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界“华为”营收暴跌,激进扩张到底还要祸害多少公司? | 砺石
时间:2019-09-28 09:27:50 来源:和讯名家
[导读]砺石导言金正大(002470,股吧)是中国农资领域的一家创新企业,在过去20年发展中曾经突破技术限制一路引领行业独占鳌头,但是在发展中因为难抵规模扩张的诱惑,在财务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今营收利润均大幅下跌,遭到了深交所问询。砺石商业评论作者高冬梅|文金梅|编辑很多企业,你上次听到它时还欣欣向荣,但是好像一夜之间就跌落深坑,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砺石导言
金正大(002470,股吧)是中国农资领域的一家创新企业,在过去20年发展中曾经突破技术限制一路引领行业独占鳌头,但是在发展中因为难抵规模扩张的诱惑,在财务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今营收利润均大幅下跌,遭到了深交所问询。
砺石商业评论作者 高冬梅 | 文
金梅 | 编辑
很多企业,你上次听到它时还欣欣向荣,但是好像一夜之间就跌落深坑,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近日,主要生产化肥的生态化工公司金正大收到深交所发来的半年报问询函,因为“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预付款余额达66.5亿,与上年底相比,增加了14.23亿”,深交所要求公司列表披露数额前五的预付款项明细,用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资金占用等。
此外问询函还要求公司对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但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余额却不断大幅增加的原因和合理性予以说明。
事实上,2018年年报发出时,金正大就曾遭到深交所问询。接连问询的背后,反映的是公司可能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股价走势也反映了市场对金正大的认识,年初至今,金正大股价跌幅超过40%。而近4年来其股价跌幅甚至达到了75%之高。
1
曾以品质取胜
相较于总是被风口垂青的互联网、金融、科技、地产、家电等行业,农业实在是个默默无闻的存在,即便是被互联网颠覆的清风划过,那也像投进大海的石子儿,难以激起大的涟漪。
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领域,金正大努力耕耘了20年,竟也做到了行业翘楚的地位。这是因为早期的金正大在粗放运营、低端产品成堆的环境里选对了路,坚持研制和生产优质化肥产品,之后抓住“缓控释肥”的概念大赚一笔,奠定在产业的根基之后,又相继在高塔硝基肥、套餐肥和现在的水溶肥领域都有作为。
也就是说,准确地把握中国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肥料需求并研制生产出相关产品是金正大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而且,农资领域实则非常有发展潜力,因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化肥产业始终大而不强,只要你在某一个关键环节把握住了机会,企业就能崛起。
临沂市临沭县是山东省化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在中国化肥产业渐兴的上世纪90年代末,仅此一地,化肥企业就在短短十年间从最初的几家、年产量不到5万吨迅速发展到上百家,产能达到六七百万吨。但普通化肥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金正大算是后来者。1998年,金正大诞生在临沭县的一个小山村,因为设备简陋、资源匮乏、技术尚不成熟,公司时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有一次,一场暴雨导致了工厂的整套设备瘫痪,流水线停止作业,但是因为零件稀缺难购而只能持续停产。
为了尽快维修设备、恢复生产,金正大创始人万连步只好风雨兼程、四处奔波才从国外聘请了几个高级技师回来,最终,在这些“专家”的精心指点下对症下药操作,系统才恢复了正常运转。这件小事让万连步认识到了“专业”的重要性。
所以他后来无论是研发新产品还是引进新技术,都把“专业”二字放在前面。经过几年刻苦努力,金正大的业绩竟然飞跃般上升,效率越来越好,客户与日俱增,订单直线飘升。而让金正大能够脱颖而出的,就是“专业”的态度。
与周围上百家作坊小厂采取粗放低端经营方式,只生产低标号复合肥、掺杂使假的行为相比,金正大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作为一家“专业”的化肥厂商,它一出手就要生产优质复合肥,这种独树一帜的产品策略让它很快脱颖而出。
那时,万连步是个“老干部”型创业家,为了搞出高标号复合肥,他带着技术人员在40度高温下反复试验,不顾化学成分挥发对身体造成的各种不适,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领先行业的化肥产品,并很快建成投产了一条年产5万吨复合肥的生产线。 在一个粗放经营、野蛮生产的环境里创业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是如果没有足够精明的头脑很可能就会被同化在里面走不出来;好处是,只要你坚持做到与众不同很快就能脱颖而出。金正大的好产品很快就得到市场认可,当年即盈利100多万元,并很快突破千万利润大关,变为当地的行业霸主。
2
成为行业龙头
高标号复合肥让金正大掘到了企业发展壮大的第一桶金,而缓控释肥提供的机会则让它奠定了行业龙头的地位。机会摆在大家面前都是平等的,而能否抓住机会靠的是眼光和能力。
