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首都高校干部将挂职城市副中心
时间:2019-10-29 09:00:41 来源:新京报
[导读]未来3年,通州区将组织100名高校干部到城市副中心挂职锻炼,1000名高校专家学者深入通州开展课题研究,10000名在校学生到通州参加社会实践。通州区委组织部部长陈江华介绍,通州和高校开展大规模合作,
未来3年,通州区将组织100名高校干部到城市副中心挂职锻炼,1000名高校专家学者深入通州开展课题研究,10000名在校学生到通州参加社会实践。
通州区委组织部部长陈江华介绍,通州和高校开展大规模合作,于双方而言是一种优势互补。一方面,为副中心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直接参与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合作,为高校锻炼干部、培养人才提供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为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提供支持。
新京报讯 昨日,“党建引领,首都高校助力一流副中心建设”百千万聚才工程对接会在通州区举行。工程包括干部培养“百人计划”、人才交流“千人计划”、学生实践“万人计划”,实现高校和通州区人才的双向流动,不仅让通州区干部得到锻炼,也让高校师生为通州发展献计。
高校和副中心干部将双向挂职
活动将开展干部培养“百人计划”,未来3年,通州区每年提供30-40个处级、科级干部职位,3年内提供超100个岗位,组织高校干部前来挂职锻炼。据了解,今年,通州区14个街道乡镇和12个委办局将提供30个左右的副处级岗位引进高校处级干部实岗锻炼,主要涉及城市规划、产业发展、财经金融、市政市容、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方面。
在双向挂职方面,组织副中心党政干部到高校相关部门挂职交流,学习高校管理机制,为副中心干部开拓思路视野、创新工作方法。
引导科研人员将论文“写在城市副中心”
人才交流“千人计划”用3年时间,组织1000名高校教师、专家学者、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到通州开展调研,为副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千人计划”将支持鼓励高校老师和专家学者,围绕副中心的建设、交通体系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历史文化挖掘保护等课题,进行论文选题、科研立项,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将论文“写在城市副中心”。
组织高校相关专业人才为重点项目的规划实施提供专业评估、咨询论证等服务;深入社区、农村,推广科技、服务基层、保护生态,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对接的是台湖镇,未来台湖将打造演艺小镇,希望把我们学校的艺术、文化建设带过来,为副中心贡献力量。”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说。
高校博物馆等将向通州中小学生开放
学生实践“万人计划”将用3年时间,组织10000名优秀大学生到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区开展实习和社会实践,为副中心建设储备人才。
通州区将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提供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科研成果应用场所,推动高校各项科研成果在通州转化落地。
组织高校师生志愿者以实践小组(每组不少于5人)的形式,深入通州区600个村(社区),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帮助解决社区、农村治理难题。
在场地共享方面,通州区将向高校提供学生实践基地、党性教育基地以及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等场地。高校在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将校史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场地向通州区基层党组织、党员以及中小学师生开放共享。
“北大每年大量学生要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我们把思政课上到校门外,上到田间地头。”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于鸿君说,在项目和科研成果落地方面,北大还有一批校友企业,有一些符合副中心发展要求的项目,将来也有望整合过来。
■ 现场
高校走访通州重大工程期待双方合作
对接会结束后,首都高校领导实地走访调研,了解通州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在通州文旅区,高校负责人登上观景台,眺望环球主题公园拔地而起的游乐设施。“主题公园已经初显规模了,我们对即将开启的合作对接非常期待。”北京电影学院是通州文旅区的对接高校,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健说,高校有义务用专业服务四个中心,尤其是文化中心建设,包括位于通州以电影为主题的环球影城建设。
“我们有专业师生资源,从文化产业的规划和管理,到文学编剧、表演、摄影等专业,都可以为副中心和文旅区提供专业支持。”张健说,双方对接也为学校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 对话
通州区委组织部部长陈江华:
副中心建设需要首都高校的支持和参与
在副中心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为何要推动“党建引领,首都高校助力一流副中心建设”百千万聚才工程?高校人才资源将给通州哪些重点领域和项目带来改变?对此,新京报记者对通州区委组织部部长陈江华进行专访。
新京报:为什么要实施百千万聚才工程?
陈江华:要高标准实施城市副中心控规、高质量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离不开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各方面的优秀人才,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都市文化软环境建设。而首都高校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和聚集地。按照区委要求,我们提出实施“党建引领,首都高校助力一流副中心建设”百千万聚才工程。
新京报:请简要介绍一下通州百千万聚才工程?
陈江华:长期以来,通州区与首都高校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这次,我们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百千万聚才工程”,用3年时间,组织100名高校干部到通州区挂职锻炼、交流工作,组织1000名高校专家学者深入通州开展课题研究,组织10000名在校学生到通州参加社会实践、增长才干,引导优秀人才“来通州、知通州、爱通州、建通州”。
新京报:通州和高校双方如何受益于百千万聚才工程?
陈江华:我们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方面,为副中心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直接参与建设,同时,也希望通过与高校合作,将高校的先进文化与通州的大运河文化碰撞交融,促进副中心开放、包容的现代化都市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这个活动是双赢、多赢、共赢的,通过开展合作,为高校锻炼干部、培养人才提供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为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搭建平台、提供支持,为高校发展作出通州应有的贡献。
新京报:首都高校和通州相关单位已有初步对接名单,在匹配上是如何考虑的?
陈江华:我们将学校特色和乡镇定位进行结合,比如宋庄镇的定位是艺术创意小镇,台湖镇的定位是演艺小镇,文化旅游区有环球影城项目,我们根据这些乡镇、园区的特点和需求,匹配了相应的艺术类高校进行对接。通过党建引领、组织发动、党员带动、校地互动,增进首都高校与通州区在副中心控规实施、党的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干部交流培训、学生创业就业、校地文化交流、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和领域展开合作。
新京报:今年拿出30余个岗位,提供给高校干部开展实岗锻炼,有什么考虑?
陈江华:我们今年从14个街乡、12个委办局拿出30个左右的副处级岗位,提供给各高校处级干部开展实岗锻炼,这些岗位主要涉及城市规划、产业发展、财经金融、市政市容、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方面。举例来说,城市副中心有“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四大功能定位。运河商务区的金融服务将会是通州区的支柱产业,目前通州这方面的干部储备还不足,我们特别希望能引进一批财经类的专业型干部。同时,也希望通过干部挂职,为副中心引进一批好的产业和企业。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