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职称改革,让教师队伍充满活力
时间:2019-09-06 09:59:21 来源:光明日报
[导读]据报道,近日,在教育部举行的第四场“2019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等有关情况。据悉,《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职
据报道,近日,在教育部举行的第四场“2019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等有关情况。据悉,《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以来,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各项举措逐步落地,成效初步显现。目前,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得以畅通,已有近万名中小学教师取得正高职称。
2015年,我国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原有使用近30年的“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中小学四级职称体系,全面变更为“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五级职称体系。中小学教师也能评正高职称,这对于加强基础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深度,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的职称公平与专业衔接,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做好教育工作关键中的关键。如果说,“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在学校和教师层面有更多的着力空间,那么“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则更加需要政府的宏观调节和政策引导。鉴于职称对于教师的荣誉、待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要使得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是关键一环。
尽管经过多年踏踏实实、不打折扣的评选、奖励,正高级教师已从象征意义走到了广大教师身边,但从比例上来看,毕竟还是极少数。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职称改革更多的希望在于放宽中高级职称的比例限制,给予中小学教师更大的职称晋升空间。
事实上,中高级岗位数量少、受比例约束,已经是当前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最突出的矛盾。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当前职称改革中仍然存在的突出矛盾中,有7个关键词最为突出,依频次分别为“中高级岗位急缺、标准调整后岗位急缺的矛盾尖锐、学校自主权不够、评聘分离遗留矛盾、部分教师晋升无望、部分高级岗教师职业倦怠、政府部门协同机制未理顺”,这7项之中,有3项与中高级岗位数量少高度相关。
党和国家也正在大力着手解决这一难题,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到,将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在北京、广东、浙江等一些省份,通过正面提高比例,总体调控岗位等多种办法,中小学教师中高级岗位比例已经有了大幅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学职称晋升正在向边疆、山区、贫困地区的教师进行倾斜。在一些地方,只要符合并不严苛的条件,在贫困地区从教30年以上的,可以有机会直接评高级。这对于过去许多报道中说的,有的教师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在讲台耕耘了十几二十年,熬得头发都白了,高级职称对他们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现象,将是一个极大的宽慰。而教师队伍的活力,就在这一点点壮大的希望和宽慰中被重新激活。
(作者:罗容海,系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执行副主任)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