缓控释肥是源自欧美国家的“施肥技术的一次革命”。这种化肥通过特殊的包膜技术控制养分释放的速率,因而比传统化肥有效期更长,既能更有效地促进农业增产,也让农民省了钱和降低了劳动量。而控释肥比缓释肥更高级,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让养分释放的速率和时间与作物养分需求同步。
这项技术是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研制成功的,但却对中国进行长期的技术封锁。中国科研机构经过长期的自主研发仍未能实现商业化生产,所以中国化肥业长期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全球化肥施用的平均水平是每亩8公斤,而我国却是这个数值的近3倍21.9公斤,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对耕地产生了严重污染。
如果能研制出自己的缓控释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呀,聪明的金正大敢想敢干,总能精准地把握机会。据说,“果断向缓控释肥的高峰攀登”的金正大为了让科研机构的纸面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投入了“少则数千万,多则上亿”的资金,而那时它的年利润也就2000万左右。
很多企业都秉承“大干快上”的精神传统,总是把1说成3,把3说成10。作为精明的企业,金正大也比较精于此道。说干就干,2004年底,金正大引进山东农业大学缓控释肥专利技术并自主设计、安装了国内第一条规模化生产线,开启了这场科技冒险。
据说,为了做出那层抑制化肥营养释放的包膜,金正大才几个月就往地里扔了3000多吨化肥,产生了货值800多万元的废料。科研机构很多年没有实现的事情,它一年就搞定了。2006年农历正月初八,伴随着新春佳节的喜气洋洋,金正大的中国第一条年产30万吨的缓控释肥生产线已经开始运转了。
这件事被定义为“中国化肥产业的突破”,是“国内企业首次打破垄断、依靠自主创新达到了化肥行业世界领先水平”,且生产成本只有国外的一半,据说这条生产线的出现,把这种昂贵的“贵族肥料”带到了广大中国农民的田间地头,还动摇了国外霸道企业对价格的垄断。
之后,金正大先是在沂蒙山区建成了年产100万吨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线,又陆续开发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溶肥、叶面肥、微生物肥、土壤调理剂等,并以此成为全国复合肥行业的标杆和领军企业,先后起草、参与了《缓释肥料》国家标准和《控释肥料》行业标准等19项标准的制定。
2009年和2012年,金正大两次荣获缓控释肥领域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金正大以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登陆了深圳交易所,成为中国缓控释肥领域第一股,募集资金15亿元。奠定了行业龙头基础的金正大迅速把触角延伸到国内外更多地域,复合肥产销量更是连续8年全国第一。
做出如此功勋的金正大此时已经有了农业界“华为”的称号,而且干劲儿不减当年。2017年其率先推出了“25+10>50”减肥增效创新方案和亲土种植方案,即用金正大25公斤新型稳定性肥料和10公斤控释肥料,从产量和品质上都能超越50公斤同等养分含量的传统肥料效果,再次大幅减少了化肥使用量。 据说,这项技术已在全国1000个县以示范田的方式推广了上万亩,在玉米和小麦种植上取得了稳定效果,几十万农民因此受益,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这项技术至少领先国际3年以上。
3
不当扩张带来危机
以技术奠定行业优势后,金正大为自己定下了更大的目标,要成为“世界级巨头”,为此它一会儿忙着参加各种国际大会,扩大国际影响力,一会儿跑到海外建立多个国家研发中心,一会儿又在海外并购和自建缓控释肥生产基地、建立国际示范田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总之是一堆高大上的折腾之下,金正大2017年把出口额折腾到了34323吨,同比增长了6倍多,海外销售收入近30亿。
可能海外折腾还不够,金正大又盯上了国内现代农业服务这块肥肉,要打造现代农业服务平台金丰公社,通过建立1000家县级农业服务机构,服务中国5000万农民,提供从种植到农产品(000061,股吧)销售包括金融在内的全程综合服务。
金正大搭建产销对接通道,链接上游的世界顶级巨头化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技术服务供应商、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等资源,为下游农业相关企业如正大集团、阿里乡村大农业、京东农业等提供服务,发展势头迅猛。
金正大的各种努力和折腾得到了社会乃至国家领导层面的认可。2018年7月8日-10日,李克强总理赴德国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专门会见了在德的包括华为、潍柴、工商银行等的中国企业代表,金正大集团CEO白瑛作为唯一的农业企业代表受到总理接见。
然而,就在红得发紫之时,金正大却出事了。2018年上半年,金正大总营收是137.7亿,涨幅为264.67%;同期,其净利润涨幅也达272.44%。而今年上半年其业绩却突然暴跌,截止到6月30日,公司总营收为77.77亿,同比下跌43.52%;净利润为4.29亿,同比下跌48.76%。 金正大在财报中称业绩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植积极性不断降低,同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要求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复合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盈利空间被压缩。不过,行业环境已经变化了几年,此前一直增长现在却突然暴跌,这种说法你信吗?
