收集数据,如果有雷达等更精确的观测手段,数据可能更加精准,但雷达观测的局限在于观测范围不会太远。

目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近地天体望远镜也负责小行星的搜寻和观测工作,日常监测近地天体的大小、撞击概率、相对速度等信息。“美欧等国除了大量的地面望远镜,还有空间望远镜搜索监测近地小行星。”赵海斌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康国华介绍,以往科学家们还采用光学望远镜开展国际协同观测,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学界已开始尝试用深度学习等技术识别新的天体,“目前对所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都有编目,但他们的撞击概率都很低。”

未来如何抵御可能对地球造成较大撞击威胁的小行星?这些年,多国科学家也在研究讨论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例如,2005年7月4日,NASA“深度撞击”号发射的撞击舱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以研究该彗核的成分,同时间接尝试防御小行星撞击手段。未来,国际上还将推进“DART计划”,尝试用太空“飞镖”撞击小行星,以改变其运行轨道。

编辑:zmh

关键字:小行星撞击地球验明正身观测赵海斌轨道不速之客概率天体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