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应抓住新规新政带来的新机遇
时间:2019-09-30 15:14:44 来源:金融时报
[导读]近期,银行业迎来不少监管新规新政。财政部对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进行了一次“大修”,直指虚假注资、违规代持、隐匿利润等不规范现象。银保监会不久前就理财子公司的净资本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意欲通过净资本管理引导理财子公司稳健发展。新规新政频出,固然给“舒适区”中的银行业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但是,监管的意图,不仅仅是做束缚在银行业头顶的“紧箍咒”,而是从不同角度给予银行业发展新机遇。
近期,银行业迎来不少监管新规新政。财政部对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进行了一次“大修”,直指虚假注资、违规代持、隐匿利润等不规范现象。银保监会不久前就理财子公司的净资本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意欲通过净资本管理引导理财子公司稳健发展。
新规新政频出,固然给“舒适区”中的银行业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但是,监管的意图,不仅仅是做束缚在银行业头顶的“紧箍咒”,而是从不同角度给予银行业发展新机遇。银行机构应当抓住新机遇,加紧转型步伐。
具体来看,财政部新发布的《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剑指银行业存在的隐匿利润问题。《意见》明确规定,金融企业原则上计提损失准备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最低标准(150%)的2倍,超过2倍的部分,年终全部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
应当说,银行业的“老问题”,是计提损失准备不足导致风险暴露,而《意见》直面部分银行通过超额计提损失准备来调节利润的“新问题”。有媒体统计发现,从2019年中期报表看,拨备覆盖率超过150%的2倍,即300%的银行共有17家。此次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修改,对这些银行的拨备计提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银行可能释放出部分利润用于股东分红。面对新规,涉及其中的银行应该早做行动,在释放利润与计提损失准备之间求得平衡,避免增加分红可能引发的资本充足率降低。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的发布,则将理财子公司向着合格机构投资者的方向推进了重要一步,这对于银行业的转型发展构成利好。这种利好明显体现在风险资本的计算上,《办法》将标准化的债券、股票类投资的风险资本权重设置为零,高等级非标和非上市公司股权的风险资本权重为1.5%,低等级非标的风险资本权重为1.5%至3%。这一监管要求与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子公司的要求比较接近。可以看出,《办法》希望通过风险权重的设置,鼓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标准化业务,进而成长为资本市场的合格机构投资者。银行应当精准领会监管意图,未来可以顺着新规的思路,力推股票型产品、混合型产品等标准化业务。
监管层明确鼓励理财子公司开展标准化业务,那么,对于存量非标准化业务的处置就更加值得关注。在处理存量理财业务的过程中,非标回表难免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产生影响,银行需要平衡好其中的关系。处置存量非标产品的总体思路,应当是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有序出清、规范转型。同时,非标产品始终是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并非“洪水猛兽”。银行在依托理财子公司展业之时,也应更加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为存量非标产品以及未来的非标业务发展找到可行之途。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根据相关规定,监管层提出了“358”的过渡要求,即截至今年9月末,在银行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作为定价基准的比例不少于30%;截至今年12月末,上述占比不少于50%;截至明年3月末,上述占比不少于80%。该规定对银行稳定息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收益率曲线构建乃至更长远的资金定价能力建设,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该说,银行业在短期内要适应LPR新机制面临一定挑战,不过,定价能力、息差管理能力、FTP曲线构建等,都是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如果LPR改革能够倒逼银行业加快提升管理能力的步伐,那么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将会更加现代化,其发展也将更加可持续。因此,银行业应以新规新政为契机,化挑战为动力,加速迈上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的新台阶。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