实际上,与其说业绩暴跌是因为行业低迷,不如说是因为金正大自身竞争力下降来的实在。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农产品价格下跌、优惠政策取消导致复合肥行业盈利持续低迷,2017年开工率仅为24%,表观消费量5086万吨,同比下滑了约14%。
但在此不利环境下,2017年金正大营收却同比上涨了5.86%,营业收入为198.33亿。而在2018年国内化肥表观消费总量降幅仅为4.9%的情况下,金正大的营业收入同比跌幅却高达21.94%。
事实上,虽然当前国内化肥消费量持续走低,但行业集中度却在不断提升。在2015年提出的化肥零增长政策倒逼下,复合化率要求提高了。也就说,在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马太效应会使作为行业龙头的金正大更为受益,但其近两年营收却在持续暴跌。
而从财务报表看,金正大在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情况下,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与上年底相比涨幅却高达117.85%,达到13.13亿元。而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为5.32亿。
有分析称,金正大业绩不佳、竞争力下滑与其疯狂扩张有关。又是疯狂扩张的锅!几乎所有企业做大之后都逃不开疯狂扩张的命运,只是有的企业会失控,有的企业却能翻过一座山,又攀上一座更高的山。
2014年,为了给子公司金正大诺泰尔也就是贵州金正大增资,用于建设年产60万吨硝基复合肥及40万吨水溶性肥料工程项目,金正大采用非公开发行的方式以每股25.3的发行价格发行股票8142.29万股募集20.6亿资金,其中12.3亿被拿去增资。
截至2018年底,项目实施完毕共投入了12.69亿,然而这笔大额投资却并没达到预期效益。2018年,贵州金正大营收仅13.4亿,净亏损了1.6亿;而今年上半年,这个项目再次亏损了2926万元。
通过发行股票募资扩张,这真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啊!然而,还不止这一次。2018年10月,金正大再次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了金正大农投公司66.67%的股权。其以7.29元/股的价格发行13.27亿股以实现交易对价9.68亿。交易完成后,农投公司变成了金正大的全资子公司。
因为农投公司间接持有德国金正大88.89%股份,因此,农投公司前大股东临沂金正大投资对德国金正大未来三年盈利进行承诺,2018年-2020年三年要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得低于957.44万欧元、1110.65万欧元和1508.19万欧元。听起来是不是很绕、不明所以,而且有关联交易的嫌疑?
然而,2018年也就是承诺的第一年就食言了,仅完成了承诺业绩的89%。金正大的疯狂扩张还可从子公司、孙公司的数量中窥见一斑,2019年度,其纳入会计报表的全资子公司有19家、控股子公司6家、孙公司159家。
而且在2019年上半年年报中,金正大公司纳入了高达7.2亿的商誉值,这项一旦减值,将对公司业绩影响巨大。
业务方面,作为重点发展的金丰公社发展速度也让人质疑。截至2019年6月30日,金丰公社已在全国22个省建立了337家县级金丰公社,开拓23991家村镇级乡镇服务中心,带动社员(农户)504万余人,累计服务土地面积2522万亩,招募社长11.8万余人。
但是迄今为止,金丰公社具体做什么,及其股权结构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其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情况等都不明确,这也引来了深交所的问询。
而更为严重的是,金正大还存在财报造假的嫌疑,在其2018年财报中,其审计师—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因为“金正大以预付购货款的名义与关联方诺贝丰公司发生大额资金往来,截止2018年底,预付款余额为37.13亿,但却未收到货物”,会计师认为其无法判断预付款的性质及可回收性。
而蓝鲸红岸的报告认为,截至2019年6月30日,金正大或有30.87亿元的资金遭到关联方占用。各种因素作用下,金正大开始出现财务危机,公司实控人万连步及第一大股东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资金吃紧。
截至9月15日,万连步共质押了占总股本17.01%、占其所持股数94.32%的5.59亿股;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质押了占总股本36.49%、占其所持股数98.51%的11.99亿股;也就说公司股权质押比例已经超过一半,达到了53.5%。
虽然后续发展不知如何,但是通过以往同类案例可以看出,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营收和利润下滑,扭转现在的不利局面,等待金正大的或将是更为严重的后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