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发展有了指导意见 平台环境与信息安全问题浮出水面
时间:2019-10-31 08:13:11 来源:科技日报
[导读]在线教育发展有了指导意见平台环境与信息安全问题浮出水面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在线教育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在线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丰富现代学习方式,为加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在线教育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在线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丰富现代学习方式,为加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在线教育面向社会,在教育体系上是否与高校教育有所不同?在线教育成果的相关资格证明如何实现?新媒体时代下,在线教育依托互联网平台,教育信息、教学内容等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摆脱时空束缚共享教育公平
“在线教育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业态,‘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周勇说,在线教育的覆盖范围更大,高校学生、留学生、职业考试和个人兴趣等多种领域都涵盖其中。因此,在线教育与高校教育有着多方面的不同之处。
在周勇看来,在线教育的优势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在线共享教育资源,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他认为,高校的培养对象是明确的,是具有一定层次水平的学生。高校教育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因此在选取时会围绕培养目标、考虑学生水平。而面向社会的在线教育,主要服务于全社会、服务于终身学习。社会人员相比在校生,年龄差距更大,学历背景、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在线教育资源一般会根据社会需求而更专注于技能提升,同时资源更新也比较快速。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访升认为,在线教育是以学习者获得某一个或某一类知识、技能为目的,有单一而明确的目标。高校教育趋向于对人的宏观塑造,包含社会性、政治性等隐性内容,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目前在线教育所欠缺的。
吴访升介绍,如今技术创新为教育发展赋能,“互联网+”让教育有了更多可能。通过移动终端,在线教育平台实现了受众足不出户拓展知识技能、提升综合素养,已成为很多人的首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约为3134亿元,在线用户规模达2亿人。
“野蛮生长”呼唤良好环境
目前,主流在线教育平台都具有学习过程管理功能,可以显示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情况。有些平台在学习结束后,可以进行测试,通过后可以提供成绩证明;有些平台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进行阶段性测试,最后提供学习成绩。
有专家认为,目前在线教育平台仍有许多问题,比如教师资质真假难辨、产品广告过度宣传、消费者维权困难等。自诞生之日起,在线教育市场就泥沙俱下,杂音不绝。经过6年的“野蛮生长”,在线教育市场面临合规治理难题。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在高校中,管理者(教师)能够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保障学习成效、对学生成绩作出综合评定。但是对于社会人员,在线教育平台难以做到有效把控和评价。所以,对于部分技能类的课程,要加快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提供在线学习成效的统一评价标准。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施福新指出,在线教育更需要考虑全新场景下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测、评4个环节深化改革、创新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面向社会人员的在线教育,目前远未建立起质量评价与认证体系。同时,由线上教育平台自身提供的,包括单课程证书、微专业证书、微学历证书等认证手段,其通用性与公信力尚需要时间检验。
记者了解到,今年,教育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正是要加强监管,为在线教育有序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不设置准入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留足发展空间。
信息安全必须未雨绸缪
“推进在线教育,必须加强对教育平台、教育内容监管。教育平台是互联网平台,需要符合互联网平台属性的监管规定;教育平台是消费平台,必须强化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明确在线教育服务规则,畅通消费投诉渠道,保护消费者权益。”吴访升说。
周勇告诉记者,教育发展需要资金注入,在线教育依赖互联网技术,更依赖丰富的学习资源,建立有效、完善的在线教育系统,需要大笔资金支持。在线教育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2020年达到4538亿元。正是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众多线下实体教育机构纷纷转型在线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催生了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双师教学等新鲜事物。师生个人信息、教学数据、管理数据,甚至个人生活数据都通过互联网进行交互、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存储、以智能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周勇说。
吴访升介绍,5G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校园环境优化、教育形态升级插上了翅膀。特别是助推高校积极扩大优质资源供给,高起点参与在线教育资源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不断优化的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未来教学利器,人工智能将在很大程度上代替教师教学的部分职能,大数据为学生刻画了个性化学习“肖像”,教师角色转变将成为学校的最大考验。
“但是,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不断迭代升级,必会形成线上线下互通的数字生态环境,信息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吴访升说,信息安全问题必须提早谋划,各大教育主体必须掌握平台核心技术,手握代码和数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能在信息安全方面掌握主动。
信息安全的博弈是进行时,信息安全领域没有绝对的安全。因此,外部防护再好,内部安全意识缺乏也是不行的。学校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堡垒机双网隔离、冗余备份、异地灾备,加强角色权限配置和管理,加强相关人员互联网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要定期举办信息安全培训,宣传网络安全知识,通过最新的案例讲解信息安全的实战经验,整体提升师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编辑:张一凡】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