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黑龙江饶河:十姐妹“扭”出来的食品公司

时间:2019-09-14 08:29:00   来源:新华网

[导读]新华社哈尔滨9月13日电(黄腾、董宝森)“二十元的鱼肉馅月饼打包好了,两三天您就能收到。”黄维玲一边和买月饼的客户通着电话,一边从厨房把新炒好的鱼毛端出来,地上、桌上堆放着大大小小的待发包裹。“这些都是我们当地特产,绿色无污染的!”黄维玲放下手机指着橱窗里各式各样的产品说。位于乌苏里江畔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四排村的赫香食品有限公司,黄维玲是公司负责人。

“二十元的鱼肉馅月饼打包好了,两三天您就能收到。”黄维玲一边和买月饼的客户通着电话,一边从厨房把新炒好的鱼毛端出来,地上、桌上堆放着大大小小的待发包裹。“这些都是我们当地特产,绿色无污染的!”黄维玲放下手机指着橱窗里各式各样的产品说。

位于乌苏里江畔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四排村的赫香食品有限公司,黄维玲是公司负责人。说起这家公司的创立,黄维玲仰头大笑:“我们这公司是‘扭’出来的。”

前几年,村里妇女们自发组建秧歌队,黄维玲是“创始人”之一。四排村秧歌队扮相好、动作美,吸引了附近不少秧歌队来学习,大家聚一起扭扭秧歌、吃吃江鱼,经常一玩就是一整天。作为“东道主”的四排村秧歌队,自然承担起大部分开销。

“时间一长,开支有点大,姐妹们就琢磨着在一起做点小买卖来‘养活’秧歌队。”2016年,秧歌队的十名妇女每人出资500元作为“启动资金”,架起一口大锅炒鱼毛,在当地“开江节”期间卖给来村里体验赫哲族风情的游客。“100元一斤,第一天就卖了30多斤。”黄维玲说,“第一桶金”充实了秧歌队的家底,也让十姐妹“尝到了甜头”。

鱼毛是赫哲族传统小吃,是由鱼肉经翻炒加工制成。“我们十个人里面有一半是赫哲族,别人做的都没有她们的香。”黄维玲说,赫哲族炒鱼毛有“秘方”,十姐妹中包括付占莲在内的几名赫哲族老人成了炒鱼毛的“技术核心”。

“我们自己吃的炒鱼毛都是原味的,什么调料都不放,现在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还开发出了五香、麻辣等口味。”63岁的付占莲说,炒鱼毛是自己从小就常吃的食物,用多大火候、炒多长时间,自己都烂熟于心。“平时司空见惯的家常小吃,却还能拿来赚钱,以前都想不到。”

2017年,黑龙江赫香食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所生产的食品种类也由炒鱼毛扩展到鱼干、鱼排等多种类别,当地山野菜、桦树茸、蜂蜜也被列入了经营范围,甚至鱼鳞都被做成了美食。“炒鱼毛的大锅最早只有一口,现在发展到了20多口,订单多的时候一齐开伙,场面热闹得很。”付占莲说。

“当时我们拿钱弄小买卖,不少人都说我们是在‘祸害’钱,没想到能发展成现在这样子。”黄维玲说,乡里为支持妇女创业,协调了100多平方米闲置房屋作为厂房,使公司厂房总面积达到200多平方米。今年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期间,当地政府还组织赫香食品公司代表带着产品去参展,扭秧歌“扭”出来的公司“扭”出了村庄,“扭”向了更大的舞台。

据了解,2018年赫香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额已达20万元,公司注册了“伊儿尕”和“赫乡四排”两个商标,还在电商平台开设了网店,目前产品线上销量已经占到全部销量的一半。公司经营逐渐走向正轨,十姐妹中参与生产、经营的成员还会得到一份按劳分配的报酬。

临近中秋,黄维玲把公司最新开发的鱼肉馅月饼发在朋友圈里向人们推荐着。乌苏里江蓝蓝的江水静静地流淌,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村里领略赫哲族民俗风情,各色赫哲族风味美食又从这里发往四面八方。十姐妹享受着创业带来的“甜头”,也在不断地开拓中享受着奋斗的乐趣。

编辑:zmh

关键字:赫哲族秧歌队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