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学:打造西藏高等教育“珠峰”
时间:2019-10-31 08:36:05 来源:光明日报
[导读]创办61年,位于渭水之滨咸阳的西藏民族大学迎来了硕果累累的金秋。“毕业后我要把党的大政方针、富民政策通过广播传递给千万家乡父老,为他们凝神聚气,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园。”西藏民族大学广播专业大三学生达瓦
创办61年,位于渭水之滨咸阳的西藏民族大学迎来了硕果累累的金秋。“毕业后我要把党的大政方针、富民政策通过广播传递给千万家乡父老,为他们凝神聚气,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园。”西藏民族大学广播专业大三学生达瓦扎西,出生在海拔4500多米的西藏那曲市安多县一个牧民家庭。他的奶奶是该校首批毕业生,也是家乡第一个大学生,达瓦扎西自小以奶奶为榜样,立志学习文化知识为家乡服务。
“一生只干一件事,为西藏教书育人”
今年86岁高龄的张元坤教授1960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响应中央“支边”号召志愿进藏工作,被分配到西藏民族大学的前身——西藏公学任教。
西藏公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建在内地的唯一一所西藏高校。面对西藏现代教育完全从零起步的现实,张元坤毅然在三份毕业志愿书上,只填写了一个志愿——西藏。从此,张元坤为西藏高等教育事业整整奉献了一生,如今他已是桃李满天下。他说:“这一生我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为西藏教书育人!”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水平的提高,1965年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再次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的发展,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几代民大人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西藏民族大学校长刘凯说,为支援西藏建设,当年仅华东师范大学就有30名毕业生志愿进藏工作,其中8人留在了西藏公学任教。
成为西藏在内地展示发展成果的窗口
“学生大多是‘双文盲’,既不懂汉文又不懂藏文,文化知识学习几乎从零起步!”西藏公学成立之初,学生多为翻身解放的农奴,学校主要以干部培训、一般性知识教育普及为主,至今许多老教师回忆起当年教学之艰难仍唏嘘不已。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的西藏民族大学已构建起文理工兼有,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综合发展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了一批引领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等新兴学科专业。
西藏民族大学校长刘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围绕“做强一流课程、一流专业,推动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认真落实“民大2020”计划,彰特色、强优势、补短板,依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原科学与技术两大学科群,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了整体专业结构与布局的再造与优化。
建校61年,西藏民族大学砥砺奋进,打造西藏高等教育事业的“珠峰”,已成为西藏高等教育的孵化器、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西藏在内地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成果的窗口,树立起西藏高等教育史上一座座丰碑。
西藏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树人
2007年从西藏民族大学毕业的巴桑顿珠,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投身“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浪潮。10多年来,他从创业初期仅有2000元启动资金的“小打小闹”,到目前公司已初具规模,他本人也因此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大学生创业之星”“西藏高校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西藏民族大学立足西藏未来发展,牵头组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围绕西藏文化传承发展、“一带一路”南亚大通道建设、乡村振兴、高原环保等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领域,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在西藏各行各业发挥出他们的才能。
西藏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树人。西藏民族大学校党委书记欧珠说,学校坚持“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传承优良传统,创新育人模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脚步。(作者系光明日报记者尕玛多吉)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