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要闻 文化 企业 理财 保险 消费 公司 区域 创业 责任 时评 调查
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时评 > 正文


从两组购买数据看中国经济潜能

时间:2019-11-13 08:19:39   来源:金融时报

[导读]虽然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和国内下行压力加大两个因素交织,但近期有关“购买力”的几项数据,却凸显出中国经济的深厚潜能与动力。711 3亿美元,展现出国家的购买力。刚刚落幕的第二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11 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除成交额增长外,观察各大电商的采购订单,同样能生动显示中国市场的购买力。

虽然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和国内下行压力加大两个因素交织,但近期有关“购买力”的几项数据,却凸显出中国经济的深厚潜能与动力。

711.3亿美元,展现出国家的购买力。刚刚落幕的第二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除成交额增长外,观察各大电商的采购订单,同样能生动显示中国市场的购买力。阿里巴巴在本届进博会上宣布,已经完成首届进博会上5年2000亿美元进口目标的123%;而京东也宣布,未来3年进口品牌商品采购额将达到4000亿元。上述数字诠释着国内市场的潜力,同时显示出消费者日益精致、精细、升级的消费需求,以及广阔国土中大片尚未充分激活消费潜力的地域所展示出的乐观前景。

数据显示,消费者群体更加年轻化。据调查,90后的消费额在2018年占比达到46%;并且,进口消费正从东南沿海地区西迁、下沉。从电商平台的统计看,近几年,西部省份的进口商品下单量逐年提升,而县域地区跨境电商的渗透率从2014年的1%,增长到2018年的7%,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进口商品消费的增长和下沉,源于收入增长带动的消费升级,也源于市场的不断开放。可见,开放能够激活潜力,非沿海地区更需要开放,唯有开放才能让这些地域成为消费的“压舱石”。

开放中,更需要税费等服务的优化。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71万亿元,下降0.5%。其中,出口1.51万亿元,增长2.1%;进口1.2万亿元,下降3.5%。虽然仍处于下行区间,但相较于9月,10月出口实现转正,进口降幅也有所收窄,略好于预期。但我们仍不能过于乐观,应在增加出口退税、降低制度成本等方面持续发力,继续“稳外贸”。站在商品消费角度看,优化税费服务是“稳外贸”的重要一环。据统计,去年国人到海外旅游背回来“海淘货”的金额达到约1500亿美元,如果这一部分能够转化成正常进口,“稳外贸”的底气无疑会更足。阻碍国人从正常进口渠道购物的主要原因,还是较高的关税成本。不过,在不断开放中,中国一直在主动下调关税,从加入WTO之始的15.5%,降到了如今的6.7%。未来,相信国人的进口消费将进一步成为消费升级、稳增长、稳外贸的重要因素。

另一项,“1000亿元与1小时3分钟”,展现出了居民的购买力,而这是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据阿里巴巴未经审计的数据,11月11日当天,用时1小时3分59秒,“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成交额就超过了1000亿元。“双十一”的数据虽然不能全面展示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但可以被视为中国经济状况的参考指标之一。从2009年的5200万元销售额到2018年的2135亿元成交额,从2016年花费18小时破千亿元到今年的近1小时,飞速变化的数据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居民的消费热情以及国内消费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三季度宏观杠杆率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居民部门宏观杠杆率上涨了3.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略有下滑。有分析认为,始自2017年的房地产调控趋严,使得以购房贷款为主的居民杠杆增长持续放缓。这说明,眼下居民消费能力还有提升空间。关键在于,应当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应对好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CPI上行,让居民消费处在一个稳定的物价环境中,让居民敢于消费。应当继续鼓励消费类市场主体之间的正常市场竞争,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消费者享受到实惠,提高消费者“买单”的意愿。同时,也应注意争夺市场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做好监管与引导。比如,引起争议的不同电商平台让商户“二选一”,类似竞争不利于构建平稳的市场秩序,更无益于增加消费者的福祉。

从根本上讲,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是充分挖掘消费潜力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收入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并新增了土地、数据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将使居民收入分配更合理,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并最终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让消费为经济增长增添更强动能。

编辑:zmh

关键字:消费中国数据经济增长居民市场进口潜能电商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